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水泥行業結構調整任務緊迫
唐山市已無再建日產4000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石灰石資源,要達到國家"十一五"水泥產業結構調整比例,只能壓縮立窯水泥產量。唐山市水泥協會新任理事長王恒認為,可以發揮立窯現有設備技術優勢,研發利用各種垃圾生產建筑材料,走循環經濟持續發展的道路。
唐山是全國的水泥生產大市,現有熟料生產能力約2000萬噸,可以生產水泥3200萬噸。2005年,整個行業平穩運行,水泥實際產量達2850萬噸,同比略有增長;近兩年3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相繼竣工投產,市場淘汰3臺涇陽窯、15臺機立窯,新型干法熟料生產能力已達到44.32%,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產品出口繼續擴大。唐山市水泥工業在較快發展的同時,經濟運行中也存在突出問題:一是由于煤、電、油、運持續緊張,價格不斷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大幅提高;二是由于國家固定資產投資減緩,水泥市場供大于求,導致市場競爭殘酷,產品價格持續低迷,使部分企業發生虧損,去年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下降約43%;三是賒銷現象嚴重,營銷成本增加,風險加大;四是企業管理粗放,資源能源消耗居高不下。
王恒對唐山市水泥工業現狀進行分析后認為,據有關資料顯示,唐山市現有石灰石資源儲量,按每年生產3000萬噸水泥計算,僅夠生產26年的,還不計其他行業的消耗。因此已不具備再建日產4000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資源條件,唐山市已批復的幾條日產1000~20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應停止運作,達不到《指導目錄》要求的新建粉磨站應嚴格控制,嚴禁投資建設機立窯生產線。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十一五"末全國旋窯水泥應達75%,應淘汰立窯產量2.5億噸。
王恒建議,有條件的企業要在《產品質量法》、《環保法》、《水泥工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下,認真進行20項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實行清潔生產,向現代化立窯發展;積極開展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適當搭配低品位石灰石,采用高爐礦渣、煤矸石等工業廢渣配制生料。達不到國家法規要求的立窯水泥企業,將面臨被淘汰,這些企業還可以發揮立窯優勢,消化各種垃圾和工業廢渣,生產其他建材產品。協會將會同企業開展科技開發、課題攻關的活動,積極進行綜合利用,走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jiangxun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