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工程機械租賃市場發展及現狀分析
俄羅斯工程機械和設備的租賃業務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是大規模開發熱潮時期政府政策的產物。當時大型建筑商地區聯合會建立了機械設備統一管理使用的機制,稱之為“機械管理信托制”。
在這一機制下,聯合會在信托機制的管理下,決定是否將設備和操縱員租借給有所需求的建筑公司使用一段時間,并且提供添加燃料的服務。租賃費帶有調整系數,根據出租方和承租方的合同關系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招標??偟膩碚f,這樣的租賃方式并不是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的,所以不是一種高質量的租賃方式。
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工程機械的租賃逐漸納入市場的軌道。一些專門成立的租賃公司、建筑公司、機械銷售公司、著名外商代理和各種各樣的其他公司(運輸公司、廢棄物處理公司、建筑材料生產商等)與前信托管理公司一起辦起了租賃業務。莫斯科的mekhanizatsia msm-1和葉卡特琳堡的stroymekhanizatsia no.2這2家信托管理公司有效地開展租賃業務,出租了大約500臺機器。
同時,隨工程機械一起,租賃操作員的業務規模越來越大。租賃公司解釋說,這是由于要確保機器的正確使用和安全。在俄羅斯,保護機器安全的措施有限,缺乏諸如保險、租賃合同中有關責任和義務條款等這些在國外應用得非常廣泛的規定,此外,機器租賃后進行徹底的維護和維修工作也做得不好。
還應指出的是,出租機器的操作員一般技術都比較低,經驗有限。在俄羅斯,沒有單獨雇用操作員的業務,機器的干租(不帶操作員)業務也增長緩慢。
租賃市場
2004-2007年的聯邦統計報表顯示,三年來工程機械的租賃額增長了2.53倍,在2007年達到了7.44億美元。這一數值并不包括小公司的租賃業務,也不含增值稅。如果考慮到小公司的租賃額和統計報表誤差的話,2007年的租賃額超過了8億美元。
統計報表顯示,帶操縱員的機器租賃量占2004年租賃總量的79%,這一數值在2007年下降到了72%。數據表明,24%的租賃業務發生在莫斯科及其周邊地區,19%發生在圣彼得堡,而其他15個地區的租賃業務分別為0.2%~6%不等。
據估計,俄羅斯今后5年的租賃業務額將達到16億美元。
[Page]
俄羅斯租賃業的強勁增長主要歸結于下面幾個原因:
俄羅斯經濟的增長;
建筑業的增長;
租賃需求非常大的行業的增長,如工業、貿易和公共服務業;
俄羅斯經營者群體的數量大幅增加;
用戶越來越傾向于采用租賃方式來滿足對機器和設備的需求;
現有機械中老舊設備很多,或面臨報廢的設備過多;
租賃費用的增長(每年增長5%~10%)。
市場結構
租賃市場的結構一直在演變。以租賃業務為核心的公司需要規模經營。莫斯科從事租賃業務的公司目前有200家以上,其中45%是租賃公司、30%是機器銷售商(包括代理)、10%是建筑公司,其余15%是其他公司。60%的租賃公司出租2種以上的機器。
歐洲著名租賃公司ramirent和cramo一直在擴大其在俄羅斯市場的業務。ramirent在圣彼得堡有2家分公司,在莫斯科有1家分公司(已有20年)。cramo在圣彼得堡有1家分公司,在莫斯科與1家外國獨資的租賃公司rentakran成立了1家合資公司。
機器設備的經銷商中有很大比例同時從事租賃業務,主要是外商,大部分來自德國。在莫斯科經營得非常成功的1家公司rentek就是德國ltc集團的一部分。
外國著名機器制造商的代理商進一步擴大了租賃市場,其中有日立、jcb、bobcat和小松等。卡特彼勒的代理商沒有全部涉足租賃業務。
租賃公司和機器制造商看中了租賃市場的發展,紛紛在俄羅斯聯邦不同區域建立分支機構。例如,rentakran就已經在葉卡特琳堡和克拉斯諾達爾建立了分支機構。
租賃機器的客戶主要集中在建筑業(新建筑項目、建筑裝修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和鐵路的建設等)。其他重要客戶還包括工業項目、交通工程、貿易和公共服務等領域。
租賃價格
大多數租賃公司按小時或臺班(8小時)收費。有些公司按月、周或天收費。如果將月租改成日租的話,日租金將會提高,這與美國是一樣的。
當把設備租給承建州或城市工程的公司時,租賃費用是以統一的聯邦程序計算的。這一租金每季度更新一次。在莫斯科,租賃費用的平均年增長率為14%。
2007年,莫斯科租賃機器的平均月租金(不含操縱員的工資)是按機器的原值(進口機型)百分比計算的,其中履帶挖掘機為6%~8%、伸縮臂叉裝機為7%~10%、滑移裝載機為6%~9%。莫斯科的租賃費用與圣彼得堡基本相同,其他地區要低一些。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