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預拌混凝土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預拌混凝土發展現狀
1.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發展教快
2003年3月,有港商投資在龍巖市建立了第一座年生產能力50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即龍巖鑫港預拌混泥土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向用戶提供預拌混凝土。2006年是龍巖中心城區建設混凝土攪拌站的高峰,也是龍巖中心城區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最快的一個時期,只一年的時間,混凝土生產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有1家變為4家,年生產能力從2003年的50立方米提高到4家,年生產能力從2003年的50萬立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290萬立方米,混凝土攪拌車由原先的8輛增加到現有的69輛。短短的4年時間,預拌混凝土的供應能力翻了5.8倍。
2.預拌混凝土推廣快
龍巖中心城市第一家預拌混凝土投產后,預拌混凝土使用量在逐年增加。2003年4000立方米左右,2004年12立方米左右,2005年22萬立方米左右,2006年 32.9萬立方米左右,2007年使用量達到59.6萬立方米。
3.預拌混凝土的使用范圍逐步擴大
一是由于龍巖中心城區從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核心區內現場攪拌混凝土。二是由于近幾年經濟速度發展較快,再加上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一些民用建筑因現場攪拌不方便,而預拌混凝土在質量上有保證,加上環保、省事、方便等因素,因此也逐步開始使用預拌混凝土。三是重點工程項目及中心城市的道路等工程,開始使用預拌混凝土。
預拌混凝土發展存在的問題
1.使用上認識不夠,缺乏強制性政策和法規支持
一是龍巖中心城區預拌混凝土發展才剛起步,處于推廣之初,由于對其推廣使用認識不夠,缺乏強制性政策和法規支持,致使有些建設單位對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執法不嚴。三是宏觀調控的手段是臨時的,沒有納入法制化軌道。四是征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政策執行力度不夠。
2.行業集中度低,廠址選擇與布點欠科學
一是預拌混凝土無法運用到較遠的地方銷售,單個攪拌站的輻射范圍有限,所生產的預拌混凝土有一合理半徑,一般來說銷售半徑在15公里左右較為理想,否則就很難有效供應。二是過遠的運輸距離會大大增加成本,而且預拌混凝土的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由于攪拌站的輻射半徑有限,為了滿足龍巖中心城區的需求,應多點布局,攪拌站之間保持合理的距離,使攪拌站各自服務主要的目標市場,從而避免局部過于密集而出現惡性競爭的局面。三是龍巖中心城區現有攪拌站4座,除一座分布在龍巖中心城區的西南面,而且3座攪拌站可以說是擠在一起。
3.企業雖有規模,但難以發揮規模效益
龍巖中心城區內現有4家混凝土攪拌站,年生產設計能力達290萬立方米。可2007年全年龍巖中心城區內銷售預拌混凝土只有59.6萬立方米,難以發揮規模效益。主要原因:一是龍巖中心城區預拌混凝土的使用還處于發展階段,加上攪拌站布點欠妥和一擁而上等因素,導致成本價高于現場攪拌價,餓價格高是阻礙推廣使用工作的又一重要原因。發達國家的建筑用預拌混凝土,其生產銷售量就能達到數百萬立方米。二是龍鹽中心城區預拌混凝土占整個混凝土產量的比例還比較低,2007年銷售量最高的攪拌站僅有22.2萬立方米;最低的攪拌站僅生產7800立方米,因而規模效益難以顯現。三是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的監管力度。
發展預拌混凝土的對策
1.加大宣傳粒度,發揮凝聚作用
預拌混凝土是散裝水泥發展的高級階段,因此要把發展散裝水泥,做好“禁現”工作提高到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節能減排、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認識,使散裝水泥和“禁現”工作宣傳,跳出專業和行業輿論范疇,納入公益性宣傳范圍,形成重拳的輿論引導和監督,提升社會的關注度。
[Page]
2.明確監督主體,提高監管力度
預拌混凝土涉及生產、流通、使用等諸多環節,時常秩序和產品質量等因素也直接影響預拌混凝土的發展。我國預拌混凝土現行政策中心并沒有明確預拌混凝土的監管理主體,目前有些地方由散裝水泥辦公室代管,有些地方由建設部門代管,甚至有無人管理的混亂局面。一是建議市、區政府在國家還未出臺明確監督管理主體前,考慮到預拌混凝土與散裝水泥的關系,暫由散裝水泥辦公室代管。二是由龍巖市散裝水泥辦公室牽頭,科學制定出龍巖中心城區預拌混凝土發展規劃和“禁現”范圍。做到科學合理布局,規范市場,強化行業自律,嚴格避免在一地重復建設等現象的發生。三是明確質檢部門和檢測中心不為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項目出具混凝土配合比報告。
3.廠站聯營聯合,實現廠站一體
龍巖市的大型水泥企業應走廠站聯營聯合的發展模式,實行合縱連橫的方式。當前,從國際上水泥、混凝土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上下游一體化是個大的趨勢,幾乎所有大的混凝土企業都同時經營水泥、混凝土、集科3塊業務。這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拉法基公司,拉法基公司在北京成立了集科與混凝土部,意圖大力發展混凝土業務。同時,2007年在重慶接連收購或控股了多家攪拌站,其力度之大可見一斑。2007年龍巖市水泥行業和全國水泥行業一樣賺得盆滿缽滿,同時水泥行業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整合和重組。一批嗅覺靈敏的水泥企業開始高調進入混凝土行業,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混凝土行業也將會快速進入洗牌階段,從長久考慮,水泥和混凝土行業都需要打通橫亙在兩者之間的“任督二脈”,早日實現水泥行業與混凝土行業的大融合。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