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業:廢料變原料 實現零排放
金秋石城,秋高氣爽,天山腳下幾座180米高的煙囪不見一縷黑煙,廠區綠樹成蔭,花草連片,聞不見任何異味,污水處理廠將凈水輸往電廠,粉煤灰與電石廢渣被加工成水泥或磚塊,化工城附近的棉田潔白的棉花正被采收……這就是新疆天業集團打造的一座新型現代化綠色化工城。
在新疆天業集團公司總部的展覽廳內,展示著這樣一幅循環經濟產業鏈流程圖:(煤炭、鹽、石頭)資源——電力——電石——PVC——塑料節水器材——電石廢渣廢水——水泥——冷卻塔循環水——粉煤灰加工成蒸壓磚——廢氣回收再制成PVC——零排放。此條生產鏈已完全不同于傳統企業生產鏈,即資源——加工——產品——排放——再加工——再排放(三廢)線型產業鏈。資源優勢和循環產業鏈的延伸已成為今天天業集團發展生存的兩大法寶。
眾所周知,用石灰石、鹽和煤生產聚氯乙烯產品過程中,必然污染環境,影響生態,有人稱之為“夕陽”產業。
水泥產品自問世以來,其主要生產原料以石灰石為主。天業集團為了實現零排放,獨辟蹊徑,自主創新,試用電石廢渣作為生產優質水泥的主要原料,從源頭上解決了電石廢渣污染的這一世界難題。
新疆天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郭慶人自豪地說:“天業化工生產鏈中的廢渣已100%利用,可做到一粒廢渣不出廠?!?/FONT>
天業集團采用當前最先進的工業廢水處理裝置,不論是電石生產、聚氯乙烯裝置、發電廠和水泥廠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全都通過管道,一滴不漏地進行處理凈化后,又“回”到各個生產工序重復使用。這不僅每年可為天業節支成本2000余萬元,而且可以節約用水1億立方米,確保了廢水100%的循環利用。
一個年產70萬余噸聚氯乙烯、總產值上百億的大型煤化工企業,通常它必定會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廢氣。但是,天業熱電廠排放的尾氣、石電廠排放的異味、水泥廠排放的硫味,人們一概聞不到、觸不著。
在20萬噸聚氯乙烯裝置車間,人們一眼就可以看到聚氯乙烯尾氣回收裝置。這些廢氣回收裝置,一年可回收公司各產業鏈產生的640余萬立方廢氣,不會讓一絲廢氣“跑”到大氣層中去。這不但保證了環境潔凈,而且回收的廢氣又成為原料,為企業增產4萬余噸優質聚氯乙烯。
郭慶人表示,節能減排的延伸就是循環經濟的發展,循環經濟的發展必須有節能減排的支撐。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是改造提升化工傳統產業的必由之路。作為化工企業只有標本兼治,努力在推進節能減排中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中實現變廢為寶,才能真正實現化工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從而真正使化工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并增強企業競爭力。
“‘天業’變被動節能減排為主動節能減排,決不是一句空話?!?月15日,天業集團公司董事會主席張寶民認真地說。
去年9月20日,中科院費維揚等6位院士考察天業后,一致認為:“天業利用新疆的石頭、鹽、煤炭等優勢資源,采用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設備、工藝,發展乙炔法PVC、干法電石廢渣水泥,在全國領先,經濟和環保效益明顯,是全國循環經濟試點樣板企業?!?/FONT>
去年11月27日,在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國家環保局副局長吳曉青表示,希望全國同行業、各行業都像天業那樣,培育主動治污減排的理念,變“三廢”為“三寶”,保護環境,發展經濟,造福后代。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