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坪將成為國民經濟又一新興行業
在現代各種建筑中,地坪在建筑內一方面承載著動、靜載荷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承受著摩擦損耗、沖擊破壞及各種液體、氣體及環境耐久性的侵蝕,同時又有著美化整體建筑,保證建筑風格一致的重要工程。地坪可分為整體地坪和塊狀地坪兩類,本次調研主要針對整體地坪。整體地坪是一門涵蓋了化工、建材和基礎應用的綜合性學科。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其材料和工藝隨著應用領域和建材、化工及其它行業的發展而改變。形成了地面(素地)構造設計,表面處理,封閉處理,表面效果表達和綜合性能體現的系統工程,使得每一個子系統的功能發揮到極致。這不但得益于材料與工藝的革新,更得益于人們對地坪的不斷思考和探索。
它依生于每個行業對其環境的不同需求,在機械制造、汽車、煙草、食品、醫藥及衛生、儀器電子、化工等行業都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為了探討行業未來發展方向,讓各地坪企業對行業現狀、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以便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地坪材料分會在成立之初,在全行業開展調研,通過行業《調研表》、會員企業提供的數據、行業內知名品牌企業的市場調研報告、召開調研工作會議及從建設部、北京市建委、互聯網等獲得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匯總分析。此次調研參編的學者、專家,分別來自著名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國內知名的地坪公司,他們都經歷和見證了我國地坪行業的發展歷程。
調研報告內容涵蓋了國內外地坪市場概況、地坪行業中主導產品市場預測、相關產業鏈分析及行業發展對策,為原材料企業、材料生產企業、施工企業、相關產業及關注本行業的機構提供一份較為完整的參考資料。
一、國外地坪市場概況
無機地坪材料
上世紀50年代,由于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人工合成技術、電子工業、工業自動化、新材料、新能源和航空航天工業等領域都得到了創新和發展,西歐和日本的經濟也迅速成長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主要的材料生產商如西卡(SIKA)、麥斯特MBT(現歸于Degussa旗下)、日本的ABC株式會社、富斯樂(FOSROC)等均有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類型產品問世,并且該產品在工業廠房建設中廣泛應用。
到20世紀70年代,由于日本的勞動力緊張和費用高,水泥基自流平材料最先發展起來,在1982年開始出現水泥基自流平地面材料,并因其用途廣,用量大,質量穩定,在市場上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的認同,其它發達國家也相繼推出了各種品牌的水泥基自流平地面材料,特別是以歐美為代表的國家和地區,因其主要追求的是功能性和耐久性,更是以水泥基自流平為主。
1972年日本住宅公団首先對石膏基材料進行研究,并于1976年對采用α-半水石膏為基材的石膏基自流平地面材料進行了施工試驗,1977年,石膏基自流平產品開始少量用于商業。近年來,由于石膏基找平砂漿在硬化過程中不產生形變,可以在機械鋪設作業時有很好的流動和易性,而且容易進行無縫大面積澆注,具有很好的經濟性等優良特性被業內所認知。市場上的石膏基自流平材料主要原料是II型硬石膏和α-半水石膏,德國的帕依愛羅公司用II型無水石膏,奇羅尼公司用α-半水石膏都生產了強度為20~30MPa、鋪設厚度為10mm的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美國開發了α、β-石膏混合物,在現場加入骨料后泵送的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也得到廣泛應用。
歐洲已將自流平地坪材料歸入到新制定的地坪砂漿標準(ENDIN13813-2002)。歐洲標準化協會(CEN)已經制定或者正在制定一系列關于地面材料及找平層產品及其性能的試驗方法。已經發布的有EN13318-2000《找平材料與地面找平層的定義與術語》、EN13409-2002《地面用自流平砂漿的試驗方法初凝時間的測定》、ENDIN13813-2002《找平材料與地面找平層找平材料的性能及要求》等歐洲標準。同時還制定了《作為工業與商業用磨損層面的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地面材料技術規范與施工指南》用于指導材料選用與設計、施工與驗收。正在起草的有PrEN1937《地面用自流平砂漿的試驗方法標準攪拌程序》、《地面用自流平砂漿的試驗方法抗折與抗壓強度的測定》、《地面用自流平砂漿的試驗方法流動度的測定》等歐洲標準。
亞太地區為代表的國家和地區,由于追求表面效果,以有機類地坪材料居多,但是日本由于其人口少,勞動力緊張和費用高,對于水泥基自流平產品的開發較早。韓國也對地面自流平砂漿進行了研究、生產與應用,并于2001年制定出了KSF4041:2001《水泥基自流平砂漿》國家標準,以規范其產品的生產。
有機地坪材料
有機類地坪材料目前種類大致為環氧樹脂類、聚氨酯類、丙烯酸(交聯)、聚脲地坪材料。上世紀中期隨著乳膠漆材料的出現,涂料行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只是那個時候的涂料還主要用于內外墻和頂棚的裝飾。到上世紀中后期開始歐美出現了許多潔凈車間地坪,它采用整體聚合物面層,稱為“環氧地坪漆”(epoxyflooring),主要成分為環氧樹脂和固化劑,并且以環氧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制成的有機類地坪材料開始被研制,國際上尤其是工業化發展較早的發達國家,如西歐、日本等國已有六七十年的歷史,作為最早應用于地坪的樹脂類材料,其技術最成熟亦是比重最大的品種,據日本涂地板協會從1993—2006年間,對日本所用地坪材料市場調研報告上顯示,環氧樹脂類地坪的應用始終占主導地位,占總用量的45.6﹪。由于溶劑型環氧地坪涂料在生產、施工和固化過程中會排放一定量的揮發性有機物(VOC);而無溶劑環氧地坪涂料符合環保理念,無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所以國外以無溶劑系統為主,少量使用水性系統,溶劑型系統材料非常少,多數材料公司已不生產溶劑型材料。
聚氨酯類材料的發展相對環氧較晚,1965年,英國帝國化工公司(ICI)以奧托.拜耳(OttoBayer)先生以聚氨酯原料為基材研發出了第一種聚氨酯地坪產品。隨后的幾年中,歐美主要的地坪商都陸續推出了聚氨酯地坪產品,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瑞士西卡(Sika)、Conica、德國麥斯特(MBT)、英國匯亨(Flowcrete)、瑞典柏士德(Perstorp)、美國宣威(Sherwin-Williams)、Stonhard和ICS等公司。日本聚氨酯用量也始終占總量的20%左右。聚氨酯地坪產品因其制造技術和施工技術相對比較難控制,但較普通的環氧樹脂地坪具有更高的耐沖擊、耐磨、耐有機酸、耐高溫、抗UV紫外線及化學腐蝕等特性。各項性能具有廣泛的可調節性,有彈性體又有類似環氧的硬度,耐有機酸和有機溶劑性能優于環氧,更具有環氧不可比擬的柔韌性。在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行業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國外聚氨酯地坪材料象環氧一樣,以無溶劑系統為主,少量水性系統。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Texaco(即現在的Huntsman)在反應注射成型(RIM)技術的基礎上率先研發成功噴涂聚脲彈性體(SPUA)技術,它是繼高固體份涂料、水性涂料、輻射固化涂料、粉末涂料等低(無)污染涂裝技術之后,為適應環保需求而研制、開發的一種新型無溶劑、無污染的綠色施工技術,它繼承了RIM技術的撞擊混合原理,卻突破了RIM必須使用模具的局限性,將瞬間固化、高速反應的特點擴展到一個全新的領域,極大地豐富了聚氨酯的應用范圍,拓寬了人們對涂料、涂裝技術的概念。在1991年將該技術投入到北美地區的商業應用后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也分別于1993、1995和1997年引進該技術,并相繼投入商業應用,目前全球聚脲的最大消費在美國(85%),其次為亞洲(10%)和歐洲(4%)。2000年,美國成立了“聚脲發展協會”(PolyureaDevelopmentAssociation簡稱PDA),進一步規范了市場、推動了該技術在美國的和諧發展。
[Page]
二、國內地坪行業概況
行業現狀
相比國外工業發達國家,我國地坪行業起步較晚,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一些科研院所才開始對無機自流平材料進行研究、開發,但因當時的許多有機材料未能得到普及,價格高,導致大面積使用水泥基自流平時成本較高,產品性能不穩定,僅停留在試驗階段,未得到推廣使用。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國外地坪產品大量的進入我國,由于其材料與施工性能俱佳,一度受到建筑界的青睞。我國地坪材料的生產與應用技術在經濟發展較快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首先發展起來,而后集中在以上海、江蘇、浙江為代表的華東地區,在中國北方地區推廣較晚,自1999年率先在北京地區引進后,北方地區才逐步接受并認同了這一新產品,進入本行業的企業逐漸增多。現在北京市廠房、車間、倉庫、物流中心、超市、展館、車庫、停車場等場合,絕大多數均采用地坪產品作為地面,僅北京一地每年的市場就在300萬平方米以上。此外,天津、沈陽、長春等北方其它城市也有不少用量,地坪行業總產值也從2000年的5億元,2003年年產值增長至50億元,2007年達到了年產值120億元,但是在整個建筑地面裝飾市場中占有的份額很少。
據最新數據統計,2007年國內無機類地坪材料產量約為45萬噸,產值約為67億元,有機類地坪材料產值約為53億元。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逐年增加,全國每年竣工項目為20億m2,其中北京市竣工項目總面積為3860萬m2,而這3860萬m2中民用建筑為2098萬m2,公用建筑為1762萬m2。對改建項目來說,全國有50億的既有建筑面積,其中城市有250億m2,農村有200億m2,如果按10年更新一次的話,每年改建項目面積為45億m2,由此可以推算出每年全國新建、改建項目的建筑面積共為65億m2,其中公用建筑面積約為26億m2。
此可見,我國地坪行業雖然在近10多年里有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市場占有率還很低,隨著中國步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可預料今后15年,我國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房地產等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十一五”期間,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將達到1400--1900美元,我國城鎮人均住宅將達到28m2,農村人均住宅達到33m2,需要新增加住宅80億m2左右。到2020年,城市人均住宅將達到35m2,農村將達到40m2,共需新建住宅200多億m2,人們對住宅的要求將上升到住得好,住得舒適,住得健康的層次。鑒于地坪材料不可替代的優點及隨著公眾認知度的提高,我國地坪行業還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地坪市場的容量相當大。
特別是隨著北京奧運工程及大型公共建筑中各種新型地坪材料的廣泛應用,全國地坪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一批專門從事地坪材料生產與施工的企業孕育而生并迅速崛起,由國內地坪企業分布情況餅狀圖可以看出:目前,在中國建廠的國外大中型企業及國內民營企業大部分集中在華東、華南一帶及北京周邊地區,整體來說,我國地坪企業分布呈不均衡狀態。
目前地坪行業企業規模表
國內地坪企業分布圖
[Page]
目前全國地坪材料生產企業近3000家,協會根據以下幾項指標對地坪企業規模進行了劃分,如下表所示:上述3000家地坪企業當中,有機類地坪材料生產與施工企業占到70%,無機類地坪材料生產與施工企業占20%,有機無機類均生產的的企業占10%,市場上以地坪產品為主導產品的企業目前并不多,行業領跑者也多為外資企業,但總體來說我國地坪行業已經逐漸成為建筑領域中的一個新興行業。
存在的問題
我國工業地坪的應用推廣,已走過了從幼稚到逐步成熟的十余年歷程,但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還存在著很多潛在的問題。
1、規模企業少、小企業間競爭激烈
由于地坪產品技術含量相對不高,在資金、管理和行業標準等方面要求不嚴,因此入行的門檻相對較低,行業內大中型企業數量不足整個行業的20%,更多的是一些小型企業或小規模的施工團體,僅北京目前就有近百家,有些大一點的地坪工程項目參與競標的單位多達20-30家。這些小規模企業憑借地坪行業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在地坪行業萌芽階段蜂擁而上,盲目的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什么都生產,但什么都不精,沒有形成自己的拳頭產品,導致企業經濟效益差,行業整體技術水平低,并且有一些小企業為了分得一杯之羹,不惜盲目殺價,導致產品價格和行業利潤逐步走低,很多企業無法進行擴大再生產和技術改造,更談不上引導用戶的消費需求。
由此可見,地坪行業雖然居于絕對壟斷地位的企業尚未形成,但是行業的領跑者仍然是有外資背景的企業,中高端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仍大多為國外品牌所壟斷,國內企業在這一領域鮮有突破,且有中端市場甚至低端市場亦有失守的危機。
2、標準欠缺且不統一
目前我國已經發行的多為產品標準,檢測方法及施工規程的標準很少,除防靜電施工應用技術規程、防腐地坪應用技術規程、地面工程質量檢驗驗收規程外可參考的標準并不多。地坪企業中部分采用的是歐洲、德國、美國、瑞典、日本等地坪技術較先進國家的標準也有采用的是企業標準,這種情況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內地坪施工技術的進步,但是由于企業采用標準不同,其施工工藝、對材料性能的要求及對基層的處理方法也不同,施工造價相差較大。
另一方面材料、產品標準的制定已經滯后于目前材料品種的發展,我國的地坪產品標準缺乏統一有效的監督管理手段,在地坪材料、產品市場的蓬勃發展下,行業內普遍存在著地坪材料、產品品質不一的問題。在同類產品中沒有統一的產品標準來劃分產品等級,許多已經得到試驗檢測、市場認可的地坪材料與一些完全沒有經過試驗檢測或者沒有得到市場認可的產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由于沒有等級劃分,而次級產品又可以造價低廉吸引用戶,不少企業利用國內市場現存機制缺陷,以次充好,擾亂了國內的地坪市場,損害了地坪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3、缺少民族品牌產品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化,眾多國際知名品牌跨國公司全面進入我國市場,這些企業帶來科技、資本的同時也對國內的地坪企業帶來一定的壓力。我國地坪市場上,進口和合資品牌占據著大部分江山,近3000家的地坪企業中國內的知名品牌企業寥寥無幾。
我國的地坪企業目前還不能結合國情及企業自身的條件,將地坪產品實現真正的本土化,塑造出自己的品牌,而只是簡單地將一些國外品牌的產品生搬硬套的投入市場,很可能是造成一些企業引進的產品由于“水土不服”價格過高而受到擱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而另一方面,國內的部分中低端市場還是被一些雜牌或無牌的產品占據著,這些產品沒有質量保證,并且只能是局限于地方性的經營。民族品牌的缺失成為我國地坪行業發展的瓶頸。
4、原料不配套
地坪材料的生產涉及溶劑、樹脂、顏料、助劑等數百種原料。地坪材料生產所用的一些大宗原料如金紅石型鈦白、甲醚化氨基樹脂、叔碳酸乙烯酯、高檔顏料及各種專用助劑等長期短缺。一些地坪專用原料規格少,質量差,嚴重影響引進裝置的正常生產,也影響了新產品的開發和研制。
5、科研開發投入少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同時也是最強勁的市場競爭力之一,所以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備理念和發展趨勢。我國地坪行業對地坪材料的基礎研究力量很弱,往往只局限于配方的研究,對科研開發的投入僅占產品銷售額的1.2%左右(國外一般為占5%~10%)。
6、三廢治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地坪行業三廢主要來自原料的生產、地坪涂料的生產及涂裝過程。在樹脂類地坪材料的生產過程中,有少量的揮發性有機物逃逸到大氣中,不可避免的會增加了空氣中VOC的含量,污染環境;在生產氨基樹脂時,有一定量的甲醛(3%左右)揮發;在生產酚醛、環氧等樹脂時,要產生一定量的廢水排出。國內的樹脂類地坪材料是以溶劑型為主約占70%左右,無溶劑系統相對較少、水性系統則更少。
7、專業化企業少
在我國的地坪行業中,專門從事地坪材料生產及施工的企業為數很少,更多的企業都本著多元化發展的思路,在經營策略上不分伯仲,對于一些小企業來說,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及自身實力的限制,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地坪市場結構及投資收益分析由于科技和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地坪行業已經度過了幼年期,成為新的細分行業。整個地坪行業的產業組織結構不僅影響到行業內企業規模經濟優勢的發揮和競爭的活力,還會影響到整合地坪行業整體的發展。透過分析各企業相互間的作用關系可以研究整個地坪行業的整體變化規律,找出最有利于生產要素合理配置的市場秩序和產業組織結構,從而促進有效的地坪產業結構形成。鑒于我國地坪行業的情況,分會主要是針對地坪行業的市場結構及市場收益進行分析,為企業的規劃、發展和策略提供一個參考。
[Page]
1、市場結構分析
市場結構是分析整體市場競爭狀態的有效手段。在實際中,通過對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化、進入和退出壁壘、市場需求的價格彈性、市場需求的增長率、短期成本結構等的分析,可以得出整個行業處于完全競爭還是壟斷競爭的市場狀態,此次調研報告重點分析地坪行業市場結構的前三個因素。
1)市場集中度低
根據分會調研所得數據可以繪制出一條描述我國地坪行業競爭狀態的洛倫茲曲線。圖中可以看出洛倫茲曲線很平滑,并偏向于完全均等線。市場中的小型企業占地坪企業數量的80%,市場份額占到60%以上,而大中型企業僅占地坪企業數量的20%,市場份額不足40%,這說明我國地坪行業的市場基本處于一種完全競爭的狀態,大中型企業沒有因自己的規模在行業中形成足以引起壟斷的規模經濟,而小企業則在市場中進行著低效競爭。
2)產品差異化較大
企業實施產品差異化的目的在于使顧客能產生一種對本企業品牌的偏好,使顧客可以有效的將本企業產品同其他同類產品有效區分,從而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力地位。
目前,在國內地坪市場上,由于原材料的標準化及規格化,物理差異性較小,且基本來自于幾家大的國際品牌企業,購買者又以企業為主,他們均具備鑒別產品物理特性差異的知識和測試手段,主觀偏好不強,所以產品差別并不是很大。
行業內所表現的差異性大多體現在材料的功能上。現在我國地坪材料功能越來越豐富,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充。在高端市場上,一些大型企業由于具備較高的科研力量,一直處于行業領先的地位,在形成自己品牌的同時,不斷的開發材料新的功能,用較高的質量,較好的品牌效應,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而在中低端市場,許多中小型企業則采取市場跟隨者的競爭策略,在模仿市場領先者產品主體特征的同時,它的產品價格卻始終與市場領先者產品的價格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有效的價格差異來吸引顧客。
3)進入和退出壁壘低
目前國內地坪市場還不是很成熟,企業基本處于同等競爭的情況,企業進入行業只需投入較低的成本即可以進行生產、施工,行業內絕大部分企業沒有達到可以降低成本的規模。由于業內大的品牌相對較少,原有企業尚未建立牢靠的產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新進企業就開始投產(且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來爭奪客戶。沒有形成阻礙競爭者進入行業的壁壘,加之企業沒有資產專用性和沉沒成本的問題,因為廠房和設備可以很快的轉入到砂漿和涂料的生產,退出壁壘亦很低。導致的結果就是更多小型企業快速的進入、退出行業,加劇行業內的競爭。
2、投資收益分析
在變幻的市場結構下,企業通過一定的市場行為實現投資收益中資源配置和規模經濟的最大化。市場結構和投資收益在長期的雙向作用后會有利于促進市場的動態發展。報告中就針對資源配置效率及規模經濟效益的分析,來解析以后一段時間內行業內各類型企業要如何發展以實現自身的最大利潤和行業的快速穩健提升。
1)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
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的指標是利潤率衡量的,一般情況下,市場競爭越充分,資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目前行業中、小企業的數量占到企業總量的80%以上,市場上無序競爭現象嚴重,各企業為了能夠獲得生存空間,常采用壓低價格進行競爭的手段,最后的結果是利潤越來越少,加之近幾年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企業的利潤更加縮水,不利于大企業的擴大規模,也使許多小企業更加難以生存。
洛倫茨曲線圖
[Page]
另一方面,不同規模的企業在目標和行為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造成了新技術的發明、創新、轉移的難度也很大,在這種情況下,行業中大企業的目標應鎖定在擴大規模,實現規模經濟,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小企業則應在獲得生存機會的基礎上,實現小企業間的聯盟,以達到聯盟內部的資源配置最優化,在形成內部經濟后,尋求更大的外部經濟,以達到快速發展的目的。
2)規模經濟效益
由于我國地坪行業發展較晚,行業處于發展的初期,低效率的小規模生產現象嚴重。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兩點,一是小企業通過有效的產品差異化,如價格的差異化、對不同顧客的需求均能達到要求等等,找到自己的目標市場顧客;另外一方面是通過雇傭低工資的勞動力來轉嫁小規模生產導致的成本的上升。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企業成功的擴大了市場占有率,今后這些企業的目標是在擴大規模的基礎上形成企業的規模經濟,即在擴大規模的同時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及提高抗風險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大量減少采購成本和營銷費用。
近幾年,隨著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增加,地坪市場容量不斷增加,協會非常希望能夠提高國內地坪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就需要企業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降低單位成本,并促進整個行業的協同效應,大企業在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后,中小企業實現新技術在行業內的擴散。
三、主導產品市場概況及發展分析
地面用耐磨材料
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是指由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耐磨骨料為基料,加入適量添加劑組成的干混材料。由于耐磨骨料的不同可分為非金屬骨料型和金屬骨料型兩類,其中以金剛砂作為骨料的地坪稱為金剛砂耐磨地坪。
我國水泥基耐磨地坪是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始發展的。80年代初,國外幾家建筑材料生產商(例如麥斯特、西卡、富斯樂等公司)相繼在廣州、上海開設辦事處銷售其產品。90年代后期,麥斯特公司在上海建廠,西卡、富斯樂公司在廣州建廠,真正意義上從國外將此類產品引進到中國,在一些外資的廠房地面進行了施工應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紛紛從國外將該類產品引入,并迅速占領了國內市場。當水泥基耐磨材料優良的性能、較高的性價比、良好的耐久性逐漸為國內同行了解后,國內相關部門對水泥基耐磨材料也進行了相當的研究開發。同濟大學研究了水泥基耐磨材料的強化機理與磨損機制,并開發出了混凝土表面硬化劑,著力解決該產品的物理、力學及外觀性能;上海市政研究院、蘇州水泥與混凝土制品研究院研究開發了混凝土用彩色面料稱為彩色強化料;設計院亦開始在國內工程設計中采用此材料。
水泥基耐磨材料的特點是:價格比較低、耐磨性能優異、耐沖擊。雖然在光潔度、美觀程度方面略遜于樹脂地坪,但是因其較高的性價比及材質特點,使用幾年后,色彩依然比較亮麗,耐磨、抗沖擊性能良好,所以用戶在使用后對產品仍較為滿意。
據統計,2000年全國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應用面積約為100多萬m2。應用地域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南、華北等地。應用場合主要是生產車間、車庫、倉庫、大型超市、彩色人行道。其中生產車間的工程量約占70%,是最主要的應用場合。比較大的工程有中華映管(福州)有限公司三期2.5萬m2生產車間,LG電子(天津)有限公司5萬m2生產車間,上海通用汽車3.8萬m2生產車間,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2萬m2生產車間,沈陽國際汽車博覽交易中心3.1萬m2等。
目前國內生產企業的年產能力約為50萬噸。2007年的實際生產量約20~25萬噸,年使用面積超過500萬m2。雖然目前伴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水泥基耐磨材料價格的上漲趨勢加大,預計到2010年,水泥基耐磨材料不論在產值、產銷量、使用面積還是從業人員數目上均會有大幅度上漲。目前市場上主要的生產廠商為:上海麥斯特建材有限公司(屬Degussa公司),廣州富斯樂(FOSROC)化學建材有限公司,廣州西卡建材有限公司(SIKA),日本ABC株式會社,上海天地特種建材有限公司,蘇州麥奇建材有限公司等。國內水泥基耐磨材料生產廠家大量出現,產品的數量、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總體上生產廠家是好的。但由于此產品的技術含量不高,進入門檻低,除了上述提到的企業外,國內還有大量的企業在生產耐磨材料,為了增強競爭力,一些企業一味走低價路線,使該產品的價格、質量持續性走低。一些廠商則魚目混珠、以次充好,致使目前市場上生產的材料質量良莠不齊,甚至出現某些施工隊現場用水泥拌制黃沙亦稱為耐磨材料,出現了劣質工程,對水泥基耐磨材料的聲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現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基本建設已具有一定規模,企業面臨產業的升級,傳統的機械加工產業逐漸為高新技術企業取代,因此大規模的水泥基耐磨材料的市場需求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應用將逐漸趨于平穩或略有下降,而中西部地區由于產業鏈的轉移,水泥基耐磨材料應用將逐漸增大,市場前景廣闊,所以生產水泥基耐磨材料企業的銷售重點應由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水泥基自流平材料
水泥自流平地坪材料也稱水泥自流平砂,屬于具有特殊功能的水泥砂漿,是以硅酸鹽水泥或鋁酸鹽水泥為膠粘材料,加入顆粒狀集料(砂)和粉狀填料,并使用可再分散聚合物樹脂粉末和各種化學添加劑進行改性,通過一定的生產工藝混合均勻成為粉狀產品包裝。使用時,加水調和成漿狀后,具有極好的流動性,傾注于地面后稍經攤鋪即能夠自動找平,并形成光滑表面。
我國自流平地坪材料的發展大約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當時許多有機材料未能普及,價格高,導致大面積施工時成本較高,很難被工程所接受。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外可分散聚合物樹脂粉末和保水效果非常好的高性能纖維素的引入和我國水泥質量的提高及穩定,以及混凝土外加劑的發展,使得自流平地面砂漿的應用與發展具有了穩固的材料基礎和應用市場,使得自流平地坪材料的質量得到保證,而且成本相對降低,為大規模工業應用提供了條件。迄今為止,水泥基自流平材料已成為品種多、功能齊全、用途廣泛的一類地坪材料。
水泥基自流平地坪材料的特點是:在澆筑后能自動找平,施工效率高,且在施工時還可以在地坪層中架設鋼筋骨架,能更好的滿足地坪的重負荷要求,不僅克服了傳統混凝土材料施工速度慢、平整度差以及出現開裂、剝落、起灰等多種缺陷,還可根據不同性能和功能的需求,選用不同的原材料和設計配方,制造出擁有不同特性的地坪材料。如:在自流平地坪材料中添加耐磨骨料(如金剛砂、鋼砂等),可以制得耐磨性極好的耐磨地坪;添加導電碳纖維、碳粉等導電性功能材料,能夠制得防靜電地坪材料;添加補償收縮材料或者抗裂材料,可應用于大面積的體育場館和廣場的施工等等。
據2007年最新數據統計,歐洲的水泥基自流平在地坪行業中的應用已達到150萬噸/年,1億平米,其中德國的用量在27萬噸/年左右,應用面積在2000萬平米,我國的用量已超過了15萬噸/年。如今我國水泥基自流平市場已由成長期過渡到成熟期,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開始進駐中國,已打開我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也紛紛擴大規模或并購其他企業以尋求擴大在我國的市場占有率,而國內的企業則搶占中、低端市場。
水泥基自流平材料市場開始進入到大發展前的整合和調整階段。而隨著設計院、甲方、監理、大型施工企業和裝飾公司對水泥基自流平產品和應用技術認識的不斷提高,水泥基自流平材料的使用已不再局限于工業和民用建筑中,在國內的機場、醫院、學校、體育場館、高檔樓盤、奧運項目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隨著環保要求和水泥基自流平產品自身的發展,水泥基自流平開始顯現比環氧、硬化地面等地坪材料更適合在工業重載地面和面層自流平方面使用的優勢。在國內施工的首都國際機場T3新航站樓的停車庫和行李轉運中心等都大量運用水泥基自流平材料,此項目無論在施工技術上,還是整體面積上,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而就工業地坪來說,隨著高質量車間地坪和功能型地坪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水泥基自流平地坪材料已成為一種快速發展的工業地坪材料。
不僅如此,現在水泥基自流平材料也逐步擴展到家裝市場,因其施工時間短,具有很好的平整度,很強的抗開裂性能,施工人員能很快的掌握施工工藝,且比環氧地坪材料更環保,在日益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水泥基自流平材料在家裝市場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并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但就目前情況看,要在全國范圍內使用水泥基自流平尚需時日,所以生產水泥基自流平材料的企業短期內應將目光鎖定在我國東南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
[Page]
石膏基自流平材料
石膏基自流平砂漿是一種在混凝土樓板墊層上能自流攤平,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形成平滑表面,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建筑物地面找平層,是鋪設地毯、木地板和各種地面裝飾材料的基層材料。
在國外,石有機類地坪材料產品市場占有率膏及石膏建材制品在建筑業中已有很廣泛的應用,由于我國起步較晚,所以與世界上石膏建材生產發達國家相比,石膏建材產品的產銷量水平還很低。在國內,由南京理工大學和Elotex易來泰聯合研發的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在實驗室階段已成熟。2005年伊始,南京理工大學開始用改性處理后的脫硫石膏配置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中,并將研究的部分成功成果應用到了實際生產中,且已取得非常好的評價。它是充分利用日益增加的脫硫石膏作為主要膠凝材料,摻入少量的輔助原料研制而成的高性能環保材料。
當今,化學石膏的產量每年以非常快的速度增加,磷石膏大約為4000萬噸,其次是脫硫石膏大約在2000萬噸。預計到2010年脫硫石膏的產量將會達到3500萬噸左右。用脫硫石膏取代部分天然石膏不僅可以減少對天然石膏的開采,同時還可以減輕脫硫石膏對環境的污染。對化學石膏進行改性,并且添加適量的激發劑、減水劑、保水劑、消泡劑以及一些可再分散膠粉等外加劑來制備石膏基流平砂漿既可以滿足人民要求,又可以達到充分利用工業廢渣的目的。在國家發展節能、環保產品的大方向下,將化學石膏利用在自流平材料中已成為一種趨勢。
目前地坪分會正在協助南京理工大學將石膏基自流平技術應用到地坪領域,并組織專家進行研討,以使得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完成從實驗室到實踐的良好過渡。
環氧樹脂地坪涂料
環氧樹脂是分子結構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環氧基團且能交聯的一類合成樹脂。而環氧樹脂地坪是由環氧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的地坪涂料,通常還包含溶劑、固化劑、顏料、助劑等材料。環氧地坪涂料可分為溶劑型和無溶劑型2種。溶劑型環氧地坪涂料在生產、施工和固化過程中會排放一定量的揮發性有機物(VOC),但成本比較低;而無溶劑環氧地坪涂料符合環保理念,無揮發性有機物排放。
在國內有機類地坪材料市場中,環氧樹脂地坪占有的市場份額為70%,聚氨酯地坪占10%,其他占20%,可參見有機類地坪材料產品市場占有率餅狀圖
有機類地坪產品市場占有率
國內地坪材料以環氧類材料為主,且以溶劑型環氧為主,約占7-8成。作為最早應用于地坪的樹脂類材料,其技術最成熟且用量最大。
丙烯酸地坪涂料
丙烯酸(交聯)類材料,是以甲基丙烯酸類單體聚合而成的不飽和體系,以過氧化交聯體系進行自由基交聯而成為交聯網絡結構的地坪材料。丙烯酸類材料,是以甲基丙烯酸類單體聚合而成的不飽和體系;該類材料具有優異的耐候性,可用于室外環境,同時由于快速交聯反應使其施工周期大為縮短,更有其在零下溫度亦可較好固化的特點,故在較冷的環境中也可施工。
丙烯酸地坪涂料的耐光性和戶外耐老化性,耐紫外光照射,耐化學品性和耐水性較好,其突出的耐候性特性,使其能應用在一些傳統的環氧樹脂體系、聚氨酯體系不能適用的地面及室外;其環保、衛生、固化后無小分子分解的特點,符合衛生食品行業標準。特別是固化條件對溫度反應不敏感,可在-30℃低溫下施工,常溫固化時間1-2小時后就能投入使用。
我國在經歷了20多年的外商投資高峰期后,許多初期投資建設的工業廠房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破損和改造的情況。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正常生產和運營的影響,許多客戶要求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要快速施工、養護。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在這種情況應運而生,它施工完成的時間是現有已知其他地坪材料(耐磨地坪、環氧地坪)的1/10,達到了在2-4小時內完成施工、固化、養護全過程。甲基丙烯酸甲酯地面可以在夜間停產時施工,不會影響到第二天的使用,不會增加生產企業因地面改建而造成的損失。而且地面的物理、化學性能不僅比現在的地面要好,還能有效的抵抗室外紫外線和雨水的腐蝕,不變色。目前,國內市場上超過10年以上的外資企業廠房地面改造已逐步采用這種材料。
[Page]
聚氨酯地坪涂料
聚氨酯地坪涂料是以聚醚樹脂、聚酯樹脂、丙烯酸樹脂或環氧樹脂為甲組分,異氰酸酯為乙組分而構成,主要有彈性地坪涂料和防滑地坪涂料。
聚氨酯(PU)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被譽為“第五大塑料”,早在60年代聚氨酯涂料就形成了工業化生產。國外聚氨酯企業包括拜耳、巴斯夫、亨斯邁、陶氏化學、GE、科舉亞、德固賽等知名公司,他們通過收購、兼并和控股等方式,建立起大型聚氨酯跨國壟斷公司,牢牢掌握著世界聚氨酯原料市場。
相對于國外的發展,我國聚氨酯地坪市場的起步則較晚,自1996年才開始引入,并且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聚氨酯地坪產品全部依賴進口,導致價格較高。隨著瑞士西卡(Sika)公司第一個在中國蘇州工業園投資新建占地7.5萬m2面積的工廠和計劃年產量為30000噸聚氨酯生產線的投產,聚氨酯產品迎來了它在中國地坪市場的高速成長期。2008年底,萬華的產能有望擴至50萬噸;上海拜耳設計生產35萬噸,預計09年正式投產;巴斯夫在重慶的40萬噸合資項目也正在積極的籌備,預計到2011年投產。聚氨酯地坪材料市場競爭的加大和其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聚氨酯地坪產品的價格將會逐年降低,預計到2010年聚氨酯地坪產品的價格將由原來拜耳、巴斯夫、亨斯邁、萬華等公司聚氨酯原料價格的3倍降到2-2.5倍,聚氨酯地坪產品在中國的應用也將得到飛速的發展。預計在未來的5年里,聚氨酯產品將保持年均30%的增長,到2015年中國大陸將是聚氨酯地坪材料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地區。
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制造業已非常成熟,每年新建的廠房工程在逐漸減少,使得更多的外資企業將目光移到了中國,在我國沿海經濟開發區,新建工廠數量僅占中國所有工廠數量的5%的外資企業消費了80%的聚氨酯地坪材料。其中85%用于食品廠、飲料廠、化工廠倉庫及儲藏區等極端生產區域并且在這些領域展現出其它技術所無法取代的優勢。例如:新建的中國青島的太平洋恩利食品為世界最大的魚產品加工基地,生產加工車間面積超12萬m2。
對于一些極端的生產環境,一般的耐磨地坪和環氧樹脂地坪已經不能滿足它們的要求,如:極重的荷載、極度高溫或低溫、抗水性及高腐蝕性區域等。針對這些問題,國際上一些知名的建材企業開發出了一種水性聚氨酯砂漿地面,它是由水性聚氨酯和高強度無機骨料合成而成。它的水性聚氨酯成分能最大限度的解決地表和地下水汽的破壞問題,不會出現起泡和脫層的問題;它的高強度無機骨料成分使之成為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硬地面。在近幾年的市場應用中,水性聚氨酯砂漿地面已獲得了良好的反響,并在許多大型施工項目及國際知名企業中得到應用,而且每年的市場需求量都在大幅增加,相信在以后的一段時間里,水性聚氨酯砂漿地面還會有一個飛躍性的發展。
噴涂聚脲
由異氰酸酯組分和含胺組分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稱為聚脲。因為異氰酸酯和胺的反應十分迅速,幾秒鐘內就可以完成,使用的關鍵在于要有特殊的噴涂設備,包括穩定的輸送系統,精確的計量系統,均勻的混合系統,良好的霧化系統,清洗系統等。由于二組分混合時反應極快,要采用高溫、高壓撞擊式混合,且高溫高壓有利于霧化和流平,因此需要有加壓和升溫裝置,因為聚脲一般要采用噴涂方法實現成膜或成型,所以稱為噴涂聚脲。又因聚脲中通常采用聚醚為主鏈中軟段(異氰酸酯為硬段),有很好的彈性,所以又稱噴涂聚脲彈性體。
聚脲為雙組分,高固體份或100%固含量,對環境友好,并且不含催化劑,快速固化,可以在任何曲面,斜面及垂直面上噴涂成型,不產生流淌現象,對溫度、濕氣不敏感,施工時不受環境溫度、濕度的影響,并且具有優異的物理性質,如抗張強度高、柔韌性好、耐老化、耐介質、耐磨等。我國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組織優化的過程中,很多工程需要高質量的材料,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公共場所。自1999年開始將聚脲技術投入到商業后,在很多方面都得到成功的嘗試,并且應用于眾多的奧運場館中,如豐臺壘球中心、曲棍球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等奧運場館的混凝土看臺保護中都成功應用,累計面積已超過10萬平方米。并在一些大型項目中如大慶油田、昆明卷煙廠、北京煙草物流中心等工業地坪中噴涂聚脲材料亦得到了成功應用。
雖然噴涂聚脲彈性體材料具有很多優點,但是,由于它在施工中對設備的高壓力要求,造成反濺和顆粒狀漆霧比較嚴重,沒有特殊的慢體系物料,難以噴出比較光滑的表面效果。為此,國外公司進行了大量探索研究,例如:德國Nitroil公司新近開發的DAX4、DAX6、DAX8系列端氨基聚醚,在延長凝膠時間、改善力學性能、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美國ElastomerSpecialities公司,在研制低壓噴涂聚脲彈性體技術方面,走在了前沿,推出了牌號為"Condor"的低壓噴涂設備,它省去了主機加熱器和管道加熱器,縮小了設備體積。它采用靜態混合桿替代對撞式混合室,減少了設備日常維護程序,消除了在多孔物體表面(例如:混凝土、泡沫)容易出現針孔的弊病,并大大簡化了噴涂聚脲彈性體施工設備的配置,降低了日常維護費用。雖然低壓噴涂設備具有上述優點,而且能夠在室溫下進行小面積噴涂,但是,對于低溫、大面積和垂直物面的噴涂,就顯得力不從心。因此,低壓噴涂設備僅僅是常規噴涂設備的一個補充,不可能完全替代以往的高溫、高壓噴涂設備。
四、地坪行業相關產業鏈分析
水泥我國是水泥生產大國,水泥產量二十年連續位居世界之首。從產業政策上看,我國水泥行業正處產業結構調整和行業升級的過程中,“十五”期間,我國水泥行業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增長速度很快,水泥產量由2000年的5.97億噸,發展到2005年的10.64億噸,2008年上半年我國的煤、電、交通運輸和人力成本都大幅的上升,特別是煤炭價格的剛性上漲,提高了水泥的生產成本,逼得水泥企業不得不漲價。四大用煤大戶中,火電和化工的煤炭供應量和價格有政策性的照顧,而水泥行業確是完全的市場化,煤炭企業將價格的上漲部分轉移到了水泥行業的用煤上,這更加劇了水泥企業的成本壓力,水泥價格的上漲更多是一種被動行為,如果煤炭價格不發生大的變化,水泥的價格沒有下降的空間和動力。
雖然水泥行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偏緊,不容樂觀,但從微觀看,水泥整體效益都還不錯。預計在2010年以前,我國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將達到70%,據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預測,到2010年全國水泥需求量將超過13億噸。這表明今后相當長的時期,我國水泥工業仍將以發展先進、淘汰落后為主,從根本上改變行業低品質、高消耗、高污染的現狀,使水泥工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水泥基自流平砂漿是水泥產業鏈下游的一種產品,其所用的無機膠凝材料大部分為普通硅酸鹽水泥與鋁酸鹽水泥復合使用。鋁酸鹽水泥的主要作用為調節凝結時間,促進早期強度的發展并且不影響后期強度,以及和其它材料一起抑制或補償收縮。普硅水泥與鋁酸鹽水泥復合使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普硅水泥所占比例較大,主要用于配制作為墊層使用的自流平砂漿;另一種情況則是鋁酸鹽水泥占的比例多于普硅水泥,主要用于配置面層自流平砂漿。
水泥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新型干法水泥的發展,對于水泥基自流平砂漿的發展起到了聯動作用:自流平砂漿中應用的水泥必須是優質水泥,以確保性能可靠穩定,水泥工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將為我國地坪行業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自流平砂漿作為水泥的下游產品,必將從中受益。
新型干法水泥在水泥產業中所占比例及未來發展趨勢
[Page]
成膜物質
成膜物質是組成地坪涂料的基礎,它具有粘結涂料中其他組分形成涂膜的功能,對于涂膜的性質起決定性作用。用于地坪的涂膜物質主要是樹脂類,并廣泛的使用合成樹脂。成膜物質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它能經過施工形成薄層的涂膜,并為涂膜提供所需要的各種性能。它還能與涂料中加入的必要的其他組分混容,形成均勻的分散體。它們的形態可以是液態,也可以是固態。現在地坪涂料很少使用單一品種作為成膜物質,而經常是采用幾個樹脂品種,互相補充或互相改性,以適應多方面性能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將會有更多品種的合成材料應用為地坪涂料的成膜物質。我國將涂料成膜物質分為十七類,并以此作為劃分涂料種類的依據。用于地坪涂裝的主要有環氧樹脂、聚氨酯和丙烯酸樹脂等。
填料及助劑
填料是通過研磨天然礦石,或通過化學沉淀后再加工精制和粒度分級而制得的,其分離過程包括用濕法或干法篩分,浮選和離心分離,其主要類型有碳酸鹽、硅酸鹽、硫酸鹽和氧化物。填料作為地坪材料的組成部分,往往未受重視,一般僅是供膚淺的研究之用。但實際上,填料可用以調整涂料的光澤、質地、懸浮性、粘度等,對大多數著色涂層的性能均有很大影響。
常見的填料種類有碳酸鈣或白土(CaCO2)、硅酸鎂或滑石粉(2MgO·4SiO2·H2O)、硅酸鋁或瓷土、高嶺土(Al2O3·2SiO2·2H2O)、硫酸鈣(CaSO4和CaSO4·2H2O)、重晶石或硫酸鋇(BaSO4)、二氧化硅(SiO2)、云母(K2O·3Al2O3·6SiO2·2H2O)、硅酸鈣(CaSiO3)。因為填料類型多,性能差異極大,大多數涂料配方人員尚未徹底搞清其性能和最佳應用場合。目前,世界填料工業發展非常迅速,產品不斷更新,其中環保及性能的優越是研究者工作的目標。
助劑也稱為地坪涂料的輔助材料組分,是涂料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它不能單獨自己形成涂膜,它的主要作用是對涂料或涂膜的某一特定方面的性能起改進作用。不同品種的涂料需要使用不同的助劑,即使同類型的涂料由于其使用目的、方法或性能要求的不同,而需要使用不同的助劑;一種涂料中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助劑,以發揮其不同的作用。原始的涂料使用種類有限的助劑,現代的涂料則使用了種類眾多的助劑,且不斷發展,現在用作涂料助劑的物質包括多種無機和有機化合物,其中也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具體品種在近年有更多的增加。助劑在涂料中使用時,雖然用量很少,但能起到顯著的作用,因而助劑在涂料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助劑的應用技術已成為現代涂料生產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
溶劑
溶劑是不包括無溶劑涂料在內的各種液態涂料中所含有的,為使這些類型液態涂料完成施工過程所必需的一類組分。它原則上不構成涂膜,也不應存留在涂膜中。溶劑組分的作用是將涂料的成膜物質溶解或分散為液態,以使易于施工成薄膜,而當施工后又能從薄膜中揮發至大氣中,從而使薄膜形成固態的涂膜。
作為溶劑組分包括能溶解成膜物質的溶劑,能稀釋成膜物質的稀釋劑和能分散成膜物質的分散劑,習慣統稱為溶劑。現代的某些涂料中開發應用了一些既能溶解或分散成膜物質為液態而又能在施工成膜過程中與成膜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新的物質而存留于涂膜中的化合物,它們原則上也屬于溶劑組分,通稱為反應性溶劑或活性稀釋劑。現在很多化學品包括水,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都可以用為涂料的溶劑組分。其中以有機化合物品種最多,常用的有脂肪烴、芳香烴、醇、酯、醚、酮、含氯有機物等,總稱為有機溶劑。有的是在涂料制造時加入,有些是在涂料施工中加入。
對于溶劑品種的選用是根據涂料和涂膜的要求而確定的,一種涂料可以使用一個溶劑品種,也可以使用多個溶劑品種。溶劑組分雖然是制備液態涂料所必須,但它在施工成膜以后要揮發掉,造成資源的損失,特別是使用具有光化學反應性的溶劑,在涂料生產和施工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危害人類健康,這些都是使用溶劑組分帶來的嚴重問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是涂料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目前已取得不少明顯成果。
縱觀整個地坪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方面由于發展早,產品標準和規范都很完善,已經步入了相對成熟的階段,再加之材料的物理性能相對來說差別不大且地坪企業的檢測手段也日趨完備,對于原材料的選擇上差別不大。如南亞、殼牌、陶氏化學及一些日本的原材料商已經基本上壟斷了我國的地坪市場,國內地坪企業已經擁有了相對固定的原材料供應商。而對于相關產品則由于其種類繁多,標準欠缺及企業缺少規范等原因,長時間使得地坪材料相關產品市場處于混亂無序的狀態,不僅質量得不到保證,許多填料及助劑還會出現短缺的現象。并且由于對于材料配方了解不足及科研力量投入不夠,在原材料相同的情況下也會因為配方及配料的不同造成地坪材料產品千差萬別的現象。
五、地坪行業發展對策
根據我國地坪行業現狀及相關工業的發展要求,在借鑒國外地坪行業的先進經驗基礎上,制定我國地坪行業的發展對策,我國將大力發展高性能、低污染產品、企業向多元化、集團化、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同時注重科研開發及人才培養。
發展節能環保產品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和環保意識日益提高,全球面臨的環境惡化問題受到普遍關注,環境保護已成為人類必須遵循的崇高目標。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品是我國未來工業發展的目標;發展新型、綠色、環保建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
目前正在編制的《環保型地坪涂料》國家標準,對于地坪材料的環保性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對于不符合環保標準的材料將不允許生產,而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對于那些對危害環境的企業將不允許建廠。
從下表中所列的全球涂料產品結構和技術進展趨勢表中也可以看出,節能環保產品的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大力發展無溶劑、水性地坪產品,響應國家的環保節能政策將是地坪企業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
向產品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裝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功能單一的地坪產品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如今的地坪產品不但要發揮傳統意義上的作用,即承載動靜荷,承受磨擦損耗、沖擊損壞及水、酸、堿、鹽、油、清洗劑等液體的侵蝕,還需具有防爆性、防火性、防靜電性等特殊功能及美化環境的作用。由于地坪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充,地坪產品功能及種類上的需求也會逐漸增多,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必然。
[Page]
全球涂料產品結構和技術發展趨勢
加大科研力量、注重人才培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內的地坪企業只有加大科研力量,重視人才的培養才能適應地坪行業發展變化,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并長久立于不敗之地。優質的產品配以專業的施工人員,才能保證地坪工程質量。目前地坪行業協會正在加強培訓基地的建設,并在全國多個地區舉辦技術培訓,以提高國內地坪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為企業在生產和應用方面培養技術骨干。
向集團化方向發展
目前,相對于其他行業,我國地坪行業多數企業投資規模偏小,經營模式陳舊,再加科技含量不高。企業如果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擴大自己的發展空間,應考慮集團化的運作模式。只有企業之間能夠達到資源共享、節約成本和費用,優勢互補、提高企業的運作和管理效率,達到集團成員之間在研發、采購、制造、銷售、管理等環節緊密聯系在一起,擴大企業的邊界,將多家企業相互作用,形成一個互動和協同的系統,使系統產生創新和發展的推動力量。
發展規模企業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化,跨國公司全面進入中國市場,這些企業帶來科技、資本的同時,也引入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未來國內各行業的競爭將愈演愈烈,這樣一種態勢也必將在地坪行業出現。地坪行業的國內企業應加強品牌建設,結合企業的自身條件,制訂出具體且可操作的品牌塑造規劃,現在國內地坪行業的企業規模均較小,要創造自己的品牌很難,而且會出現重復創牌的現象,不僅浪費資源,還費時費力,結果是事倍功半。地坪行業的幾十、上百家企業應當聯合起來,共創一個或幾個品牌,將各個企業都在投入又相互抵消掉的有限創牌資金和人力、物力聚集到一起,在降低和規避創牌風險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整合資源。
企業專業化發展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運行中的微觀經濟組織,如果沒有一定的專業化特點則難以被社會所接受,這已經為幾十年來國內外的企業存亡變化所證明。企業必須形成自身所特有的、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并憑借這一優勢在我國的地坪領域中占有并長期保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才能得以生存。
完善產品及工程標準
由于生產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行業內新材料、新產品的不斷推出,材料標準的制定及修訂工作已經明顯落后于材料的發展,標準的制定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業主對于地坪材料的組成和工程成本核算的知情權的呼聲也越來越迫切,還亟需制定全國統一的工程規范,《自流平材料應用技術規程》標準正在制定當中,其它地坪工程技術規程也將相繼制定,以保證地面工程質量,促進行業穩步健康的發展。
擴大對外經濟技術合作
隨著我國涉外經濟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投資環境會越來越好。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后還將繼續貫徹下去。國家為逐漸扭轉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東、中、西部依次遞減的態勢,將制定出外商在華投資地區導向性政策,鼓勵外商到中西部投資。這也將成為我國政府加快中西部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地坪行業要與國家的對外經濟政策保持一致,創造條件,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吸收投資,并向中西部傾斜,推動我國地坪工業的平衡發展。
重視解決原料的供應問題
通過自主開發和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實現通用樹脂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基礎無機顏料、關鍵助劑實現國產化;提高原材料自給率,為改善地坪行業的產品結構創造條件。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