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工股份:沖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我們會不惜一切支援抗震救災行動。這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廈工股份(愛股,行情,資訊)董事長陳玲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后,眾多企業公民積極參與到抗震救災行動中來,為災區的救援和重建貢獻自己的力量,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廈工股份”,600815.SH)就是其中之一。
廈工股份創建于1951年,1993年由廈門工程機械廠改制為上市公司,是國家重點生產工程機械產品的骨干大型一類企業。公司主要的終端產品為裝載機、挖掘機和叉車等三大類。零部件產品包括驅動橋、變速箱和結構件等。
“面對重大的自然災難我們無力扭轉,但是我們會不惜一切地支持國家的抗震救災行動,作為一個企業、一個上市公司,這是我們對社會應盡的責任。”廈工股份董事長陳玲對《財經時報》記者表示。
沖在第一線
在地震災難發生后,廈工股份高層立即著手開展公司全系統向災區人民送溫暖、獻愛心工作,號召發揮“敢為、協動”的精神,竭盡全力支援國家的抗震救災行動。截至5月20日,廈工股份累計向災區捐款捐物合計人民幣1200萬元。
此外,廈工股份還發揮自身的行業優勢,組織一支救援隊伍攜數十臺災區救援急需的機械設備深入災區,先后奮戰在四川綿竹漢旺鎮、金花鎮等重災區,多次成功營救出受困的災民,以實際行動支援搶險救災行動。
廈工股份派往西川綿竹漢旺鎮重災區救援現場的市場部經理王士勇,在現場對媒體表示:“我們有很多挖掘機、裝載機的操作員連續工作兩天都不肯休息,因為我們是代表廈工股份來抗震救災的,哪里需要我們的設備,我們都能及時跟上,不會放棄任何一點希望。”
由于救援最缺少的就是大型機械,廈工股份派出的機械設備幾乎日夜不停奮戰在救災現場,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救援121小時
5月17日下午3時50分,首支進入綿竹抗震救災的廈工志愿者從廢墟中挖出一對受困121個小時的父子。他們在廢墟下足足被壓了121個小時。而這對父子的救出,無疑給在場志愿者巨大的鼓舞和欣慰。
當廈工救援志愿者們開著裝載機、挖掘機駛入金花鎮抗震救災現場時,得到消息說還有兩個災民失蹤。由于山體滑坡,堵塞了道路,操作手王平開著重型裝載機將路挖開,眾人才發現村旁山溝溝里有一堆房子倒塌遺留下的廢墟。
經過5個小時的挖掘,他們終于找到了被壓的父子,而此時距離汶川地震已經過去121個小時。獲救的老人70歲,名叫廖宏開,他的兒子50歲,名叫廖民富,由于受困上百個小時,加上年紀較大,兩人都呈現虛脫狀態,體質十分虛弱。醫療志愿者們將他們放在裝載機鏟斗中,運送到就近的醫療站進行急救。
“看到生還者,我們都很振奮,很激動。”王士勇告訴記者,在綿竹漢旺鎮廈工股份派出的另一支救援分隊當天共挖出近20具尸體,能救出的生命也已經越來越少了,志愿者們心情都很沉重,能在玄郎村救出兩名生還者,給了志愿者們以極大的鼓舞,這同樣也是對整個廈工股份參與搶險救災行動最大的鼓舞。
廈工愛心基金
在派出救援隊伍奔赴災區參與搶險救災行動的同時,廈工股份還動員駐四川辦事處及當地代理商,全力投入到地震災害的緊急救助戰斗中去。在第一時間向災區捐贈600萬元現金及設備之后,災區人民的境遇依然時時刻刻牽動著所有廈工人的心.災難發生僅三天之后,廈工就發出“情系災區,廈工全國代理、供應合作伙伴愛心大行動”的倡議,全國各地的數百家代理商和供應商也積極行動起來,每家代理商和供銷商捐出不低于1萬元的善款,共同出資組建“廈工愛心基金”,這筆基金在募集完畢之后,已經通過國家民政部發往四川災區,幫助災區人民度過難關。
由于救援缺少大型機械以及操作人員,廈工股份緊急在全國范圍招募熟練操作工程機械的志愿者一同戰斗、全力搶救災區人民。為救災搶險和災后重建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