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泵獨家澆注大陸首條海底隧道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起自廈門市翔安區西濱,止于廈門島五通,是廈門第五條進出島的公路通道,具有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雙重功能。全長約9公里,其中海底隧道5.95公里,海域段4.2公里,主洞隧道建筑限界凈寬13.5米,凈高5米,是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隧道最深處位于海平面下約70米,海水中隧道覆蓋層最淺只有15米,是目前世界上覆蓋層最淺的海底隧道,工程地質條件在世界同類海底隧道中最為復雜。
2005年8月9日,翔安隧道正式開工以來,目前已掘進至該工程的“最深點”——海平面70米下的海底巖層中。為保證隧道2009年底通車,三一4臺HBT60C-1816Ⅲ拖泵和建設者們一道,日夜奮戰,負責隧道的全程澆筑,日最大澆筑近1000方,速度為之前的兩倍。
目前翔安隧道兩端開挖總長已突破4000米,從隧道口至開挖工作面,需先乘車5、6分鐘,再步行30分鐘左右才能到達。沿途工人們頂著施工帶來的噪音和滲透下來的密集的海水在鋪筑兩米厚的路面地基,整個隧道全是密密麻麻的粗大的螺紋鋼筋箍扎起來的一個巨大的數千米長的圓筒,隧道壁厚度達0.5米左右。三一拖泵就是將高標號的混泥土澆筑在這個圓筒上,筆者有幸走到了掘挖的盡頭,掘進機正在小心翼翼地鉆挖炮眼,雖然有幾根粗大的通氣管從外面連接至此,但里面仍然濕熱潮悶,加上滲透下的海水如密集的雨點般落下,衣服也變成了迷彩服,海腥味也比較刺鼻,黑暗、潮濕、悶熱的粉塵環境,對設備的腐蝕性很大,三一HBT60C-1816Ⅲ拖泵的高品質和高可靠性保障了這一世界性難題的順利解決。
中鐵一局廈門海底隧道項目部何經理向記者介紹說:“由于澆筑的是海底隧道,除了陸地上的普通隧道所具有的各種泵送難度外,海水的源源下滲及其強腐蝕性等,要求泵送的混凝土具有高凝固性、高抗腐蝕性、抗滲透、抗鹽和抗震性,而我們采用的是高標號C50特制混凝土,粘性大,流動性不好,泵送異常困難。只能采用超高壓等技術將混凝土泵送并擠壓至相應位置。而三一HBT60C-1816Ⅲ拖泵較同行設備而言,配置高、功率大、密封性好、壓力大、抗腐蝕性強、可靠性高,能很好地解決這一技術難題。”為確保我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順利施工,中鐵一、十八、二十二局經慎重研究和反復比較,決定選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中國泵王——三一拖泵承擔全程泵送任務。加之三一管家式的主動服務,能讓他們解除設備使用和管理的后顧之憂。何經理說,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他們先將特制的干水泥粉用超高壓的方式噴射至挖掘好的隧道內壁,進行防水減排,再箍好密密麻麻的特制螺紋大號鋼筋,形成圓弧形的鋼筋網,再進行支架裝模,采用導固技術將混凝土泵送并擠壓至相應位置。
為了提高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確保安全施工,使工程推進更加穩健,三一泵送福建分公司特地派出經驗豐富的服務工程師組成特服小組輪流值班,對這一重點工程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小組組長由廈門辦事處主任劉禮明親自擔任,由于隧道頂板厚度最薄處僅為0.9米,而隧道頂部海水深達20米,拱頂最大靜水壓力達0.5MPa,隧道最大涌水量為420立方米/天,給隧道正常施工帶來極大安全隱患。雖然各項安全措施做到萬無一失,但進去還是有種潛在的危險感,劉禮明每次都毫不猶豫進入隧道最深處,蹲點查看和檢修設備,確保不因故障問題而影響施工進度,為三一設備和服務贏得了很好的聲譽。
何經理告訴記者:“由于海底隧道施工的特殊環境,難免會出現各種故障,三一服務工程師在人手緊張、路途遙遠等情況下,幾乎每天來隧道進行主動檢修,他們的服務精神令我們感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