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災區建材價格瘋漲是誰之過
參與漲價的建材生產商和經銷商的此次表現,實在令建材行業蒙羞。為了獲取不正當利潤,在市場供給不足、災區重建大規模展開之際,他們坐地抬高建材價格,致使水泥、鋼材、河沙等與重建相關的建材,幾乎都幾倍地上漲。更有部分奸商不但在明面上漲價,還在暗地里還以次充好、缺斤少兩,使已經瘋漲的建材價格變相再上漲。時至今日,仍有好心人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匯來款項,為支持災區重建獻愛心。而作為災區同胞的建材商人,卻巧取豪奪,變相私吞國家給百姓建房的補助款。災區百姓的經濟狀況,本已脆弱不堪,怎能承受得起建材瘋漲帶來的經濟壓力?
更令人心寒的是,奸商不但瘋狂抬高建材價格,還向災區傾銷質量較差的建材。以鋼材為例,四川省質監局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對建筑用鋼材的專項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其合格率僅為67.2%。而建筑用鋼材廣泛應用于房屋、道路和橋梁等工程建筑中,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大發國難財的行為,真為天理、國法所不容!
部分地方官員的急功近利也是造成建材價格瘋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據媒體報道,當地各級政府紛紛出臺了在春節前完成30%左右農房重建指標的文件,而且要求,在春節前60%的農房建設要動工。指標以任務的形式下達到各鄉鎮,鄉鎮又將其分解后下達到村,以至于一些鄉鎮駐村干部為完成指標任務,強令村干部組織農民購買建材。而搶購建材的結果必然是給奸商可乘之機,讓老百姓吃虧。
地方政府在災后重建中的主要責任是做好服務和引導工作,同時監管建材市場秩序,幫百姓把好質量關,做好各種所能盡到的職責。如果把民房重建時間的選擇權交給老百姓,相信不會出現建材瘋長的情況。
筆者建議,今后,當地政府應及時了解災區建材供需情況,并向外公示。采取招標的辦法,設立優質企業定點專供項目,大力引進有責任心的建材企業。同時,讓物價部門對建材市場價格進行嚴格控制,要求所有建材生產企業必須建立銷售登記明細賬制度,按時、按實對銷售數量、銷售價格、銷售流向等情況進行明細登記,以備監督檢查。嚴厲打擊瘋狂漲價行為,一旦發現隨意漲價的奸商則嚴懲。此外,政府要引導、幫助本地建材生產企業盡快恢復生產能力,早日實現本地生產、供應建材。
相信在社會各方的共同關注下,當地政府進行多方治理后,建材價格回歸正常并非難事。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