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全力開拓鐵路市場中標鐵路工程
二航局素有筑港“國家隊”、建橋“王牌軍”之美譽,改革開放30年來尤其是近年來,二航局先后承建了世界第一斜拉橋蘇通長江大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以及中國水運工程史上規模最大、投資最多、難度最高的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等諸多世界級的大型工程,用5年時間實現了完成營業額從20億元到100億元的跨越,盈利能力顯著增強,企業財務實力、裝備實力快速增長,二航局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
然而,二航局領導班子并沒有滿足于現狀。他們通過分析國家宏觀經濟形勢走向,認為鐵路和地下工程市場發展空間極大,壟斷的鐵路市場遲早將被打破,二航局在保持水工市場的傳統優勢和繼續占據橋梁建設高端市場的同時,應該下大力氣進入鐵路和地下工程市場。
2004年1月,國務院審議通過了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我國將迎來新一輪的大規模鐵路建設。同年12月,為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鐵路建設市場,適應鐵路建設需求,鐵道部、建設部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開放鐵路建設市場的通知》,具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獲得了鐵路建設市場的準入證。從此,壟斷的鐵路市場宣告結束。
二航局通過組織課題組,對鐵路工程進行跟蹤、調查分析,在中交集團的大力支持下,發揮優勢于2005年率先進入鐵路工程市場。
用二航局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海懷的話說,面對難得的市場機遇,各家企業都迎來了平等的競爭機會,但并不是每個企業都有那種果敢和膽魄,二航局進軍鐵路市場的態度非常堅決,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主動進入。早在2004年,二航局便組織課題組,對鐵路工程進行跟蹤、調查分析,超前研究,并制定出“路橋、水工、鐵路工程”三分天下的企業發展戰略。為進一步加大鐵路建設市場的經營力度和對在建鐵路工程項目進行有效的管理,二航局還成立了鐵路事業部,不斷強化和完善營銷體制與激勵機制。
二是加強設備投入,提升核心競爭力。近三年,二航局先后投入約5億元購置了鐵路(含地鐵)施工所需的各類先進機械設備,擁有大型鐵路箱梁提運架設備5套。
三是加強鐵路施工人才引進與培養。三年來,二航局共從相關鐵路建設單位引進鐵路人才、從大專院校招收鐵路專業學生134人,共有1225人次參加鐵路十一大員培訓并取得相關資格證書,先后舉辦了客運專線、信譽評價等多個鐵路施工技術與管理培訓,儲備了鐵路施工所需的各類人才。
四是加強對鐵路文化的研究與實踐,將二航文化與鐵路文化進行有機融合,對鐵路施工行業特點和建設文化理念有了新的認識,適應了鐵路快捷、規范的管理,拉動了二航局管理再上新臺階。
五是主力公司的介入。除水工分公司外,所屬的五大主力分子公司全部參與了鐵路工程建設,其中五分公司參建了二航局承接的所有鐵路項目,在不斷爭得鐵路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的鐵路施工龍頭企業。
通過合武鐵路、洛湛鐵路、太中銀鐵路、哈大客運專線、廣昆鐵路、京滬高鐵、石武客運專線等鐵路項目的建設,二航局充分發揮自己成熟的施工管理技術優勢,把公路橋梁的一些高水平的管理和技術,成功嫁接到鐵路橋梁施工中,實施大宗材料集中采購,按照鐵道部要求實施架子隊管理模式,培養了一批鐵路建設人才,儲備了一大批鐵路施工大型先進設備,適應了鐵路文化,掌握了山區鐵路建設施工技術、凍土條件下路基和橋梁施工技術、復雜地質條件下長大型隧道施工技術,為今后從事各類鐵路工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合武鐵路紅安制架梁經理部經理李貴東被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授予“火車頭獎章”光榮稱號,二航局副總經理兼哈大客專項目經理許四發成為湖北省第一位國際特級項目經理。
此外,二航局繼承建武漢軌道交通一號線一期、二期工程后,又于2007年承接了廣佛地鐵土建12標項目、廣州軌道交通六號線等項目,成功進入地鐵施工領域。目前,二航局產品結構已形成了路橋工程、水工工程、鐵路及地下工程“三分天下”的格局。
2009年,國家將迎來新一輪的大規模鐵路建設,奮戰在各條鐵路戰線的二航局建設者,已經做好了大干的準備,他們將以標準化的管理干好每一個鐵路項目,攜手為中國鐵路建設續寫新的輝煌。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