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材支撐節約型建筑業
綠色建材是旨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建筑材料工業。以最低的資源、能源和環境代價,用現代科技加速建材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傳統建材向綠色建材產業的轉變,著重解決消耗建材資源90%和能源85%的墻體材料和水泥的現代化,發展綠色建材—墻體新材料、綠色屋頂和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為節約型建筑業發展提供支撐。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產與消費國家。建材工業不但滿足了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和住房產業發展的需求,而且是為我國社會財富積累做出巨大貢獻,但是由于市場需求與投資拉動的數量增長,造成建材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嚴重不合理。整體而言,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當務之急,必須解決消耗建材資源90%、能源85%以及落后生產力占60%的兩大材料——墻體材料和水泥生產技術的綠色化。
一、綠色墻體材料
我國建筑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空前發展,但存在突出問題:95%以上的高耗能建筑,年能耗超過全國總能耗的四分之一。與此同時,以60%粘土實心磚占主導地位的墻體材料每年消耗21億噸粘土。綠色墻體材料主要發展固體廢棄物生產綠色墻體材料、非粘土質新型墻體材料、高保溫性墻體材料等三類新材料。
1、固體廢棄物生產綠色墻體材料
(1)煤矸石空心磚
煤礦廢渣-煤矸石的主要成分是粘土,用它生產空心磚可做到“制坯不用土,燒磚不用煤”,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和淘汰粘土磚的雙重目標。承重煤矸石空心磚比強高、容重輕、與水泥砂漿結合強度高,作為保溫隔熱墻體新材料也是建筑節能型材料。煤礦排放的煤矸石占原煤產量的8~10%,與此同時,我國每年采煤新增1億多噸煤矸石,因此加強研究開發煤矸石燒磚的裝備、工藝技術,并提高煤矸石空心磚的質量對于促進我國建材、建筑和采煤業的可持續發展將起重要作用。
(2)高摻量燒結粉煤灰磚
燒結粉煤灰磚是一種性能可靠,社會效益顯著的墻體材料,目前粉煤灰摻量小于50%,影響該產品的發展和粉煤灰的綜合利用。發展70%高摻量燒結粉煤灰磚,需解決理想填加材料、制磚技術及裝備等關鍵技術。
(3)工業廢石膏的利用-石膏砌塊和墻板
工業廢石膏是工業副產品。目前磷石膏年產生量超過2,000萬噸;新建電廠必須進行脫硫,原有大型電廠也要進行脫硫改造。到2020年我國工業廢石膏利用量2,500萬噸,脫硫石膏基本利用。
工業廢石膏多呈粉狀,應研制適合煅燒粉狀原料的設備。工業廢石膏含水率15%左右,煅燒前需進行烘干。工業廢石膏中磷石膏等含有害雜質磷、氟和氯等,利用時需采用水洗法去除雜質需消耗大量水,廢水對水源造成污染,須研究閃燒法除去雜質的技術。
(4)農林業副產品生產輕質板材
目前農作物收割后有相當一部分秸桿在農田里被焚燒,污染空氣;也有用作造紙。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從英國引進設備生產稻草板,其防火性、耐蟲蛀性、防霉性等都能滿足使用要求,應加強農作物秸稈生產輕質板材的研究與開發。
(5)建筑垃圾的利用
建筑垃圾包括以下幾類:一是舊房折除、危舊房屋改造產生的廢水泥砼塊、廢磚塊等。二是道路修建和道路改造產生的廢水泥砼塊、廢瀝青砼塊和泥土等。三是建房時開挖地基產生的粘土垃圾。四是建筑施工和建筑裝修產生的剩余的砂石料和廢瓷磚等。
[Page]
我國建筑垃圾的量很大。全國城鎮建筑垃圾每年超過5億噸。發達國家很重視建筑垃圾的應用,國外經驗表明,在砼粗骨料中摻加30%的建筑垃圾骨料不會明顯影響砼的強度,因此建筑垃圾在用作砼和砂漿的骨料方面市場潛力很大。
上海、北京有些建筑公司曾用建筑垃圾加工成細骨料配制砂漿、成本低于天然砂的價格。到2020年我國城市建筑垃圾利用30%,可節省天然砂石資源近2億噸。
建筑垃圾用普通破碎設備效果差,研制專用設備提高破碎、篩分效率是建筑垃圾推廣應用必須攻克的關鍵技術。
2、非粘土質新型墻體材料
利用非粘土資源生產新型墻體材料可以收到顯著的節地效果,很多非粘土資源中,砼空心砌塊是最重要的一種。
(1)砼空心砌塊
砼空心砌塊是世界上用量最大,應用最為普遍的墻體材料。目前我國生產和應用砼空心砌塊占墻體材料總量的5%,而發達國家一般都占30—40%。我國產量不高的原因較多,粘土磚價格便宜是其一,應用技術跟不上也是重要原因。隨著干混砂漿的發展和粉刷石膏的發展,解決砼砌塊用砂漿成為可能,砌塊建筑存在的裂滲問題也會得到改善。
目前我國砌塊成型機與世界先進水平比較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在加強技術攻關的同時,引進國外關鍵技術及高性能砌塊成型設備可加速混凝土空心砌塊的發展速度。
(2)硅酸鈣板
硅酸鈣板是以硅質材料和鈣質材料為主要原料,適量摻加纖維增強材料及其它添加劑,經制漿、抄取、切割、加壓、蒸壓養護、干燥、表面處理等工序生產的一種新型墻體材料,具有很好的防火性、尺寸穩定性,產品可鋸、刨、磨、鉆,屬施工方便的薄板類墻體材料。硅酸鈣板屬水硬性材料,不怕水,為復合墻體發展提供優質材料。
我國生產硅酸鈣板時間較短。目前影響我國硅酸鈣板發展的重要原因是國產制漿和抄取設備落后,加快設備研制開發,提高制漿、抄取技術水平已成為硅酸鈣板發展的當務之急。
(3)灰砂磚
灰砂磚以砂和石灰為原料,經配料、攪拌、壓制成型、蒸壓養護等工序制成。其性能和用途與粘土磚相似,尺寸也和標準磚一樣,但原料不使用粘土。
灰砂磚在德國等歐洲國家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生產設備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我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生產灰砂磚,所用的設備主要是五、六十年代水平的八孔壓磚機和16孔壓磚機,存在單面加壓和原料中氣體無法排出等缺點,造成產品兩面密實度不同和磚體分層現象。
壓磚機是蒸壓粉煤灰磚和灰砂磚生產的關鍵設備,帶有自動碼坯裝置的壓磚機還能有效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需加強技術開發力度。
3.高保溫性復合墻體材料
建筑節能已成為我國節能的重點。目前我國多數建筑單位面積的熱損失為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主要原因是外墻的保溫太差,傳熱系數太大。要實現建筑節能,必須提高外墻的保溫性能、外窗的保溫性和氣密性。
復合墻體可在工廠予制,也可現場施工;保溫材料可以是泡沫塑料,也可以是巖棉或玻璃棉等。
[Page]
4、效益分析
(1)節地和節約資源
發展綠色墻體材料將取得顯著的節地和節約資源效果。發展新型墻體材料可使資源消耗量減少30%以上。
綠色墻體材料節省資源,節地效果則更為顯著,到2020年在墻體材料總產量增加1,300億塊的情況下,資源消耗量卻略有下降,年節地則高達34.5萬畝,燒磚大量毀田情況可基本扭轉。
(2)節約能源
與傳統產品相比,節能的綠色墻體材料可使建筑平均節能約30%。發展綠色墻體材料代替實心粘土磚的節煤量為:2010年800萬噸,2020年1,400萬噸。使用綠色水泥可節煤:2010年為2400萬噸、2020年為6100萬噸。
二、綠色水泥生產技術
水泥工業是資源密集型產業。我國的水泥大多采用落后的工藝技術與裝備生產,由國際先進的新型干法預分解技術生產的高標號水泥僅占40%。人工無序采挖優質石灰石礦生產低質水泥的落后生產方式,水泥工業又是高能耗產業,2003年我國水泥生產每年消耗標煤1.15億噸,噸水泥平均綜合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高出30~40%。
綠色水泥生產技術應從源頭——石灰巖礦產資源的現代開采技術入手,做到資源的高效節約利用,自主開發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和余熱發電技術,綠色水泥和耐久混凝土的研究與開發將遏制大量低質水泥的生產和使用,工業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的開發應用將對我國循環經濟做出貢獻。
三、結語
綜上所述,建材工業未來發展方向應當是發展綠色建材工業,推進能源、資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為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建筑業提供支撐。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