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董事長宋志平:水泥行業不悲觀
作為基本建設的“糧食”,水泥業是主要的受益者。按照投資萬元消耗1.5噸水泥計算,4萬億財政投入計劃將會新增6億噸水泥需求,這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
我對2009年建材市場看法是十分積極和正面的,不是那么悲觀。中國建材的水泥企業集中在東南部,不大受氣溫和季節影響,我相信水泥需求的旺季會比全國其他地區來得早,2009年一季度會顯現,二季度就會呈現高潮。
關于水泥價位,即使與目前已下跌很多的鋼鐵價格比,仍不足其十分之一,這和國際通常的合理價格相比仍存在巨大上升空間。因此,通過國家的水泥結構調整,通過集中度的增加、市場的健康化,水泥價格還會穩定地上升,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機會
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拉動內需的政策,給中國建材這樣的大型企業集團提供了三大發展機會。
第一是結構調整的機會。中國水泥業正面臨很大的結構調整,這使得中國建材這樣的全部是新型干法水泥的大型企業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
第二是聯合重組的機會。中國的水泥產量雖然高居世界首位,但企業高度分散。水泥業的長足發展必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提高集中度,控制區域市場,增加話語權,進而提高企業的效益;二是用先進的生產力淘汰落后的生產力。
第三是管理整合的機會。在困難的時候,有的人徘徊觀望,有的人怨天尤人,中國建材認為當前正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加大管理整合的好時機。我們要抓住這個時機苦練內功。市場調整促進我們兩方面的集中管理,一是煤炭的集中采購,二是資金的集中管理。我們原計劃將2009年作為管理整合年,現在把這項工作提前了。
期待
全面和深入落實國家加快淘汰小水泥、小粉磨站政策;提高水泥行業和市場準入門檻,加快水泥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出臺支持大型企業集團聯合重組政策實施細則,快速提高水泥行業集中度。
強化水泥產業布局科學管理,出臺新的政策,把水泥新建項目審批權收歸有關政府部門,實現全國水泥產能合理布局。
從政策層面上,大力扶持新型建材、新型節能住宅和節能新材料的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