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114億“掃貨”中西部
基建政策拉動
未來幾年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新農村建設、“環渤海經濟圈建設”、“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以及四川地震災區的重建工作等,都將拉動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
即便是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持續不景氣,但是基礎設施建設都將會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拉動水泥等基礎性建筑材料的需求。
基本面優勢明顯
從基本面看,海螺水泥生產工藝先進,采用先進的煤粉制備球磨粉磨技術,利于球磨機控制粉磨質量,可以降低熟料生產成本。良好的水路運輸條件,降低公司的運輸成本。
先進的余熱發電技術,大幅降低公司成本,預計2010年余熱發電貢獻公司凈利潤的1/3以上。
今年公司余熱發電全年節約成本超過9億元;2009年余熱發電約35億度,可節約成本超過13億元。從公司的種種舉動可以看出,目前仍以新建生產線為主。產能擴張重點在中西部。
目前公司在甘肅平涼、四川廣元、達州和重慶忠縣地區的項目已經開始動工,明年年底之前有望投產。此外公司在西部的產能擴張,經過精心選址,有效避開了激烈競爭的區域。如公司投資的四川達州、廣元地區目前已發現較大的天然氣礦,未來該區域的經濟將會有一個較快的發展,而該區域缺乏大型水泥生產企業,這有助于公司成為該區域的龍頭企業。 目前,海螺水泥市場范圍覆蓋八省一市,但是,具有較強控制能力的只有公司所在地—安徽省。根據公司的“十一五”計劃生產線布局,未來公司將鞏固在已有市場上的地位,安徽、廣西、湖南、江西、江蘇、浙江、廣東的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70%、40%、35%、35%、25%、18%、17%。 整合行業欲做霸主 行業困難時期,現金為王,同時也是收購擴張的黃金時期,海螺水泥就是這樣做的。 2008年海螺水泥公開增發2億股A股,募集資金114.76億元;三季報顯示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54.54億元,具備較充裕的資金儲備,為公司在行業困難期實施并購提供了保障。 今年以來,海螺水泥在二級市場不斷“掃貨”其余水泥股。 先后購入了冀東水泥、福建水泥、祁連山等公司的股票。 一方面是由于水泥行業300-320元/噸的投資成本,目前冀東水泥僅200元/噸的市值,非常值得投資;另一方面也為公司未來可能存在的一些潛在的合作積極做好準備,有利于完善公司的戰略布局,分享其他區域的良好成長性。 我國水泥相對價格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但由于水泥企業眾多,競爭激烈,一直無法有效提價。如果海螺水泥能夠整合行業內主要的區域龍頭企業,統一部署,形成壟斷,未來有極高的提價空間。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