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基瑞安加速高科技水泥工廠建設
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迅速抵達災區看望員工的拉法基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樂峰(BrunoLafont),時隔僅僅4個多月,又一次來到中國,參加拉法基集團在貴州遵義縣三岔鎮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開工儀式,以及重慶分公司南山工廠余熱發電和城市淤泥處置項目開始運行的慶典活動。這顯示了拉法基瑞安加快建設節能高效的高科技水泥工廠、實現其水泥產能在3年后翻番的決心。重慶市副市長馬正其、拉法基集團執行副總裁兼水泥分支聯合總裁米安達(IsidoroMiranda)、拉法基瑞安水泥首席執行官華顧思(CyrilleRagoucy)、瑞安建業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月良等出席了項目開工儀式和項目開始運行慶典活動。
作為拉法基瑞安在中國發展戰略的一部分,貴州三岔鎮生產線預計于2010年年初正式投產,日產水泥熟料4600噸,水泥年生產能力超過200萬噸,其配套的余熱發電項目預計發電能力達7.5兆瓦。建成后,將是貴州省內年產量最大的水泥生產線和規模最大的余熱發電項目,預計投產后每年可利用廢棄工業料渣76萬噸,使拉法基瑞安在貴州地區的水泥年產能達到570萬噸。
由中材節能發展有限公司承建的重慶南山廠余熱發電項目運行后,每年可節電約4500萬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7萬多噸。這個項目由中材節能公司EPC總包,用時11個月。像這樣的余熱發電項目,拉法基瑞安在中國已經投資了5個,另外4個分別是重慶的特水廠、四川的都江堰廠和珙縣廠、云南的開遠廠。珙縣廠和開遠廠的余熱發電項目目前都已竣工投產,其他余熱發電項目也將在一年內陸續投入使用。南山廠的城市淤泥處置項目由拉法基瑞安與重慶市環保局共同開發,總投資650萬元,預計每年可處置淤泥3.6萬噸,不僅服務了當地社區,也使工廠減少了煤炭消耗,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樂峰介紹說,拉法基長期以來堅持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并努力成為環境保護、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管理方面的業界典范。拉法基在2007年5月啟動的“2012可持續發展遠景”計劃中,對管理、環境保護和企業社會責任作出承諾,其中包括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建立生物多樣性和保障員工健康和安全的目標。
具體在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方面,拉法基計劃到2010年,與1990年相比,在世界范圍內將每噸水泥的凈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0%(2007年已完成減排16%),將工業化國家水泥業務的絕對總排放減少10%(2007年已完成減排5%);2005~2012年間,拉法基計劃將水泥工廠的粉塵排放降低30%,氮氧化物排放降低20%,二氧化硫排放降低20%。
目前,已有3家工廠運行了余熱發電項目,年內還將啟動另外兩家工廠的余熱發電項目,平均每個工廠投資6000萬~9000萬元,每個余熱發電項目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7萬~9萬噸。所有工廠均采用脫硫石膏作為熟料添加劑,每年節省26萬噸天然石膏,通過拉法基對原瑞安水泥廠快速有效的整合,干法窯的可靠性和資源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2006~2008年,干法窯的可靠性和利用率從69.1%提高到73.6%,節省8845噸標煤或減少2.2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節電2000萬千瓦時。
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到2008年年底,拉法基女性高級管理人員數量將比2003年增加一倍,到2010年,在集團范圍內制定以定期醫療檢查為最低限的職業健康計劃,到2010年,將把在非洲預防艾滋病和瘧疾的實踐經驗推廣到公司業務所在地的主要發展中國家。從2007年至今,拉法基瑞安各種捐助或贊助共計超過100萬元。“5·12”汶川大地震后,拉法基瑞安立即啟動了危機管理,向災區捐款1500萬元,向位于綿陽的江油市和都江堰市的4000多名群眾提供水、食物及臨時帳篷,為受災員工投資興建擁有321套安置房的“拉法基家園”。他們還出資100萬元舉辦就業與再就業培訓班,提高當地社區人員的就業能力。
除了水泥以外,拉法基還是石膏板行業再生資源利用的領軍企業,是中國唯一一家在其所有工廠全部使用脫硫石膏資源作為生產原料的石膏板企業,其生產用紙全部采用再生紙,上海工廠是唯一有能力回收建筑工地廢棄石膏板并將其用于再循環生產的企業。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