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混凝土產業技術管理現狀分析之四
四 管理體制、產業結構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章已經指出: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混凝土生產的商品化以及混凝土預拌產業的出現并沒有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混凝土工程與材料的問題。它在提供了土木建筑工業現代化的美好前景的同時,也在產業結構和體制管理乃至科學技術上暴露了混凝土生產,乃至土木建筑工程長久以來存在的,體制性、結構性和技術性的缺陷與致命的弱點。即:從原材料到產品(建設工程)的各生產環節的管理過于分散和復雜;對最終產品的影響因素錯綜多變;大量生產環節的技術含量極待提高;關乎國計民生最重大問題之一的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問題形勢十分嚴峻;產業體制和結構互相脫離和相互制約,難以協調和統一管理;等等。由此可見,它是建設工程領域目前存在的體制、結構、管理和技術落后等重大問題的集中反映。
1、國外混凝土工業發展經驗的借鑒
作者在總結歐洲混凝土工業發展經驗時曾經指出:
(1)(發達國家)混凝土公司大多數屬于混凝土工業集團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有少量的公司是單獨運作的。也就是說,大多數砼公司有自己的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劑)生產基地,自己的水泥,自己的砂石和自己的外加劑,不僅質量相當穩定(因為都是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生產的),混凝土公司也十分熟悉,。生產控制很容易,砼質量波動很小。這種集團式的經營在歐洲已經十分普遍。
(2)大多數砼公司負責現場砼施工。這里有兩種執行方式,一種是有自己公司的施工隊伍,在模板及鋼筋施工完畢后進場負責施工;另一種是只負責指導現場砼施工,但仍然要對砼工程質量負全責。這種一竿子到底的生產方式雖然責任重大,但由于原材料質量有保證,每一個工序都在掌握之中,科技和資料水平又到位,生產起來反而十分輕松,而且監督方式也十分簡單。國家的標準作為法規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與用戶之間的協議與合同往往比國家標準更高,更重要。
作者同時總結了它們的發展過程:
歐美國家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出現了一個越來越頻繁地使用的新型產業概念:“混凝土工業”(Concrete Industry),用來表達混凝土工業一體化的思想,和混凝土工業界實際上正在進行的一體化進程,筆者在此愿進一步強調,這并不是某些國家根據自己的國情而推動的政策或者僅僅是一種潮流,而是世界建筑工程界為了順應社會進步、技術發展而正在經歷的一場普遍性的變革。這場變革的特點是:形成一個從工程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生產到混凝土生產再到砼施工一體化的企業集團,稱之為混凝土工業。他們面向社會承接建設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和制品的全部過程,他們有自己的水泥生產,砂石骨料生產,外加劑生產等基地,(這些基地也可以向外供應產品)。因此,他們是一體化的混凝土生產企業。這樣的企業技術上的最大優勢是生產十分穩定,從而保證了建設工程和產品的高質量。其次,市場競爭的優勢也十分明顯。獨立的、分離的混凝土預拌公司和無所不包的建筑公司無法與之競爭。
國外的混凝土企業集團是通過兼并來形成的。兼并的主體是企業中的強者,他們可能是水泥企業,也可能是其它企業。下面展示混凝土工業的結構。
[Page]
現在問題是,這些體制和產業結構是否符合我國的國情?
2、我國建筑材料工業體制結構發展的過程
我國土木建筑工程領域一向以來都是由土木建筑工程公司負責結構材料(鋼筋及混凝土)的加工和施工,在一個管理體制范圍內完成整個結構工程的工作。建筑工程涉及的工種范圍很廣,其中的混凝土材料的加工(生產)和施工是工作量最大,戰線最長的工作。為了降低成本,建筑公司大多在工地現場攪拌加工混凝土。生產效率低下,無法使用高強和高工作性能的混凝土,環境(噪音)污染,現場占地多,交通混亂一直是這種生產方式的缺點。但是加工成本低亷,合理和不合理的利潤空間大,施工工序的利潤空間更大,巨大的利益促使建筑公司始終不愿意放棄這項工程,也成為至今一些地區推行商品混凝土的最大阻力。直到70年代后期,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加工高等級混凝土的需要,國內的建筑部門開始建立企業內部的預拌混凝土的工廠,供應本公司的內部的需要。70年代末80年代初,這些預拌工廠大量出現,生產的混凝土開始交換到其它公司的工地,我國開始進入預拌混凝土時代。當時所有預拌混凝土都是建筑部門自己生產的,大部分產品由自己應用,因此還不是商品混凝土。直到80年代后期,建筑公司生產預拌混凝土已經大量進入市場,并且開始出現社會投資建立的純粹為了供應市場的混凝土攪拌站,我國才開始有真正意義上的商品混凝土。我國大規模的商品混凝土產業出現于90年代初期,大量攪拌站脫離建筑部門的背景,全部產品進入市場。形成一個獨立于建筑部門的產業。直至90年代后期,這個產業在東部和中部大中城市,出現飽和的態勢。與歐美日本行業出現于60年代,飽和于70年代相比較,我國晚了20年。
這個產業出現以后,很快就以其提高建筑工程生產效率、提高混凝土質量和等級、降低污染和建立文明的施工環境、以及混凝土質量比較易于監督等優點而迅速占領市場。也為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的現代化、專業化、高技術化創造了優良的環境。這一點已經沒有異議。
但是,我國歷史原因形成的建筑材料工業和建筑工業狀況與體制仍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主要表現在:
?。ǎ保┗炷林饕牧系乃喙I雖然已經從小型地方(立窯)水泥為主體過渡到大中型新法回轉窯水泥占據30%~40%的局面,但是我國水泥質量(實物質量及其穩定性和水泥的施工性能)的落后面貌根本上改變的時刻還沒有到來。
?。ǎ玻┪覈炷潦褂玫纳笆牧闲袠I還沒有達到產業化的水平,砂石至今還不能作為產品來納入管理,生產砂石的大多數工藝和設備原始落后,生產規模也過小,質量不穩定或難以控制,使得砂石已經成為現代混凝土生產水平的最大障礙。
(3)我國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獲得迅猛的發展,一般外加劑的生產能力和質量水平能夠滿足目前的要求。但是由于外加劑行業的多頭管理,準入門檻設置過低,甚至沒有門檻,企業科技水平不高,良莠不齊的現象十分嚴重。
?。ǎ矗┪覈炷聊壳澳軌蚱毡槭褂玫膿胶狭现挥蟹勖夯遥ゼ毜V渣粉由于產量少,未能大量使用。作為混凝土重要的摻合料,粉煤灰雖然有國家標準和部門的監管,價格早已不菲,但是至今沒有具備產品的品格。由于供應緊張,來源復雜,實際質量普遍不高等因素,混凝土生產難以控制,往往成為混凝土質量事故的一個源頭。使得用戶和業主方難以放心。
?。ǎ担┯捎谖覈壳盎炷辽a和施工從屬于兩個不同企業和部門,更加上建筑部門體制性(層層承包)的因素,混凝土生產和施工的利益對立與矛盾經常成為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
?。ǎ叮┥鲜龅慕ú母鞣N產品和建筑部門分屬不同的行業管理部門,利益不同,政出多門,不同部門之間難于進行順暢的溝通和合作。也是造成混凝土工程難以順利管理的重要原因。
3、結合我國國情的思考
作者認為,混凝土工業一體化也應當是中國混凝土工業的發展方向。其理由是:
?。?)這種企業結構和管理模式真正符合混凝土生產的規律。即把工程混凝土作為一種材料來對待,來生產,來管理,專業性很強,因此才有可能生產出質量最優良的混凝土。
[Page]
?。?)這種生產體制下進行的工程施工,生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有市場競爭力,因此,生命力最強。
?。?)這種生產方式簡化了很多市場和政府監管的環節,但實際上又強化了企業的內部管理,因為每一個中間產品(水泥、砂石、外加劑、摻合料)均由企業內部制訂的企業標準監管,這些標準在國家標準及法律的控制之下,但又比國家標準更嚴格,否則就沒有競爭力。國家的監督部門重點監管的是其最終產品——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把監管其中間產品的質量作為一種手段,而且這些中間產品的質量標準有一些是由生產方與工程承包商或投資商通過協商來解決的,全部都由合同、協議書形式成為工程文件固定下來,政府只起監督作用。因此,工程質量既得到有效的監管,又大大簡化了互相重疊的監管的體系。國家的監管似乎比較寬松,但市場和法律的監管力度十分巨大。
由此看來,東莞市商品混凝土產業的發展方向不應該再是數量上,生產能力上的增加,而是產業結構上,管理體制上的調整和改革。政府應當大力促進和鼓勵。混凝土產業的兼并,調整,去弱留強。同時,更應鼓勵混凝土產業向上游(原材料)產業發展,從而成為初步意義上的混凝土工業。然后,在第二階段,在有條件以后,通過適當的手段促進混凝土產業向下游(混凝土施工)方向發展,把工程的混凝土(鋼筋部分除外)的施工承包下來,從而完整地形成一個混凝土工業體系。在混凝土工程的管理方面,首先要加強和完善工程招標的制度,其中重點突出混凝土企業的信譽在投標中的作用。政府對具體工程的監管力度可以逐漸放寬,而由企業化的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執行混凝土工程質量、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質量的監督和混凝土工程驗收時的監督和委托檢測的工作。在工程承包方委托時也可以負責混凝土工程的全程監督,政府的建設工程管理部門只作調整,仲裁,政策制訂和企業及工程督導的作用。企業化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當有多個,形成競爭,以提供社會選擇,而不應當形成壟斷局面。工程投資方及承包方可以選擇和委托不同的監督機構,甚至選擇外來的監督機構監督工程。經過這樣的改革以后,混凝土企業的資質管理工作實際上已經可有可無。但在此之前,政府指導之下的企業資質管理還是有必要的。但必須與企業化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和市場化的監督結合起來,由他們提供必要的歷史資料和企業審查資料,由政府的相關人員(督導員)審查合格后給予資質審查合格證書。
4、對改革東莞市混凝土產業管理的建議
?。ǎ保┗炷翑嚢枵举Y質管理
建設部2001年4月頒布的《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87號令)和《預拌商品混凝土專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中,規定了混凝土公司屬于專業承包序列,設置二、三兩個等級預拌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對每個等級攪拌站規定了生產、技術和經濟的基本條件。包括注冊資本、凈資產、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裝備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業績等資質條件等。與此同時,該規定還提出了每個等級可承擔的工程范圍:二級站可生產各種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和特種混凝土。,三級企業可生產強度等級C60及以下的混凝土。
由此可見,建設部的規定著重的是建站時申請資質的基本條件。對于企業的生產業績沒有作明確的要求,需要主管部門在實踐中總結并加以補充。對于新加盟企業,規定了其資質等級按照最低等級核定,并設一年的暫定期。但沒有規定暫定期后如何定級,如果暫定期發生不能定級的違規行為,如何處理,都沒有作具體規定。也需要做一些補充。更加重要的是,這種規定方法對我國混凝土行業正在興起階段是必要的。但只是最低要求,或者說設置的門檻較低。經過幾年來行業的發展,我國中東部大中城市的商品混凝土行業已經在數量上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甚至是嚴重超飽和。市場運作已經比較成熟,市場競爭激烈或者非常激烈。對于企業資質的理解和要求已經大大超越上述條件。因此企業資質應該適合目前社會和市場發展的需要,應該是企業生產能力和業績的綜合反映。同時能夠促進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多年的經驗已經證明,混凝土行業如果設置的門檻過低,勢必引起發展速度過快,管理和監督不容易完善,行業內競爭過于激烈,對本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利。因此,東莞市完全有必要在建設部的規定基礎上作補充。包括資質等級條件的補充和延伸,分級規定的補充,企業生產業績評定內容的補充,不同等級企業可以承擔的工程范圍的補充等。
在砼攪拌站的資質管理方面,目前應該認真貫徹建設部的《資質規定》,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具體化的管理。具體建議如下:
新建拌站的審批及已建站的資質審核中,應當補充如下門檻條件和要求:
1)硬件條件
人員條件除了必須滿足《等級標準》中的二或三等級的要求外,財務經理、技術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都必須全職(而非兼職)在該攪拌站工作。如果一公司多站,上述條件應指每個攪拌站而非公司。
新建攪拌站生產規模不宜過大。每個站標準年生產能力應在30萬米3以下,或一個攪拌站不超過兩個攪拌樓(兩臺攪拌機)。攪拌機容量不宜超過3米3。
[Page]
砼攪拌站的實驗室應該有5個以上專(全)職工作人員。他們當中,從事過砼生產和砼試驗的初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不能少于2個。實驗室工作包括原材料和砼試驗、配方設計、日常生產控制、工地施工技術協調等。
實驗室的設備條件必須齊備,可以完成全套砼配方試驗和各種原材料的全套檢驗工作。具有合乎技術要求面積達標的標準養護條件。所有計量設備均經過國家計量部門的年度檢驗合格。
攪拌樓的生產設備中,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劑、摻合料、攪拌用水等)計量設備必須每年經過指定計量部門的檢驗合格并發給合格證書。
新建拌站的工藝設計中應該有足夠正常生產四天以上儲存量的水泥、粉煤灰、礦渣、外加劑的儲存庫和相應的專用的配套的計量設備。摻合料應當有兩個品種同時使用的可能。砂石集料儲存量應滿足正常生產砼六天以上的要求
必須具備站內污水處理和過濾水及濾渣循環使用的生產設施。
2)軟件要求
報建新的攪拌站必須有準確而詳盡的當地市場調查和分析報告,表明確實存在市場空間,不會導致過度競爭。報告要通過政府經濟計劃部門及行業專家的審核。嚴格按照適度鼓勵競爭,但不導致過度競爭的原則和布點更趨合理,資質更加優良的原則選定審批;
所有攪拌站應該與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資質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生產廠建立長期的,相對固定的供應關系。具體是:一個攪拌站與一個日產2500噸以上的水泥廠或粉磨站,與一個具有母體生產能力的外加劑生產廠,與不超過二個年產超過50萬米3的采石場和一個超過年產30萬米3的專業采砂隊(公司)簽訂一年以上的購銷合同。所有供應廠必須有營業執照和資質證書,所有產品必須有檢驗合格證書。
對于混凝土企業的產能與市場發展相協調的問題,是政府審批新建企業的重要原則。按照適度鼓勵競爭,但不導致過度競爭的原則,一個行政區劃(鎮、區)商品混凝土企業的標準生產能力,不應超過本地區最近兩年內市場對混凝土最大需求量的50%。
已建的砼攪拌站的資質管理和升降級問題
建設部的《資質等級標準》中規定了混凝土企業二、三兩級別的制度,兩個等級的差別主要是生產能力和規模。并沒有把生產管理水平和業績包括進去。因此,三級企業如何提升為二級,除了擴大規模,沒有其它方法。另外,對于新建站,一年暫定期如何管理,以后如何定級,也缺乏明確規定。對于二級企業的將來發展方向,沒有給予一些鼓勵性的規定。作為全國經濟發展龍頭的東莞市,工程建設的水平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應該在執行上述《資質規定》《資質等級標準》的基礎上,加入地方性的內容。同時應明確,資質等級主要應該是企業的生產水平和業績,其次才是生產規模。實際上不宜單純以生產規模確定級別,否則會引起盲目的追求擴大生產規模,這是不符合這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規律的。
本研究建議按照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實績)結合的方法充實這個《資質規定》,對于新建站的一年暫定期,無論其規模的大小,可以明確指定為“準三級企業(站)”,這個類別同時適用于出現了重大生產事故和責任事故的企業。它們經過半年至一年試生產的檢驗和整頓后,可以經過審查進入(或從回)上一級級別。但是準三級企業站在試產期間或整改合格之前應該不允許承接重要工程。
[Page]
二級企業(站)應在工藝設計、生產能力和人員、設備的配置上同時滿足《規定》的要求和上述硬件的要求,并且應該具備以下條件:三年以上供應商品混凝土的歷史;已經在承接工程中供應C60以上等級混凝土或自流平自密實混凝土或輕質高強混凝土或纖維增強與改性混凝土等500米3以上;近二年內承擔的混凝土工程沒有出現任何驗收不合格的重大事故,優等工程的占有率應在50%以上;并且在用戶和工程監理、檢測方中信譽良好,獲得普遍好評。符合上述條件的具有一個以上攪拌站的公司,只要所屬每個攪拌站都達到上述所有要求的,亦可以定為二級企業。
三級企業(站)在工藝設計、生產能力和人員、設備的配置上需同時滿足《規定》和上述硬件的要求,且要經過一年的試生產,其產品和工程質量驗收合格,在用戶和工程監理、檢測三方中沒有重大投訴案例,經過市建委組織相關部門評審以后可以獲得。生產規模沒有達到二級要求的企業,亦評為為三級企業。
同時應該留下一級站的奮斗方向給將來條件成熟時評出。即使一級企業需要經過上級專管部門的嚴格審評才能確定,數量很有限,但是也給企業一個發展的機會和奮斗的方向。
由此看來,資質等級的最重要依據是企業的業績,這些砼攪拌站的資質等級應當成為工程招投標的重要參考依據。
?。ǎ玻┥唐讽攀袌稣{控與管理的問題
商品砼雖然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存在很多的新問題,但是,它是從建筑市場分化、獨立出來的,是建筑大市場的一個部分。既要看到它的獨立性和對建筑市場的影響力,又要把它作為建筑市場的一分子來對待。它的獨立性在于,它不能再附屬于建筑部門作為建筑施工的一個環節,因為它有比建筑施工更重要的工作要完成,而且必須獨立出來接受社會的監督。但它與建筑施工又必須成為一個整體,才能保證工程順利、高質量地完成。在市場管理上,首先,它應當而又必須作為一個獨立的建設部門參予市場的競爭,同時接受社會各方(政府質監部門,項目甲、乙方以及用戶)的監督。每一個工程招、投標的程序及建設協議書合同的簽署都必須有砼公司(拌站)的參與,作為重要的材料供應方(丙方)參與招、投標及合同的簽署,承擔它應當承擔的責任。
第二、作為建設工程的參與方。簽約各方必須把砼公司及拌站所應當承擔的責任、義務及權利在建設合同書中詳細列明,即砼公司和拌站對建設工程的進展及質量負有不可推缷的責任。但必須指出,目前的體制又確定了砼工程是由建筑施工部門以及砼公司共同完成的,因此在工程進展及質量應當雙方共同負責。建設合同書中要劃清各自的權責范圍。
第三,作為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對商品砼的生產有宏觀調控和監督的作用。宏觀調控的功能不僅體現在建站的審批和評審上,而且體現在市場的調控和監督上。后者有各種各樣的做法,可以制訂地方性的規范和要求,規范商品砼的技術行為;也可以建立砼(及其主它重要建筑材料)的市場管理機構(可以稱之為砼市場),給社會提供砼工程招、投標及簽訂合同的場所。還可以制訂價格政策,保護各方的利益,但是,主要的市場行為應當由建設項目的各方自己去完成,政府不應當干預。例如砼工程質量的要求,應當由有關各方參照國家和地方的標準及規范在簽訂協議書(合同)中規定,政府部門只起在監督作用。
目前情況下,我們建議,東莞市應該建立商品混凝土交易市場(可以作為建筑材料市場的一部分),為商品混凝土的交易及招投標提供一個規范的運作場所;同時,行業協會可以在每個生產季節提出一個指導性的或引導性的商品混凝土價格,供交易雙方參考。該市場可以由商品混凝土協會來作日常管理,但政策由市建建委制定。
第四,政府的市場監督作用,在于培育公平競爭的環境和氣氛,減少和抑制在市場的控制和招、投標時的不公平行為,例如部門的保護行為和腐敗行為,哄抬或壓抑價格的行為,等。這方面可以用制訂法規及鼓勵媒體監督的辦法來解決。
?。ǎ常┗炷翑嚢枵旧a管理的問題
1)按照國際上通行的規矩,根據向用戶負責的原則,混凝土攪拌站在向用戶供應混凝土的同時,有向用戶提供該混凝土的配合比,并且報告所用的原材料的義務。這在國外早已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目前在國內還不十分普遍。很多攪拌站認為這是自己內部掌握的事情,是商業秘密。他們認為只要提供的混凝土合乎要求就可以了,不必向用戶公開自己的“秘密”。其實這是錯誤的。混凝土質量是關乎人民生命財產的大事,既然它已經商品化,要接受社會的監督,就必須接受用戶對其生產全過程的監督。因此,所用原材料及配合比公開,是攪拌站向用戶負責的表現,是一種社會的義務。
[Page]
我們目前商品砼公司(拌站)有一個市場競爭的問題,因此配合比的設計和執行就被認為是一種商業秘密,這是目前最大的障礙。另一個障礙就是,為了獲取最大的效益,某些公司(站)在執行配合比時打了折扣,例如用較多的粉煤灰甚至劣質灰,或者用了別的水泥,因此不便公開自己的配合比。由此看來,必須有一個強制執行的過程。必須認識到,對用戶和社會負責是混凝土企業經營的最高準則,在配合比和所用原材料上的競爭是低水平的競爭,服務的質量和經營的信譽才是真正的競爭。
2)目前商品砼管理中的最大難點,應該是砼生產與砼施工雙方的統一管理和監督的問題。因為目前攪拌站生產的砼運送到工地以后必須由建筑施工部門負責施工,在工地上進行材料的交接和驗收。除了雙方共同作坍落度試驗及共同留樣作強度試驗外,一切施工過程及施工質量全部由施工部門負責。這種體制存在著很大的弊病。它把一個完整的材料制作過程人為地分成了兩個階段,由不同管理系統的人去分別完成?;炷敛牧系纳a已經接受了用戶和質監部門監督,但砼施工卻透明度很低,是一個實際上缺乏監督的生產環節,其生產技術水平有時沒有充分的保證,也缺乏完整的規程來規范它。因此兩個環節之間產生矛盾是經常的事情。目前大量砼的質量問題就是在這種難以分清責任的情況下產生并且不了了之。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當然并不能說,目前的質量事故主要是由施工造成的,但是,兩個環節之間的配合和統一管理卻是必須解決的大問題。
由此可見,砼產業商品化帶來的最大好處是砼材料的生產過程接受了社會的監督,但這種監督只進行了一半。我們大部分人的觀念仍然是,“砼施工并不重要,沒有什么可以監管的”,推而廣之,“砼的生產也不需要高技術,只是一個簡單的設計和加工過程”。因此,我們在這樣一個極其重大的問題上經常遭受到了沉重的報復。
國外先進的經驗是把砼生產和施工統一起來,統歸砼公司負責。同時,砼工程的質量也統歸砼公司負責,并接受社會的監督。我國能否這樣實行呢?如果目前還做不到,又應如何統一管理砼生產與施工的兩大環節呢?這是十分值得思考的課題。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