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已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
1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會上,廣西代主席馬飚宣布:國家已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是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完善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和開放合作的重大舉措,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標志。
《規劃》為國務院于1月14日批準,涵蓋北部灣經濟區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四市范圍,陸地面積4.25萬平方公里,擁有海岸線1595公里,2006年底常住人口1240萬人,GDP總量為1439億元。廣西方面冀望北部灣經濟區2006-2010年GDP平均增速可達到17%,2011-2020年平均增速15.5%。
《規劃》顯示,北部灣經濟區重點打造的七個方面內容中,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即直接與對外開放有關。
第一為構建國際大通道。其目的是建立海陸空一體化的現代綜合交通網絡,港口方面,將加快三港合一的步伐,建立現代化的組合港,并力爭到2010年廣西沿海港口貨物吞吐能力超過1億噸,以打造泛北部灣海上通道和港口物流中心;陸路方面,將重點建設通往云貴方向的南寧-昆明、南寧-貴陽和通往珠三角方向的南寧-廣州等國家高速公路網項目;鐵路方面,將重點建設南寧-廣州高速鐵路,并加快湘桂鐵路復線、南寧-柳州城際鐵路、南昆鐵路復線和黔桂鐵路擴能工程;航空方面,將南寧機場以4E級標準擴建,桂林機場則擴建為A380飛機備降機場。
第二是完善沿海產業布局,形成開放合作的經濟優勢。近期將規劃建設面積86平方公里的臨海重工化區,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集中建設欽州港工業區、企沙工業區和鐵山港工業區,石化、能源、磷化工、林漿紙。同時,南寧與北海則側重于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等高新技術。
第三是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打造開放合作的新平臺。除了做大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外,還積極探索邊境合作新模式,其重點之一是建設4.07平方公里的東興鎮邊境經濟合作區、憑祥中國-東盟邊境綜合保稅區、欽州保稅港區等,探索海路、陸路通道與東盟國家的合作模式。
第四是深化國際國內多區域合作,拓展開放合作的新空間。綜合起來,即持續推進廣西方面一向倡導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并繼續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同時,以陸路為基礎推動南寧-新加坡通道經濟帶建設。
1月23日,為銜接中國北部灣區域與該區域“海上東盟”6國的合作,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跨國專家小組正在緊張籌備之中。其中,中方專家小組已得到商務部批準,并于1月4日舉行了中方專家受聘儀式;印尼、亞行亦已確定專家人選;菲律賓、東盟秘書處同意派專家,具體名單正在確定中;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文萊則正在研究推進。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