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國際工程機械企業在并購中發展
近年來行業重大并購案例接連不斷。可以說并購是國際工程機械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式。
2007年7月韓國斗山Infracore公司以49億美元收購了美國英格索蘭集團旗下的山貓、泛用設備和附具設備三大事業部。被收購的山貓等三個事業部2006年銷售額為26億美元,營業利潤為3.7億美元,員工為5700人。收購價/銷售額為1.88,收購價/營業利潤(市盈率)為13.24。
斗山集團2001年收購了韓國重工業,2003年收購了高麗產業開發,2005年又收購了大宇重工。本次收購完成后,斗山Infracore在建設機械領域的銷售額(簡單相加)接近50億美元,將居世界工程機械第10位。
2007年2月瑞典沃爾沃建筑機械公司以13億美元(92億瑞典克朗)收購美國英格索蘭集團旗下的路面機械業務。被收購的路面機械業務2006年銷售額為8.64億美元,營業利潤1.01億美元,員工2100人。收購價/銷售額為1.50,收購價/營業利潤為12.87。
沃爾沃建機公司1995年收購了法國生產小型挖掘機的Pel-job公司,1997年收購了加拿大的“冠軍”平地機公司,1998年收購了韓國三星挖掘機公司,2006年獲得中國山東臨工70%的股權。2007年沃爾沃建機的銷售額為78.9億美元,位居世界工程機械第4位。
2007年2月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以63億瑞典克朗(約7億歐元)收購了瑞典戴納派克公司。2006年戴納派克的銷售收入為5.05億歐元,營業利潤約為5570萬歐元,員工2100人。收購價/銷售額為1.39,市盈率為12.6。
2007年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的銷售收入為3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2位。戴納派克是一家著名的路面機械生產企業,曾被瑞典斯維達拉公司收購,然后又被位居世界工程機械第13位的芬蘭美卓公司收購,之后又被北歐Altor投資公司收購。
2007年11月位居世界工程機械第3位的美國特雷克斯公司收購了北美的SHM公司,將其并入特雷克斯采礦業務部。12月又收購了其在印度的土方機械合資公司Vectea的部分股權,使其持股達到70%。特雷克斯是靠收購相關企業實現 外延式增長的典范。該公司1994年銷售額僅有3億美元。十幾年中公司收購了O&K、CMI、Demag、Genie等國際一線品牌后,一舉進入世界工程機械的前3甲(詳見《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2003年第10期、2008年第5期)。特雷克斯在中國也收購了長江起重機公司(50%的股份)等多家企業。
2007年1月,位居世界工程機械第9位的瑞典山特維克公司收購了澳大利亞生產磨損件的Shark公司;2月又收購了澳大利亞Hydramatic公司(主要生產鉆探設備);4月又幾乎同時收購了英國的Extec破碎篩分公司和愛爾蘭Fintec破碎篩分公司。
2007年1月,位居世界工程機械第14位的美國馬尼托瓦克起重機集團收購了Marine Travelift公司旗下的Carrydeck工業起重機業務。 7月該公司又收購印度生產塔式起重機的Shirke公司。2008年該公司還獲得中國泰安岳首的50%股份。
馬尼托瓦克是靠并購迅速發展起來的工程機械企業。2001年收購法國著名的塔機公司波坦和2002年收購德國著名的全地面起重機公司格魯夫公司使該公司一舉成為國際三大起重機械制造商之一。
2007年1月,世界工程機械的“大哥”卡特彼勒公司收購了Remy國際旗下的發動機再制造業務,4月收購了再制造企業Eurenov公司,11月又收購了Bloun國際林業部的資產。
卡特彼勒公司的發展也與并購密不可分。1925年4月,美國生產農業機械的Holt公司和Best公司合并成立了卡特彼勒公司。8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卡特彼勒完成了多次有影響的并購,如2000年收購了意大利著名的路面機械制造商——比泰利公司,還收購了中國山東工程機械公司和徐州卡特彼勒公司的大部分股份等。
維特根也主要是靠收購福格勒(VOGELE)、悍馬(HAMM)登上世界工程機械第20位寶座的。
位居世界工程機械第8位的凱斯-紐荷蘭集團更是凱斯、菲亞特、神鋼等公司合資的產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