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今年農村公路建設創歷史新高
2008年伊春市農村公路建設克服項目計劃下達晚、資金到位不及時、材料大幅度漲價等諸多困難,取得了農村公路建設規模、進度、質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的好成績。建設總里程917.4公里,連接了19個鄉鎮、179個村屯及林場(所),受益人口達26萬人,增加就業人數近9000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約1.52%。
為加強工程管理,規范基本建設程序,使伊春市農村公路建設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今年年初市農村公路辦就以文件形式下發了《伊春市農村公路設計工作指導意見》、《關于加強全市農村公路施工招標投標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全市農村公路建設實行開工許可制度的通知》,明確了施工圖設計、工程招投標和開工報告的審批程序。所有項目均采用招標的方式確定施工隊伍。為確保工程質量,交通部門開展了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年活動,建立健全了“政府監督、法人管理、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質量保證體系,充實技術力量,加大施工機械設備的投入,工程質量穩步提高,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上了一個新臺階。
在今年的農村公路建設中,各地提高標準、舍得投入。朗鄉林業局在在2006年、2007年修建3公里二級路、61公里三級路的基礎上,今年又繼續擴大建設規模,一舉完成了72.9公里的三級公路建設。五營區原計劃建8.8公里的四級公路,他們結合本區實際情況,立足長遠,自行提高建設標準,增加投資440萬元,建成10公里的三級公路。新青區認真總結去年的經驗教訓,今年加大了機械設備的投入力度,新購置壓路機1臺、平地機1臺、自卸汽車6臺,累計投入110萬元,滿足了工程建設需要。廣泛合作、民企共建。友好區以路權、資源等作為資本金與西林鋼鐵集團結成戰略伙伴,吸引西鋼投資1.4億元,共同建設友好至翠北公路。完善制度,提升管理。為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確保工程質量,做到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嘉蔭縣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堅持四個“統一”,一是為所有施工單位統一制作了施工標志、規章制度和上墻圖板;二是統一了工程匯報材料格式、施工內業表格,并規范了工程報驗程序;三是統一為施工單位配備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插排式振搗器;
四是統一路面施工用拉毛器、搓杠、大抹子等小型機具,使路面施工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克服了路面漏振、平整度不好、表面粗糙等問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美溪區、南岔區選派責任心強、素質高的后備干部駐點包片負責,駐點干部深入一線,吃住在工地,從早上4點開工,到晚上7點收工,始終堅持現場旁站,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到工程管理不留盲點,使工程質量有了質的飛躍。
委托監理,專業監督。朗鄉林業局、紅星區、友好區建設項目由于工程規模大、技術標準高,他們委托了專業化監理公司進行施工監理,監理公司按照監理合同約定,密切配合業主在工程開工、原材料進場、施工機械進場、施工工藝審查和工序驗收等幾個環節嚴格把關,彌補了業主工程管理經驗不足、缺少道橋專業人才的弊端,使工程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