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規模搶建災民過渡房 要求須防火隔熱保溫
大地震后,災區重建家園的情況怎樣?災民安置情況如何?記者于汶川大地震后的第12天,分別走訪了都江堰、彭州、什邡、綿竹等災區。
在都江堰市經濟開發區工地上,60多臺大型挖掘機、裝載機和40多輛混凝土攪拌機正在施工。右邊已經搭建起了第一批60多棟一層的活動房,工人們正在裝飾房間內部。兩天時間,這里已經在一片荒蕪的雜草地上建成了一棟棟房屋。據記者了解,這些住房是18日中午開始施工的,要求必須在15天內完工。
在現場指揮的成都建工集團副總經理余崇昆告訴記者:“為了讓受災群眾早日搬進災后重建的新家,我們的2000多名工人不分晝夜加班加點搭建房屋。為了讓災區人民在未來的一兩年時間里住得更加舒適,建工集團將原本每平方米200多元的活動房標準提高到了每平方米500元,房子達到防火、隔熱、保溫要求。每間住房約20平方米,里面配備有電燈、插座和開關,每20戶配備一處公用廚房、廁所和浴室。幼兒園、市場、警務室、醫療室等相關配套房屋也將陸續搭建。”
在都江堰市玉堂鎮青城橋社區,記者看到第一期3萬平方米板房建設已正式啟動,自來水、電力、排污等附屬配套工程也在建設之中,幾天后青城橋社區群眾就可以陸續搬入“新居”。據了解,為解決災后居民的居住問題,玉堂鎮實施了“港灣”工程,計劃修建20余萬平方米活動板房,基本解決全鎮受災群眾臨時居住問題。
正在小漁洞確定活動板房建設點的彭州市規劃建設局局長周啟雙告訴記者:“現在江西省正在搶建2萬套活動板房,福建省(含廈門市)也確定了援建1萬套活動板房建設地點,將于5月29日進場施工。”
在小漁洞鎮的臨時安置房施工現場,20多位施工人員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把這些活動房建成了。
周啟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彭州已確定新建60余個受災村民(居民)集中居住區,將安置全市18萬余戶、近59萬人。
記者從成都市建設委員會了解到,成都市將為地震災區災民搶建27萬套過渡性活動板房,工期限制在100天內。這27萬套過渡房分三期建設:第一批6萬套將在6月25日前完成,第二批10萬套將在7月20日前完成,第三期11萬套將在8月10日前完成。同時還將完成配套設施建設,確保災民有房住、有飯吃。
成都市建設委員會負責人告訴記者,27萬套過渡房由江西、山西、河北、安徽、福建、廈門、重慶7個對口支援省市和四川當地政府共同建設。其中,7個對口支援省市主要負責板材及安裝,當地政府負責三水、電、氣 通和平整土地等工作。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