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為何如此瘋狂
6月10日,在杭州文三路與莫干山路交叉口,一輛水泥車當場撞死一人。
是什么讓杭城的工程車如此瘋狂?事故頻發,是司機老板的原因還是相關部門的管理漏洞?高壓態勢的嚴打重罰能否徹底解決問題?記者就此展開調查,揭開工程車背后的利益鏈條。
哪里有生意就往哪里跑 掛靠現象在圈內很流行
在杭州郊區的很多工程隊伍中,有很多“打零工”的車隊。這些車子很多都是外地來杭找活的車輛,業內人士稱他們為“游擊隊”。他們與工程運輸公司之間基本上以口頭約定、而無任何書面協議的方式實現掛靠。
“掛靠的車輛好比鐘點工。有活干了,我們就事先通知一下車隊,沒活的時候,車隊就到別處去兼職,這樣的操作方式比較靈活,雙方都你情我愿。”方某是一家土方公司的老板。他告訴記者,考慮到工程業務的不穩定性,公司自己購車的數量不會很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愿意讓工程車來掛靠,每年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費。至于車輛具體的事情一概不管,有什么事,責任也由司機自己承擔。這樣,即使運輸公司接不到業務,也不會有什么養車負擔。
哪里有生意就往哪里跑,也成了司機們賺錢的捷徑。沒有公司的管理束縛,司機的膽子就更大了。
因此,一輛車在形式上掛靠在一個單位、但同時受雇于不同公司的現象,在業內屢見不鮮。
“在這一行時間干得長了,自然而然會融入到圈子里,熟悉里面的運作規律。”方老板告訴記者,這兩年,杭州工程的業務量很大,不怕沒活干,缺的就是工程運輸車。因此,很多車隊會主動找上門來。
“這些車隊一般都是杭州以外的車輛,由車隊隊長帶頭,一個車隊少則三五輛、多則20多輛,通過老鄉帶老鄉的方式,一起出來找活干。”
怎么樣省錢就怎么樣來 杭州買車安徽上牌
6月16日中午,梅雨季節里難得的晴天。閑林鎮某大型樓盤的建筑工地上,開土方車的老劉正等著吊車把一鏟鏟的沙土往車里裝。
雖然已經是午飯時間,但工地上的4臺吊車并未“歇腳”,還是加足了馬力。“趁今天沒下雨,得摳著時間多跑幾趟。前幾天老天爺不幫忙,都沒怎么出車,損失了好些錢,家里的兩個孩子還眼巴巴地等著飯吃呢。”
老劉是安徽毫州人,2004年就跟著村里的車隊來杭州找活干了,先后在一家混凝土公司、兩家土方公司當司機,開重型工程車已經有五六年。
老劉的收入和工作量直接掛鉤,沒有底薪,按提成算。拉一趟土方按距離的遠近拿提成,一般是運費的10%—14%。
[Page]
“就拿我現在這個活來算吧,因為處于郊區,交通不怎么擁堵,土方運到3公里左右的不遠處就可倒掉。來回一趟的運費是80元,我能拿到8元,一天除了吃飯時間,從早上7點干到晚上7點,能拉個30多趟,賺300元左右。”
但這個錢并不怎么好賺,首先得有活,其次老天爺還得幫忙。“所以得趁著有錢掙的時候多掙點。”
老劉告訴記者,工程車很多都是司機自己通過高利貸借錢買來投資的。因為杭州的工程比較多,一般情況下,兩年多到三年左右基本上能把成本給賺回來。
老劉給記者算了一筆養車的賬:以一輛載重4.5噸的貨車來計算,一輛車一年的養路費就要2.4萬元,保險費要1.8萬元,還有四自工程費、磨損費、維修等費用,一輛車平均一個月的養車成本大概需要兩萬元左右。
“重型車磨損得很厲害,大概3個月就要換一次輪胎。光這一項一年就需要將近兩三萬塊錢。”因為很多車子都是24小時不間斷地跑,車況比較差,加上路況不理想,養車費用自然就會上去。一些司機為了省錢,忽視了對車子的保養,這樣會直接導致交通事故多發。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郊區工地上運作的很多工程車,幾乎都是外地車輛。“即使是在杭州買的車,現在也大都到安徽等地去上牌照,這樣可以省去很多養路費,特別是上農用車牌照,交的費用更少,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利潤啊。”老劉算得很精。
據記者了解,一些上了安徽、河南、江西等外地牌照的工程車,不用年審和上檢測線,只要把行駛證寄回去敲章就行了。看上去程序方便了,但車子的安全性能根本得不到保障。一旦出了事故,司機就會一走了之。
停一天虧五百罰一次兩三百 司機選擇鋌而走險
每個工程都有期限,如果規定時間內不能完成運輸任務,司機就要交違約金。路況、天氣等其他因素,往往會影響運輸任務是否能順利完成。所以,一旦有業務到手,很多工程運輸車都是沒日沒夜地跑。
“一般情況下,一輛車由兩個司機輪流開,一人干12小時的活,然后休息12小時,人休車不休。”困、累對老劉他們來說已經不算什么了,“挺挺就過去了。”
白天交警多、路況堵,辦事效率不高,因此很多司機都喜歡開夜車。“晚上,路上車少人少警察也少,車速提起來之后就能多跑幾趟。”
據了解,大型的工程都是層層轉包,經過大老板、二老板的兩三次轉手,直接給車主的利潤空間已經很有限。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按照實際噸位拉貨的車根本不賺錢,所以絕大部分貨車都處于超載、快跑狀態。
“一輛車一天的養車費就要四五百元錢,再加上柴油費,至少得掙出八百塊錢來,才能有回頭錢。”老劉告訴記者,“停工一天,一般來說是虧500多元,但罰款一次最多300元,低的也就100元,又不是天天會被抓到,司機寧愿被罰款也不愿坐以待斃。”
由于重型工程車常年處于超負荷運作,所以一般從第3年開始,車輛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故障,五六年后就要被淘汰。“最后算下來,還是比按照正常標準用車利潤要高得多。”老劉說,這也是一般養車人的想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