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抗震救災: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
隨時都可能出現山體塌方
一說到中聯重科,殷處長稱是“建設口上反應最迅速的四家單位之一,其余三家都是四川省內的,想不到遠在湖南省的一家企業會反應這么快!”他說:“中聯重科一個分公司的經理,當夜2點多沖進四川省政府,主動請求統一調派,說能夠提供什么,包括人、設備全套無償。說老實話,因為省內資源本身也不多,這兒需要,那兒需要,我們很著急,大型機械資源不多。我們非常感動,非常謝謝。”他說的分公司經理是四川分公司經理李俊紅。他已得到總部的指示,“全力以赴支持抗震救災工作”。
進山時遇上山體塌方
緊接著中聯重科又派出一支抗震救災突擊隊,帶來了29臺工程機械,重走長征路,冒險馳援汶川。殷處長說:“這支隊伍先從雅安、康定、瀘定那邊,繞道900多公里,直指汶川。我聽說,也想象得出,在路上挺不容易,挺辛苦,而且是很恐怖、很恐懼。其中有一個駕駛員當時真的不敢開那個山路,而且又是大型機械。他們老總跟領隊就說,‘這是命令,必須向前沖?!@些細節我們都清楚、都知道,當時我們也知道,從雅安到汶川的路都是很差的,狀況都很差。再加上本身沒去過,對這些路況不熟,又運輸大型機械設備,對路況要求比較高,有些人膽怯,我們非常理解,確實我覺得非常不容易!” 殷處長動情地說:“中聯重科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對老百姓、對國家高度負責的一個企業,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越做越強!”最后他無不動情地說:“此次救災后,如果我們能為中聯做什么,請隨時吩咐!”
穿越
呂波處長一直與中聯重科進軍汶川的這支突擊隊保持了聯系,這條西進的紅軍長征路也是他和殷處長綜合了當時情況后安排的,事實證明這是當時唯一能以最快速度到達震中汶川的生命之路。他說“中聯重科是第一支從西線攜重裝設備進入震中的救援隊。這支大型裝備隊伍成功突進汶川,給了阿壩州,給整個救災行動很大的鼓舞。所以中央電視臺的記者開著越野車一直跟在后面,第一時間向全國報道了這條振奮人心的消息。到了汶川,當地政府非常高興,因為汶川縣給我打來的電話,說送水全靠他們的車,中聯的送水車?!彼雅c中聯突擊隊聯系的50余條短信給記者看了,他說,“我不舍得刪,這些都真實記錄了救援過程以及他們(中聯重科突擊隊)所碰到的太多的艱辛。”又說,“這是中國地震史上第一支企業最大的企業救援行動隊伍,派出人員和機械設備也是最多的?!?BR>
說起對中聯重科的印象,呂處長說,“中聯重科完全是履行企業公民最好的楷模、榜樣,這個很重要。而且派這么多人難以想象。我這么說的唯一的理由是我在值班的時候,也有一些工程機械企業,他們表面到我們這兒來一趟,拿了一個他們可以提供什么設備的清單,當時我們要他們出發的時候,他們又根本不能按照規定的時間出發,這是救人!不是做什么東西!他們這是以商業化運作模式,他們說,‘你們建設廳安排我們去,我們可以去,但是要安排客戶和我們一起去看?!@個就有問題了。而中聯重科直接就把車、把人送到省政府,完全不計報酬,不要什么,就是一路往前趕,直接就要任務!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國內評的最佳企業公民,中聯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北川險情再現,中聯救援隊嚴陣以待
5月20日,北川縣城出現新險情,多個堰塞湖水位上漲,遺體腐爛,威脅水環境,疫情及強余震隨時可能發生,北川縣城已封城,所有救援人員均已撤離北川縣城城區,城區空蕩幾乎無人。為在第一時間內開展救援行動,中聯重科救援隊暫時撤離到離縣城最近的擂鼓鄉,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出發。
目前,北川縣城旁一山體滲水,救援可能臨時中斷一到兩天。同時由于震區昨日開始降中到大雨,多個堰塞湖水位上漲,原本已經預警的堰塞湖將再次面臨考驗,而廢墟中被埋遇難者遺體以及禽畜尸體的腐爛滲出液、廢墟清理等開始威脅水環境。面對新的險情,已完成北川中學起重機救援行動、可以撤離的中聯救援隊,選擇了繼續全員陣守,并確定應急預案,聽候指揮部部署,隨時再準備投放重災區救人、搶險。
“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這是指揮部聽到中聯救援隊詢問頻率最高的問題。救災過程中,雖然每個階段救援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都不一樣,但是中聯重科始終沖在大型機械設備救援的最前面,每次救援行動完成后,中聯救援隊從未選擇撤離,而是再度主動請纓,并迅速投入到新一輪的戰斗中。中聯人無畏的勇者精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給當地政府和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救災后,如果我們能為中聯做什么,請隨時吩咐?!彼拇ㄊ〗ㄔO廳建筑管理殷時奎處長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著心中最深的感激之情。
★兩臺中聯汽車起重機涉險再入北川施援
5月21日下午,北川救災前線傳回最新消息,暫時撤離到擂鼓鄉的中聯重科救援隊再次派出兩臺汽車起重機涉險進北川,聽從仍駐守在北川中學的指揮部安排,搶救重要檔案資料、銀行金庫等。兩位操作人員按要求穿上了防化服。預計今晚即可返回。
中聯重科北川救援隊隊長李俊紅趁待命之機,代表中聯重科看望了被他們救起的北川中學學生謝先瑤。此時謝先瑤的父親還在指揮部沒有撤出。這位堅強的女孩現在已經能夠走動了。當李俊紅代表中聯重科將1000元慰問金和其他慰問物品送到謝先瑤手中時,她一定要和這位救命恩人照個相。她的伯父對李俊紅連說感謝,感謝中聯重科,還說要不是中聯重科的吊車及時趕到,那些學生恐怕還在廢墟中。周圍的群眾一聽是中聯重科,都投來了贊許的目光。
★虛驚!余震恐懼中的汶川
昨天距離“5·12”汶川大地震已經9天,也是中聯突擊隊抵達汶川的第五天。到達汶川后,我們分別深入重災區七盤溝、綿竹、草坡等鄉鎮了解災情以確定救援工作,沿途看見新建的九黃公路被地震扭曲得變了形,兩邊的高山好像被撕裂開來,整面的塌滑,巨石被輕易拋起,夾帶著泥沙沖向了民居、沖向了公路……盡管突擊隊的同志們都躍躍欲試想投入到重災區救人,但想施展大規模救助根本無能為力。眾多的人們都撤離在海拔2000到4000多公尺,沒有公路,只能靠上去求援的解放軍用人力將有限的糧食藥品背上各個村寨。
然而死者已矣,活著的人仍然處于悲傷與對余震的恐懼之中。19日深夜,突擊隊接到地震預報稱,20日凌晨將有一次6-7級地震,所有的突擊隊員都屏住呼吸,做出最壞的心理準備。公司突擊隊隊長王春陽立即
召集大家開會商討對策。隨后,車隊緊急轉 移到馬路正中心距山體最遠的地方,距離山坡15-20米左右,同時對車輛的位置進行調整,將大型設備放在較危險的外圍,將小車等輕型車放在相對安全的位置,并要求全隊所有人每小時與家人聯系一次。
萬幸的是,這次地震沒有到來??墒歉嗟娜碎_始擔心“強余震何時發生”,讓救援工作變得更加謹慎小心。
★不要哭泣,我們仍然在一起
編者按:5月20日,北川中學的救援任務完成,救援隊伍被通知北川封城,準備撤離,中聯工程起重公司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李俊紅,利用休息時間寫下此文章。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震撼了中國人的心。親人們幾近流干的眼淚和嘶啞的聲音,讓汶川整座城市陷入無限悲痛之中,大地在哭泣。北川縣城封城之際,站在曾經戰斗過的廢墟上,腦海里不禁重現起這樣的一些場景,心中些許安慰。
在北川中學,許多家長焦急地在廢墟上呼喊著孩子的名字,有的母親抱著被褥,有的家長見到救援人員,痛哭著央求立刻進場救援。雖然之前當地部門組織了營救,但中聯求援隊是外省趕到的第一批正規工程機械營救隊伍。被埋學生的父母們看到中聯大型機械設備開進現場,如同見到天上掉下來的救星。有的人甚至跪在車前,使勁地拽著中聯救援人員的衣服,往埋人的廢墟上拉?!?3日22時20分左右,第一名傷員被成功救出,這也是第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
一位父親,在大雨中不時感受著余震,心如刀絞,但他不相信女兒已經罹難。他爬上廢墟,四處呼喊女兒的名字。終于,父親聲嘶力竭的呼喊有了回應,在一塊樓板下,傳來了女兒的聲音。這讓這位家長激動不已,救援隊伍立即趕到,他馬上給消防官兵說明了女兒埋壓的位置。消防官兵經過現場勘探,發現這是一塊門板大小的水泥板,必須將其挪開才能營救底下的幸存者。他們使用專業設備給要切割的部分打上吊洞,在中聯救援隊現場吊車手小吳的配合下小心翼翼地吊開樓板。這時,一個1米左右的夾縫出現在官兵面前,興奮的戰士們迅速俯身到夾縫里察看。不幸中的萬幸!一張鐵制的坐椅擋住了落下的樓板,不僅救了這位女學生的命,另外4名同學也因此得以生還。父親的眼淚凝固在笑容之中,戰士們的笑容綻放在汗水之中。
“輕點抬,別壓著孩子”, 類似的呼喚聲在救援現場不時傳來,中聯北川救援人員深知這些家長飽含多少疼愛與悲痛,因此全神貫注的苛求自己完成每個哪怕再細小的操作步驟。 我作為現場指揮,對現場吊車作業的員工和救援戰士迅速分工,“吊車,擔架,準備!”可是,斷裂的樓板雜亂交錯,壓到了課桌,課桌下就是孩子的肢體,“等一下!”根據多年的起吊經驗,我發現,如果簡單吊走最上面的一塊預制板,下面的樓板和鋼筋混凝土很容易就會繼續坍塌,會重重地壓到下面的孩子身上。于是我趕緊擺手,仰頭命令吊車上的操作工先把最上面的一塊樓板穩住,接著指揮救援戰士抽掉下面另一塊松動的樓板……成功了!這一塊的障礙物全部被清除,一個孩子出現在大家面前,“活的!”守候在一旁的消防武警沖上前來,飛速抬起擔架送往急救中心,在場的每一個人無不為這次精彩的救援抱以掌聲!
四川,堅強!挺住!你不是一個人戰斗,我們仍然在一起!國人心中的大愛、不放棄的精神,會讓生命重新鮮活!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