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08年度經濟述評:對外貿易 挑戰中前行

中國信息報社 · 2009-02-06 00:00 留言
  2009年,就中國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而言,“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穩定外需相結合”,是尤其需要把握好的一個重大問題。穩定外需對于保增長的意義,至少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直接拉動經濟增長,中國外貿依存度為60%-70%,凈出口占GDP的比重達20%左右;二是促進社會就業,保證居民增加可支配收入,為擴大內需創造必要條件;三是有助于我們堅定信心,在國家實施經濟刺激計劃與產業振興規劃的過程中,帶動和引導民間投資穩步增長。  

  在極不尋常的2008年,我國外貿增長經歷了自1998年以來的最大波動;與入世后連續6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相比,外貿進出口增速出現回落。  

  200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2561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增速同比減緩5.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4285.5億美元,增長17.2%,增速同比減緩8.5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10月,進出口增長開始出現明顯減速;11月和12月,則連續出現負增長。  

  梳理一個時期以來我國外貿發展脈絡,可以看到,自2007年下半年開始,因宏觀調控政策效應、人民幣升值加快、原材料成本攀升等因素影響,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外貿出口顯現增長放緩跡象。到2008年上半年,在貨幣緊縮政策、勞動力成本增加、匯率變動、全球經濟增長減速、貿易摩擦等因素共振作用下,不少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面臨困難,外貿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加。2008年下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運行高位逆轉,能源、資源類產品及原材料價格急劇下跌,中國進口商品價格大幅回落;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世界經濟增長下滑,外需萎縮,中國產品出口遇阻,上述兩方面因素致使中國外貿形勢風云突變,進出口增速急轉直下。 

  分析評判我國外貿發展總體狀況,應抱著理性客觀的態度,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以科學發展視角觀之,這在當前形勢下有著特殊的積極意義。  

  從2001年到200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7年間增長了5倍,在多年高速增長的過程中出現一定波折,從經濟發展規律上講是正常的,對此,更需要我們準確判斷、正確認識、堅定信心、積極應對。  

  回顧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國自當年7月開始,月度外貿進出口總值曾持續8個月出現同比負增長,但當時我們抓住機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以中國現在的貿易規模、對外經貿關系和密集出臺的政策措施,我們應該完全有信心實現外貿的穩定增長。  

  致力于實現轉變外貿發展方式這一根本目標的努力,外貿在2008年再次取得長足進展。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快于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20.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快13.6個百分點,進口增長快30.9個百分點,表明貿易增長質量不斷提高,貿易環境進一步改善,由此使得我們對貿易“貧困化”增長的擔憂得以降低。同時,一般貿易出口價格漲幅穩定,在外需減弱的情況下,對拉動總體出口起到重要作用。  

  完成調整外貿結構的戰略任務,在2008年更是邁出堅實步伐。一是謀求國際市場多元化發展顯現成效,中國前10位貿易伙伴的貿易規模占比下降3個百分點,對新興市場貿易規模占比相應提高;二是國內地區貿易結構出現積極調整,中西部地區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三是外貿產品結構日益改善,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7.3%,顯示了制造業高端產品出口占比不斷擴大。  

  我國勞動密集型傳統產品的出口競爭優勢,在2008年國際經濟環境不利甚至惡化的背景下,顯得尤為突出。特別是在出口困難的11月、12月,服裝、塑料制品、家具、鞋、箱包、燈具的出口均表現為加速增長之勢。這得益于改革開放30年所形成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與配套能力,表明在目前發展階段的國際分工格局中,中國出口所具備的基礎實力。  

  一系列穩定外貿的政策在2008年下半年陸續出臺,如連續4次調高出口退稅率、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取消或降低部分關稅、為加工貿易松綁等,其力度、密度與針對性令外貿企業充滿期待,其政策效應亦初步顯現。12月,政策調整涉及的商品整體出口合計544.5億美元,同比增長4.8%,占我國出口總值的比重由前11個月的45.8%升至12月的49.0%。 

  在看到我國外貿發展積極因素的同時,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兩個市場,確實應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考慮得更周密一些。  

   進入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演變和對全球實體經濟的沖擊仍在進一步加深。歐美日作為我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其經濟可能由“技術性衰退”步入“深度衰退”之中,何時見底尚難預料,這對中國穩定外需無疑構成嚴峻挑戰;發展中經濟體、新興市場國家作為中國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的主要對象,其自身也被籠罩在全球經濟增長減速的陰影里,經濟運行處于下滑之中,這同樣增加了中國穩定外需的難度。 

  海關總署年初發布分析報告認為,外需萎縮已對我國出口形成強約束。2009年,進出口下滑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按目前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估計,全年進出口增速可能放緩至5%以下,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將比2008年下降20%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際貿易環境惡化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將會重新抬頭,貿易摩擦將會不斷增多。事實上,從2008年以來至今,以發達經濟體為主的一些國家高筑貿易壁壘,貿易保護政策不時出籠,而且波及范圍正在擴大,影響程度也在加深。  

  200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在努力保持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還將增加進口先進技術、關鍵設備、重要能源原材料,更加積極穩妥地實施“走出去”戰略。這一向國際社會發出的重要信號,表明了中國實現外貿穩定增長的堅定信心和對全球市場的負責態度。  

  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緩解出口企業困難,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7項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穩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改善進出口金融服務,擴大國內有需求的產品進口,促進投資和貿易互動,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和改善多雙邊經貿關系等。可以預計,隨著這些政策“組合拳”的加快落實,中國外貿發展的內部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外貿發展方式將得到進一步轉變,出口企業將得到更多政策實惠進而增強應對危機的實力。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的國際貿易規模日趨擴大,國際貿易地位顯著提高,多雙邊貿易關系得到根本改善,這是保證中國對外貿易平穩發展和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到目前為止,7個自貿協定的簽署,為我們下一步應對危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創造了積極有利的條件。 

  我國出口產業已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尤其是近年來大批企業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研發,積極培育和發展自主品牌產品,綜合競爭實力和應變能力得以大幅提升,這是我國實現外貿穩定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企業能夠應對危機的根本法寶。  

  在實現我國外貿穩定增長的大政方針下,只要認真全面貫徹中央有關實現外貿穩定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方針,因勢利導發揮好我們的政策優勢、貿易優勢、產業優勢,政府和企業共克時艱,定能“危”中尋“機”,實現外貿的穩定增長和科學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31 01:35: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安康市| 巢湖市| 南宁市| 河西区| 汤原县| 巴林左旗| 铁力市| 梅河口市| 林西县| 城市| 桃江县| 买车| 青铜峡市| 天长市| 莲花县| 泸西县| 韩城市| 日土县| 千阳县| 岑巩县| 陆良县| 新昌县| 馆陶县| 壤塘县| 商水县| 齐河县| 梨树县| 隆化县| 榆林市| 普宁市| 泰和县| 邢台市| 文登市| 太原市| 开封市| 南通市| 灵武市| 衡南县| 吕梁市|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