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上海混凝土外加劑市場狀況綜述
2008年新年到來了,在這辭舊迎新之際,回首剛剛過去的2007年上海混凝土外加劑市場和企業的歷程,令人感慨頗多。在整個建筑市場源頭無水,資金鏈斷裂,作為資金鏈最下游的外加劑企業,幾乎面臨資金源枯竭和所有化工原料同時大幅提價的局面,使上海外加劑市場和企業經歷歷史上最嚴峻的考驗。但2007年上海外加劑市場和企業創造了奇跡,全市外加劑產品價格保持穩定,全市近120家混凝土外加劑企業質量抽檢無不良記錄,開創歷史最好記錄。2007年以接近49萬噸的年銷量,再創歷史新高,比2006年45萬噸年銷量增幅達9%,為上海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再立新功。
一、上海市外加劑企業及市場的狀況
2007年因歇業或退出上海外加劑市場的企業共14家,其中本市企業8家,外地企業6家。其中經銷減水劑企業2家,泵送劑企業7家,膨脹劑企業4家,原料供應商1家。
2007年上海外加劑市場新備案進入的企業共15家,其中外地企業7家,占半數。其中經銷減水劑企業5家,泵送劑企業5家,膨脹劑企業3家,原料供應商2家,退出和進入的企業數基本持平。
截止到2007年12月底,現有會員數118家。按備案證產品分類:經銷減水劑企業19家,聚羧酸企業9家,泵送劑企業72家,膨脹劑企業12家,原料供應商6家;按企業性質分類:外資企業9家,中外合資企業8家,國企10家,民營91家;按地區分:本市企業79家,外地企業39家,外地企業數約占1/3,外地企業大多分布在江、浙、皖。綜觀2007年全年各品種外加劑企業排行榜,反映了上海外加劑市場年銷售總量82%,約40萬噸的外加劑是由占企業總數29%的34家實力較強的大中型企業所分享。
占企業總數31%的37家外地進滬企業,其年銷售量為11萬噸,占年銷售總量22%。而2006年同樣數量的外地企業其年銷售量僅為7萬噸,外地企業年銷售增幅達57%,可見外地企業對上海混凝土外加劑市場的貢獻份額日益壯大。而占企業總數69%的81家本地企業,其年銷售量為38萬噸,占銷售總量的78%,相比之下本地企業仍占有優勢,依然是上海混凝土外加劑市場的主力軍。如按企業經濟類型分析:占企業總數8.5%的10家國資企業合計銷量為9.1萬噸,占年銷售總量18.6%;占企業總數14.4%的17家外資和中外合資企業合計銷量為8.1萬噸,占年銷售總量16.5%;占企業總數77.1%的91家民營企業合計銷量為31.8萬噸,占年銷售總量64.9%,由上可見國資企業和外資企業數量雖少,但能量卻大,將市重點工程大多收入囊中.從他們在排名榜上的位子也可見一斑。高效減水劑年銷量排行榜第一名為國資企業“上海五四助劑總廠”,膨脹劑第一名為國資企業“上海白水泥有限公司”。但民營企業以企業數占優,占據了市場近6.5成的銷量成為主流。
經業內專家和各企業共同努力,2007年近120家外加劑企業經市建材質檢站產品抽檢均無不良記錄。回顧2004年有10家外加劑企業質量未達標,有不良記錄;2005年有3家外加劑企業質量未達標有不良記錄,2006年又有10家外加劑企業因質量未達標有不良記錄,故2007年開創了上海外加劑市場質量歷史之最。
邁入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點,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推動發展,更加扎實的步伐促進和諧,為開創上海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二、2007年上海地區混凝土外加劑各品種銷售量一覽表:
2007年度與2006年度混凝土外加劑各品種銷量對照表:
2007年度上海地區混凝土外加劑總銷量為49萬噸,其中減水劑和泵送劑銷量為43萬噸,膨脹劑銷量為6萬噸。
2007年度與2006年度外加劑各品種銷量對照,除了普通泵送劑、高效泵送劑和膨脹劑年銷量略有下降外,其余品種銷量均有較大增幅。
2007年度各品種所占總銷量的百分比如下:
本年度外加劑和去年相比仍以中、高型為主,占總銷量的73.5%,聚羧酸系外加劑銷售最少,但普通型減水劑有較大增幅。
三、2007年與2006年同期上海地區混凝土外加劑銷量對照曲線圖:
[Page]
四、2007年減水劑、泵送劑,聚羧酸系減水劑,膨脹劑在上海地區銷售企業排行榜:
1、高效減水劑(年度銷量在4000噸以上企業)
2、泵送劑(年度銷量在4000噸以上企業)
3.聚羧酸系減水劑:(年度銷量在1000噸以上企業)
4、膨脹劑:(年度銷量在4000噸以上企業)
混凝土協會外加劑專業委員會新會員名單( 2007年1月~12月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