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1080億待投寧夏
國電集團與寧夏自治區投資總金額高達1080億元的合作意向,經過一年多的溝通磨合,逐漸清晰。其中,石嘴山市在國電集團投向寧夏的1080億元中獨享850億元。
經多方求證,本報獨家獲悉:國電集團這一大額投資意向,已經推進到最后簽訂協議前的關鍵階段。
關鍵時刻
雙方的溝通在2007年上半年就已經開始。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大慶前夕,談判接近關鍵階段,大部分投資細節已經確定,合作進行到了簽訂協議前的最后時候。
知情人士透露:國電集團1080億的總投資中,230億將落到位于自治區首府銀川市靈武境內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主要是甲醇和甲醛項目;另外850億將投向石嘴山市,涉及項目也較多,比較重要的項目包括多晶硅、PVC等。
“現在是最重要的時候,離簽訂協議只差一步。”上述知情人士稱。
分期投資中,國電集團一期投資“可能不超過100億”。知情人士表示,“但就我了解的情況看,接近這個數字的可能性很大。”
由于正處于“一錘定音”前的敏感時刻,合作雙方均對《財經時報》的采訪表示“無可奉告”。國電集團總經理工作部新聞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婉拒了記者的采訪要求,石嘴山市招商局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則表示“沒有聽說過相關事情”。
“沒到塵埃落定,雙方對此有任何回應都不合適。”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一年多的時間里雙方接觸緊密,之前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多位領導都曾因為此事到過北京。近期,可能會是石嘴山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陸軍來訪。”
國電集團的投資計劃何時能夠“落地”,尚難確定,其他電力企業集團已經先行一步。
6月18日,中電投寧夏能源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銀川舉行。作為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電投寧夏能源有限公司首期注冊資本金10億元,主要從事發電項目的投資建設、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煤炭開采、煤化工產業的開發與經營,鐵路運輸、金屬冶煉和型材生產、加工,煤炭衍生品的生產及粉煤灰的綜合開發利用等。
國電:指向明確
多年以來,探明儲量為23.61億噸的煤炭資源都被石嘴山人視作本市的“最大優勢”。然而,在2008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土資源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首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中,西部地區典型資源枯竭型城市共有3個,石嘴山市占據其中一席。
面對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國電集團為什么會投下重金?
“還是為了煤。”中信建投電力行業分析師殷亦峰認為,“投資西部,能源這個大方向是不會變的。在西部做煤化工肯定沒有問題,而且這符合國家加快西部發展速度的思路。此外,在各種地方優惠政策上或權益占比上也會比較有利。”
殷亦峰的觀點似乎能夠在國電集團投資內蒙古的煤電項目上得到印證。
在收購平煤集團后,國電集團準備在赤峰市投資建設年產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以上的煤化工項目;并于“十一五”期間在赤峰市投資建設煤脫水項目和元寶山區2×300MW機組熱電項目,于“十二五”期間投資建設林東4×1000MW機組電源項目。
國信證券電力行業高級分析師徐穎真對國電集團的多元化投資持支持態度。
“多晶硅項目比較引人關注。”徐穎真表示,“石嘴山還有含二氧化硅98%以上的硅石儲量5億噸。”
“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有兩個因素也對這個投資意向的確定起到了影響。”了解雙方溝通過程的知情人士表示,一是高層對發展寧夏經濟的態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8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送審稿)》);二是國電集團和石嘴山市以往的良好合作關系。
[Page]
“雙方已經有很長的合作關系了。”該人士說,“石嘴山市的總裝機容量是306萬千瓦,而其中220萬千瓦都是國電的。”
石嘴山:良機難逢
對于石嘴山市來說,這次國電集團的投資意向可以算是“良機難逢”。
南有快速發展的銀川,北有迅速崛起的烏海、包頭、鄂爾多斯等內蒙古新興工業城市;內有歷史欠賬壓力,外有招商引資所剩不多的發展空間——作為因煤而建、依煤而興的資源依托型城市,面臨資源日益枯竭的困境,石嘴山市的城市轉型迫在眉睫。
但財政收入90%以上來源于工業的石嘴山,無法轉變重心。
“推動轉型很重要的一點是來自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的外部推進。如果沒有國家的扶持,轉型沒有希望。”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區域生態經濟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董鎖成表示。
幸運的是,石嘴山市迎來了多方有利的外部環境。
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赴寧夏考察之前,共有17個工作組奔赴寧夏,其中有8個工作組專門負責考察石嘴山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
無論是高層還是普通百姓,石嘴山市“寧夏最重要的工業城市”的地位仍沒有改變。
今年5月底,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個陸路口岸在石嘴山市惠農區掛牌。
石嘴山市市長張作理對此形容道,“成立了寧夏陸路口岸,接下來我們要打造寧夏陸路口岸經濟區。有了海關、鐵路、商業,投資者就會放心地來投資。”
同時,石嘴山市在被列為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后,按照《國務院關于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扶持發展的若干意見》,初步測算該市每年都可以得到一定數額的國家政策扶持資金(不少于5億元)。
這個“禮物包”中包括:一、每年可獲得國家2億元以上的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二、礦區生態環境治理及沉陷區及棚戶區居民搬遷等問題將擁有專項資金予以徹底解決;三、國有企業歷史欠稅和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歷史欠賬可得到豁免或補償。
除此之外,礦區就業和貧困等問題也將得到國家更大的支持和幫助。在國家重大項目布局、替代產業發展等方面,也有望得到更多支持。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