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拌混凝土:好事為何會“多磨”?
◎為集中供應我市中心城區預拌混凝土,落實省政府令關于城區“禁現”(禁止現場攪拌預制混凝土)的規定,2006年,荊州市兩家企業通過招投標獲得了預拌混凝土生產經營權,為此投資了5800萬元。
◎《荊州市預拌混凝土管理規定》自去年9月1日起實施,然而“禁現”已過去近8個月,可這一有利環保節能的工程卻遭遇尷尬——
3條生產線“睡覺”
4月15日,天下起小雨。
上午9時,記者驅車來到沙市區玉和坪柳林洲某混凝土生產企業,整個廠區靜悄悄的,場地無污泥和散落的石砂等材料。幾臺運輸混凝土的貨車一字排開,停在場地。幾名工人在一旁閑聊著。
走上生產車間的二樓,兩臺控制配料的電腦在休息。不遠處,碎石、黃砂、粉煤灰和石灰錯落有致堆放著,料斗已裝好了碎石等原輔材料,安靜停息著。
雨天是不是城區有許多建筑單位停工了?隨記者走進該企業的一名負責人苦笑著說,“不是的,下小雨不是其中的主原因。城區應該還有工地在施工,14日還銷售了130立方米的預拌混凝土。”
該負責人介紹,該企業于2006年通過招投標競得預拌混凝土生產經營權。經過一年的籌建,于去年10月試產。現有資產3000萬元,職工105人。兩條生產線年產預拌混凝土達40萬立方米以上,產值近1億元,利稅可達2000萬元,占地4萬平方米,擁有各種運輸車20輛,并另有專用碼頭一座,千噸級貨船4艘。可是運行半年以來,共生產預拌混凝土10075立方米,產值270萬元,稅金15萬元,累計虧損180萬元。
隨后,記者來到另一家位于荊州區學府路的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在現場,10余輛運輸混凝土的專用貨車分開排列著,幾名工人正在生產線清運車間殘留下的水泥。
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企業于2006年3月建成,去年4月28日投產,一條預拌混凝土生產線,投資2800萬元,專用車輛19輛,員工89人,占地53畝。到目前為止,該企業僅生產了3萬立方米混凝土,占設計生產能力的10%。
“雖然砂石等原材料漲價,但預拌混凝土一直未提價。可是仍有90%的建設工地違規現場預拌混凝土。荊州僅有兩家生產預拌混凝土的企業,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兩位負責人稱,目前,兩家企業狀況是不生產不虧本,若生產虧損更加嚴重。
據測算:荊州市城區年需求預拌混凝土50萬立方米以上,可兩企業年可產預制混凝土70余萬立方米,“兩天打漁,三天曬網”的局面讓人費思。
記者查閱了位于柳林洲的一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銷售報表:去年11月、12月,分別生產預拌混凝土492立方米、2754立方米;今年1月、2月和3月,分別生產1751立方米、448立方米和4630.6立方米,虧損180萬元。
對此數據分析,兩條生產線每分鐘可產8立方米預拌混凝土。按照最低銷售量計算,兩條生產線一天只能運行1小時;按最高銷售量計算,也只能運行5小時,其余時間處在閑置狀態。可工人是以計件數獲得報酬,由于工人拿不到滿意的工資,高級技工、技術員工也開始流失。
“禁現”是大勢所趨
預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據需要摻入的外加劑、摻和料等成分拌制后,通過專門運輸工具由預拌場所運至使用地點的拌合物。和現場攪拌的混凝土相比,具有計量準確、質量穩定、供貨及時、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程質量等優點。
經測算:使用預拌混凝土,每噸可用粉煤灰等工業廢渣80多公斤,節約砂漿材料120公斤,按生產能耗計算,每噸可節約標煤9公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公斤。
[Page]
建設工程使用預拌混凝土,可使散裝水泥使用率提高90%。若以每立方米使用散裝水泥0.3噸,按我市城區年使用6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計算,一年使用散裝水泥量可達18萬噸。而使用1萬噸散裝水泥,可節約木材330立方米、電7.2度、煤炭78噸、燒堿22噸、棉紗4噸、水1.2萬立方米。
水泥是高耗能產品,在其生產、流通和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粉塵。過去對水泥都是使用袋裝,在運輸過程中破損率極高,所到之處揚塵彌漫。
現場攪拌混凝土時,因袋裝撒落的水泥,約5%在氣流作用下進入大氣層,污染空氣,也危害建筑工人身體健康,且產生的噪聲,影響到周邊居民生活環境。而使用預拌混凝土,從原料進場、出場到工地,均是專用工具設備運輸,盡可能地避免運輸及施工過程中產生揚塵,可節約資源能耗,提高工程質量、施工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噪音、粉塵污染,有效地改善城市環境。
建筑單位現場攪拌混凝土,除質量難以保證、增加建筑工人勞動強度外,建筑單位還不予納稅,且可以杜絕建筑單位偷工減料,降低成本的現象。而從事預拌混凝土的生產企業是獨立建筑施工之外的生產企業,卻按產值的7.1%納稅。
據了解,荊州市與周邊城市相比,啟動“禁現”較為遲緩。按照省建設廳、公安廳、交通廳、商務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在城市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荊州市城區應于2005年12月31日起就應該全面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后因多種原因,荊州市未能按這一時間表執行。經過努力,我市建成2座預拌混凝土生產基地,可供城區混凝土需求量后,荊州市于去年9月1日才開始實行“禁現”。
據了解,去年8月23日下午,荊州市建委組織召開了全市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動員大會。參加會議的有市建委各相關管理部門和城區部分開發企業、施工企業、工程設計及監理單位、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等負責人。
會議要求,從2007年9月1日起,市區范圍內新建、擴建、改建工程,包括各類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港口碼頭、交通等需要使用混凝土的工程都必須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建委各相關管理部門要嚴把圖紙審查關、招投標關、施工許可關、施工現場監察關、工程監督關和竣工備案關等。
記者翻閱了荊州市于去年7月13日印發的《荊州市預拌混凝土管理規定》,其中規定:對應當使用預拌混凝土的建設工程,施工單位擅自在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將責令建設、施工和監理單位等相關責任單位限期改正;對于不使用或不完全使用散裝水泥的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整改,并可處以每立方米混凝土100元或每噸袋裝水泥300元的罰款,但罰款總額不超過3萬元。
“禁現”遭遇“路卡”
按照《荊州市預拌混凝土管理規定》的相關規定:自去年9月1日起,市城區范圍內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工程(包括道路、橋梁),凡澆筑預拌混凝土一次用量在10立方米以上或總量在200立方米以上的,禁止現場攪拌預拌混凝土。除搶險救災工程和農民自建住宅除外。
建設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市節能裝飾辦核準同意后可現場攪拌:因交通運輸條件限制預拌混凝土運輸車無法到達現場的;建設工程施工現場距離30公里以內,沒有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的;需要使用特種混凝土的。
荊州市建委有關文件還規定,市城區內建設工程項目在進行招標時,應明確使用預拌混凝土;凡招標文件沒有注明使用預拌混凝土的,招標代理和招標管理機構不得進行招投標;設計單位對應當使用預拌混凝土的建設工程必須按使用預拌混凝土的要求設計,否則圖審機構將不予出具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施工監理單位要將使用預拌混凝土作為監理內容。
另外,使用預拌混凝土必須簽訂購銷合同,沒有簽訂預拌混凝土購銷合同的施工單位,市建筑節能與裝飾裝修管理辦公室不得發放《荊州市生產、使用商品混凝土核準通知單》,建設主管部門不予辦理施工許可手續。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應當依法取得資質等級證書,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的預拌混凝土必須符合國家規定質量標準,并向使用單位和個人出具產品質量合格證。
雖然《荊州市預拌混凝土管理規定》明確了建設管理部門的職責和參建各方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但推廣預拌混凝土仍然遇到了尷尬局面。
[Page]
4月21日,晴天。記者走上城區大型施工工地,城區施工企業違規現場攪拌混凝土比比皆是,多為房地產開發施工場地。而在沙市區玉和坪柳林洲江灘料場,來回運輸砂石料的車輛絡繹不絕,與其相鄰的某預制混凝土生產企業形成鮮明的對比。
是何種原因導致這樣的一個局面?據了解,主要是“禁現”宣傳力度不夠,出現部分建筑單位思想認識不夠,此外執法力度不夠、部門把關不嚴應是主要原因。
兩家預制混凝土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負責“禁現”日常工作的是市節能裝飾辦內設的散裝水泥科,規格低、人員少、經費不足、市場巡查車輛無保障、監督不到位在所難免。有關部門在辦理施工許可、工程監理、工程驗收、房屋預售等手續時把關不嚴,致使現場攪拌混凝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他們建議:按照相關規定把使用預制混凝土作為工程驗收、評定、取證的必要手段,對不使用預制混凝土的建筑單位,嚴格按《荊州市預拌混凝土管理規定》處罰到位;同時,對預制混凝土的特種車輛發放特別通行證,由交警部門統一管理。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