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一、2007 年行業發展情況綜述
1.2007 年各種外加劑產量
2007 年是混凝土外加劑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產量和質量都得到快速發展。到2007 年年底,全國共有規模型合成高效減水劑企業約80 家,年產合成高效減水劑共140 萬噸,年銷售收入約120 億元,位居世界第一。
2007 年,具有優異環保性能的新型高性能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成為一個亮點,外加劑企業、全國相關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在這一產品的研究和開發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具有各種特殊功能(如減縮劑型、保塑型、低黏度型等)的系列聚羧酸產品不斷出現,專利產品層出不窮;聚羧酸鹽外加劑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和擴大,在多條鐵路客運專線和西南水利工程的帶動下,聚羧酸鹽外加劑的產量超過20 萬噸,占合成高效減水劑的15%左右,有力地提升了高性能環保型外加劑的比重。
2. 外加劑行業生產和市場形勢
(1)一批具有較高技術水平、一定生產規模和良好售后服務的外加劑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日益突顯,市場占有率較大。特別是在合成外加劑市場,市場集中度較高,全國前10 名大型品牌企業的產量占到全國產量的50%。2007 年,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五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海潤化工有限公司、山東省萊蕪市汶河化工有限公司、河北久強建材有限公司等5 個大型外加劑企業榮獲國家技術監督局授予的中國名牌稱號。
(2)2007 年,外加劑企業開始關注企業的規模化經營和異地建廠銷售。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增加自動化控制技術;部分企業中標多條鐵路客運專線工程,考慮到運費和后期技術服務,在使用地建設新廠、集團統一管理的新型模式開始出現。
(3)我國混凝土外加劑市場巨大,吸引了國際上知名的外加劑企業。這些公司的企業規模、生產技術、經營管理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都有很大的優勢,進入中國市場后,較迅速地在我國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市場銷售體系,并不斷并購中國外加劑企業。外國企業與民族品牌企業在一些重點工程中的競爭非常激烈。2007 年12 月14 日,巴斯夫化學建材宣布位于山東淄博市的混凝土外加劑工廠開業,旨在為快速發展的中國東部建筑市場提供先進的產品和服務。
(4)由于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不升反降,加之原材料和燃料費用提升,外加劑企業的生產利潤大大下降。新型的聚羧酸高效減水劑的售價由年初的8000 元/噸下降到約6000元/噸。混凝土外加劑行業欠款問題依然嚴重。少數企業為降低成本,在產品質量上做手腳,偽劣產品低價進入市場,造成惡性競爭,對規模企業造成沖擊,對行業的發展不利。
(5)我國外加劑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生產和使用各地區不平衡,在東部沿海省市和大城市外加劑應用較多和普遍,而中西部地區偏少。
二、2008 年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2008 年,混凝土外加劑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以滿足各類混凝土工程的需求,同時高性能的聚羧酸鹽減水劑的產量將快速增長,出口形勢看好。
1.市場發展空間良好
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幅,住宅產業、新農村建設、西南水電站建設、公路網、客運專線建設等全面展開,全國每年約有20 億立方米混凝土的建設量,對混凝土外加劑的需求很旺盛,混凝土外加劑面臨著極好的發展機遇。
2. 新型外加劑需求旺盛
混凝土耐久性和使用壽命的提高,對外加劑產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一代的高性能減水劑便有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鐵路客運專線和高速鐵路建設工程將帶動合成高效減水劑產量的大幅度提升。2005 年~2007 年之間客運專線總里程約為4653公里,混凝土總量約為12431 萬立方米,聚羧酸高效減水劑的用量估算為55 萬噸。全國已經有41 家混凝土外加劑生產企業通過了鐵道部認證,獲得了為客運專線供貨的資格。
[Page]
3. 出口潛力大
我國高效減水劑生產企業的實物質量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價格又相對便宜,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2008 年,我國企業向東南亞地區、日本、韓國、非洲等地輻射銷售的勢頭看好。
三、政策建議
1. 加強聚羧酸外加劑在預拌混凝土中應用技術的研究
目前,聚羧酸外加劑應用于預拌混凝土還有難點:技術問題(與其他外加劑的相容性差、有泌水和離析等現象、與其他摻和料交互作用、對用水量非常敏感等)、混凝土生產企業認為聚羧酸減水劑PC 價格高、混凝土行業回款難的問題促使外加劑廠不愿意將高性能的聚羧酸高效減水劑銷售給混凝土企業。因此加強聚羧酸外加劑在預拌混凝土中應用技術的研究十分必要。
2. 提高新建混凝土外加劑企業準入門檻
外加劑綠色化生產十分重要,很多老廠在這些方面不夠健全。希望能夠建立新建外加劑生產企業標準,提高行業入門的門檻,提高生產廠規模,同時鼓勵和強制生產企業減少生產過程中廢氣排放,利用循環水等,加強對外加劑各種原料、成品環保性能的評價,強制復合外加劑廠加裝除塵設備,改善生產條件,保障生產工人健康和安全。
3. 倡導誠信規范經營
國內外加劑企業面臨著諸多方面的困難,特別是在欠款的巨大壓力下,外加劑行業出現了互相壓價、不良競爭的嚴重問題,其結果是對整個行業的沖擊和重創。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健全相關機制和法規,使建設市場多年不愈的“多角債”頑疾得以根治,使企業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市場大環境,在公平、誠信的競爭體系下經營與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