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浙江宇發錢伯余:追逐夢想的磚匠佬

陳佰渠 · 2008-07-09 00:00 留言

——記浙江宇發建筑灌漿器工具廠廠長錢伯余

  汶川地震發生后,草塔鎮蒲岱村村民錢伯余帶著自己生產的350多只建筑灌漿填縫器奔赴災區,7天內走遍了四川11個市。

  這次赴川救災行動既是一次善舉,也為他的生意帶來了一次不小的突破,由于他的產品對災后重建很有用,回到諸暨后,災區的電話源源不斷地打來。7月5日,他剛剛把380只填縫器發往漢中,四川阿壩州有關方面又來電話,要求他趕制500-1000只填縫器。

當了19年的“磚匠佬”

  1983年,16歲的錢伯余初中畢業,跟著村里的一名泥水匠當學徒。當時他也沒想到,自己的人生會和建筑行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之后的14年,他背著行囊輾轉福建、上海、杭州等地,從這個工地轉移到那個工地,從刷墻、打磚到承包小項目,錢是夠花了,可這日子顯然不是自己想過的。30歲那年,當他聽說新加坡的一個建筑公司到諸暨來找建筑工人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當時報名的人很多,這家機構后來在南京建筑學院舉行了一次考試,對報名人員的技能進行考核。考核分理論和操作,成績下來后,他們這一批報名的最后只錄用了2個人。

  新加坡的工地不但建筑材料跟國內不一樣,建筑風格和習慣跟國內也完全不同。好學的錢伯余努力學習,經常和工地上來自泰國、緬甸、印度等國家的工友交流,很快他就基本上能夠和工頭溝通了,也學會看滿是英文的圖紙。工頭看他很能干,又聽說他有帶班經驗,就直接讓他帶班。這種信任感讓他對異國他鄉的生活更加有信心,在新加坡的4年,他考了不少職業技能證書。

兩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2001年,帶著對家鄉的思念,35歲的錢伯余不顧老板再三挽留,回到了諸暨,開始了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辦人行道彩磚廠。他跟兩個朋友一商量,共同投資50萬元辦起了彩磚廠。

  為了學習技術,他特意跑到上海。等機器買來了、技術學來了,可是原料卻出了漏子。進來的原料因為被摻了水,制作出來的磚褪色且沒有光澤,表面密度低,結果7萬元的原材料制作出來的磚全是廢品。

  第一次創業沒有成功,2年后,他們散伙了。錢伯余說,這次創業給他的教訓是:要辦好一個廠必須有科學的管理制度。

  2003年,他又和朋友一起合資,準備上馬一個節能新型建材項目,還買了好幾畝地作廠房,準備大干一場。可是,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廠房沒有批下來。整整籌備了3年,第二次創業還未起步就胎死腹中。

不惑之年依舊堅持夢想

  錢伯余在新加坡接觸到了很多先進的建筑工具,這些在國內都是空白。他由此獲得靈感,想自己發明一個建筑灌漿填縫器。

  說干就干,他開始了人生的第三次創業。2006年底,他開始畫圖紙、設計模型、試驗原料。經過整整1年的實驗和不斷調整,他投入40多萬元發明出來的建筑灌漿填縫器終于誕生了。同年10月,他向國家申請了專利,同時帶著成品往諸暨的建筑工地上跑。他清楚地記得,第一個用他產品的是城區千禧路上的一個工地,裝鋁合金門窗后試著用他的填縫器往邊框里灌漿,對方說“這個很好用”,這讓他一下子有了信心,立即去工商局進行工商登記、注冊商標,辦起了浙江宇發建筑灌漿器工具廠。

  目前,他的填縫器已經賣出去3000多只。他正通過各種途徑,把這個產品推廣出去,包括在網上花了4000元向百度買了填縫器搜索首頁首位的位置。現在,他想搞另外一個發明——石膏粉攪拌機。他說,以前干活的時候,石膏粉都是手工攪拌的,很不均勻又費勁,發明這個,對建筑工人就是一大解放。

  三次創業,他都選擇自己熟悉的建筑領域。錢伯余說,通過努力,把自己的價值體現出來,這就是成功。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31 01:12: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鄄城县| 镇巴县| 苏尼特左旗| 华池县| 威信县| 喀喇沁旗| 宿松县| 乃东县| 金华市| 商城县| 寿阳县| 乐安县| 绵阳市| 固安县| 兴和县| 墨脱县| 嘉祥县| 三亚市| 包头市| 大田县| 雷山县| 浪卡子县| 大埔县| 科技| 宁城县| 上思县| 万全县| 安多县| 西安市| 岢岚县| 韶山市| 安顺市| 阿坝县| 永宁县| 新密市| 安阳县| 满洲里市| 达尔| 漯河市| 永仁县|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