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奧運時期混凝土企業生存發展問題的探討
“后奧運時期”,是指奧運會結束的三到五時間,歷史上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既出現過“奧運景氣”,也出現過“奧運泡沫”。一些國家在奧運會舉辦期間經濟十分景氣,但隨著盛會的結束經濟卻出現了滑坡現象。保持奧運會后經濟穩定持續的發展,是每個承辦奧運會城市政府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不論如何解決后奧運時期經濟滑坡問題,隨著大規模基建投資的減少,可以肯定的是2008年后北京將會放慢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的步伐,這樣建筑業將走入一個相對的低谷。如何面對城市建設和房地產業發展的減緩,混凝土市場容量的減少,保證企業的生存發展,是擺在每個混凝土企業面前的嚴峻課題。此文就后奧運時期混凝土企業的對策發表一些淺顯的探討。
一、對北京奧運會前后混凝土市場的分析
1、奧運會前全行業已形成生產能力過剩的局面
進入21世紀,北京現代化城市建設步伐的加速和奧運會爭辦成功,使北京的建設投資迅速增長,據權威部門報道用于奧運會相關的投資總規模達到2800億元,巨大的建筑市場極大的刺激了社會對混凝土行業的投資,混凝土攪拌站在短短的兩三年內由70余家急劇增加到200多家,設計生產能力也從1000多萬m3/年猛增到7800萬m3/年。2005年北京混凝土產量達到了3949萬立方米;2006年北京奧運工程建設和城市改造建設進入高峰期,混凝土產量1-9月份為3112萬立方米,比2005年同期增長18%,按此增長比例計算,全年混凝土產量可達到4659萬立方米,可謂是奧運會前的最高峰了,但生產能力與實際需求仍形成巨大的反差。近幾年來,有限的市場需求和無限膨脹的市場供給矛盾日益突出,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造成大部分混凝土企業無利經營和虧本經營,已使一些企業被迫減產、停產以至關閉。這是奧運會前的混凝土市場的現狀。
2、后奧運時期將加快混凝土行業的整合
北京從2002年起已經連續5年開復工面積在1億平方以上,城區建設基本飽和,今后四環之內基本沒有開發的余地,并且隨著國家對土地的宏觀調控,房地產行業發展減緩。進入2008年奧運工程建設高峰期將過,再加上奧運前夕因保護環境的需要會有一個建設相對停滯的時期,那么從2008年起到奧運會結束之后的幾年時間內將出現建筑業和混凝土行業的“低谷效應”。在這一時期,本來就存在的混凝土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的矛盾,將進一步激化,殘酷的市場競爭必將使一批實力弱小,成本包袱沉重的攪拌站無力維持,最終歸于倒閉,完成混凝土行業新的市場格局整合,使商品混凝土市場實現新的供需平衡。
3、后奧運時期混凝土企業的生存環境
后奧運時期北京建筑市場仍會保持一定規模的混凝土需求容量。目前,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材料,沒有替代產品。盡管后奧運時期北京城市建設的速度有所減緩,但是北京現代化大都市建設的步伐不會停止,從北京“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可以看到,今后幾年北京的基建投資和城市建設仍會保持在一定規模上,因此混凝土的市場需求量也會保持在一定規模。
后奧運時期供大于求的混凝土市場必然會引起新的價格大戰,經過一段白熱化的競爭,優勝劣汰,將有一批混凝土企業被淘汰出局,之后混凝土市場的競爭將逐步趨于規范,形成相對穩定的格局。
后奧運時期市場對混凝土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素質將提出更高的要求。經過競爭和篩選后的建筑市場,施工單位會更嚴格混凝土的供應標準;城市環境管理的規范;政府對原材料資源的控制;使混凝土企業必須改變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在人才、技術質量、服務、成本、環境等諸多管理方面進行規范、創新和提升,這樣混凝土企業才能適應后奧運時期的市場環境。
二、后奧運時期混凝土企業生存發展的對策
后奧運時期的出現既給混凝土企業帶來生存的危機也給優秀的混凝土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就是利用市場動蕩和整合的時機,打敗勢力范圍內的競爭對手,樹立企業品牌形象,擴大企業市場占有率,成長為混凝土行業的龍頭企業,逐步提高對市場價格形成和供應格局分布的影響力。后奧運時期混凝土企業生存發展的對策有:
1、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混凝土企業要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必須樹立自己優秀的企業形象、品牌的形象,即:企業有產品一貫合格穩定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而這些要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做支撐,企業要在市場競爭環境中形成適合企業自身情況和特點的管理流程以及企業的特殊做事能力,包括別人沒有的或與眾不同的別人無法模仿的:資源指揮調度能力,技術研發能力,質量、成本控制能力,原材料組進能力,資金周轉能力,以及企業整個管理流程環節的銜接順暢,細節管理的到位等。
企業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都必須有相對應的特殊做事能力配合才能有效,從而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是一個優秀企業在后奧運時期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
2、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而混凝土是一種特殊產品:從混凝土攪拌出站,運送現場澆注,經過28天養護,才能形成最終產品,一旦發生混凝土質量問題對企業影響很大。在混凝土產品形成的過程中有很多復雜的動態因素影響著產品質量。要保證混凝土產品合格穩定的質量,企業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來開展嚴格系統的質量控制工作。對于大型混凝土企業來講,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是保證混凝土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前提。隨著后奧運時期的到來,企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建設高素質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任務顯得更加緊迫。
3、形成企業強有力技術研發創新能力
后奧運時期的混凝土市場價格競爭將異常激烈,優秀的企業要在價格戰中取勝,除了企業的資金實力外,還必須要有強有力技術研發能力做支撐,不斷研發出一系列優化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研究開發使用新的原材料,拓寬原材料渠道,并對混凝土產品發展的趨勢做一些前瞻性研究和相關信息收集,指導企業的發展方向,從而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的位置,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的競爭成本和代價。
[Page]
4、形成企業的合理市場布局
對于大型混凝土企業來說合理的市場區域布局非常重要,通過合理布局,使各站點能互相協調配合,發揮企業整體運作、規模經營的優勢,使企業在后奧運時期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5、開發外埠市場
積極關注和研究外埠市場,在條件具備、時機成熟時開發外埠混凝土市場,或者向本市和外埠輸出混凝土技術和管理,也是解決后奧運時期企業生產任務不足為企業創收的一條出路。
6、積極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
一個優秀的混凝土企業應該有自己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于后奧運時期的混凝土企業來講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意義重大,全體職工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共同的愿景將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全體職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共同奮斗度過難關,是企業在后奧運時期發展成長的巨大無形力量。
優秀的企業團隊是由高素質的員工組成的,而高素質的員在于思想觀念的先進。如何轉變員工的思想觀念,促進員工素質的提高,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教育和系統的培訓來實現這個轉變和提高,因而建立學習型企業也將為混凝土企業適應后奧運時期的市場動蕩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未雨綢繆做好迎接后奧運時期的準備
對于一個優秀的混凝土企業來說,必須有憂患意識,要未雨綢繆做好迎接后奧運時期的準備,要有前瞻性的戰略思考和積極、務實的行動。為此商品混凝土中心領導班子和各系統、部門在郝智濤經理帶領下,積極開始了后奧運時期對策的研究。實際上,商品混凝土中心兩年來堅持的建設學習型企業、不斷深化的企業管理流程再造、細化成本管理、建立考核體系、打造標桿站等等加強管理的辦法和改革創新的舉措,都是為了實現企業做強做大的目標,同時也為企業在后奧運時期得以生存發展創造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