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飛龍水泥:強化企業責任 積極回報社會
喀什飛龍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發言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積極回報社會,履行好社會責任,讓廣大員工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是企業不可推卸的義務,也是我們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喀什飛龍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是企業改革的產物,在國有企業——喀什地區水泥廠的基礎上改制而成。改制后,我們時刻牢記自己的社會責任,不斷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611名員工,347名退離休人員在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和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下,團結一致、勵精圖治、背水一戰、團結奮進,不折不扣地貫徹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主題,以節能減排為主線,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為動力,以回報社會為落腳點。在短短的幾年里,從經營利潤和企業成長兩個角度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2007年生產水泥47.8萬噸,銷售水泥47萬噸,銷售收入突破1.2億元,上繳稅金1150萬元,l—11月實現利潤l0l8萬元。
銳意改革
喀什飛龍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改制前年產水泥不足10萬噸,隨著市場經濟的初步形成,國有企業弊病逐步凸顯,產權不明、設備落后、管理松散、效率低下、污染嚴重、債務沉重等,這一切都制約著企業的發展。面對生存的危機,企業的經營層清醒地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果斷提出了思改革、上規模、治污染的發展思路。為了搶抓機遇,公司不等不靠,在負債5000萬元、流動資金分文不貸的嚴峻形勢下,公司上下迎難而上,采取借債、職工集資、社會募資、滾動發展等有力措施,以每年遞增50%的速度快速發展,現年生產水泥已達60萬噸,打破了傳統建材工業發展的框框,走出了投資少、見效快、跨越式發展的路子。
按照《公司法》和現代企業的要求,公司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結構,制定了一系列創新制度,通過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經營制度和決策制度,實現了管理制度的創新。企業員工一律實行合同制用工辦法,員工能進能出,管理者能上能下;公開招聘管理人員,采用多種形式選用人才,并從內地聘請專業人才和管理人員參與公司管理,實現了用人制度的創新,有效地調動了員工和管理者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我們積極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抓分配制度的改革,從打破多年一貫制的大鍋飯式的檔案工資人手,拉開檔次,實行了按崗位、按貢獻、按業績取酬的工資制度。在具體操作中,實行“噸水泥工資制”、“銷售百元提成制”和“績效工資制”,建立健全了獎罰機制。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員工的才智得以激發,熱情被點燃,價值得到了體現,企業充滿了活力,各項生產指標不斷刷新。幾年內產值由不足2000萬元增加到1.2億元,翻了三番。實踐證明:只有改革,才能發展,只有發展,才能讓企業員工得到實惠,只有得到實惠,企業員工才有活力和創造性。
節能減排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企業責無旁貸。針對傳統水泥工業的節能減排,我們堅持標本兼治,努力在推進節能減排中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中實現節能減排,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增長方式。
一是治理污染,標本兼治。先后投資1 200余萬元,對6對①3.2米×1 l米的立窯煙囪進行重點治理,安裝了大布袋除塵器,改造新增了30多臺環保收塵設備,并對露天儲煤、石灰石堆場進行了清潔治理,從而使公司環保設施和環保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通過了自治區環境保護部門的驗收。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常抓不懈,定期檢查,及時更換環保配件,加強日常管理,切實做到了達標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二是在變廢為寶,在發展循環經濟上下功夫。先后實施了煤矸石、磚渣、電廠粉煤灰等替代水泥摻合料,目前這些工業廢渣已占生料和水泥配料中的30%以上,2007年利用各種廢渣達到10萬噸以上。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二次污染,而且節約了資源,降低了成本,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是改善生產作業環境,全面推進清潔生產。近兩年公司上下人人動手,隊廠區進行綠化治理,2007年新增綠化面積l0000多平方米,硬化地面5000多平方米,廠區綠化、硬化面積已達50%以上。我們計劃用3—5年的時間,使生產作業環境成為綠樹成蔭和綠地成茵的花園式工廠。
以人為本
員工是飛龍經濟的創造者,飛龍的發展離不開廣大員工的辛勤工作,同樣,飛龍也必須為廣大員工創造美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多年來,公司黨委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黨政群緊密配合,各項工作既從企業的長遠利益出發,又考慮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重大措施出臺前,都廣泛征求員工意見,達成共識后才付諸實施,保證了員工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利。我們認真貫徹執行《勞動法》,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飛龍全員勞動合同簽約百分之百,每位員工的合法權益都以合同的方式予以保護。同時推行競爭上崗,公開、公正地選拔管理干部,努力為每一個員工拓寬職業上升的通道。真正做到想干事的員工有機會,能干事的員工有舞臺,干成事的員工有地位。
[Page]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我們高度重視城鄉就業,社會保障、文化娛樂等與員工幸福密切相關的問題,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人文環境,不斷提高員工的幸福指數。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們先后吸納l00多名失業者就業,切實做到員工工資、冬炭費、醫療費足額發放、養老統籌、失業保險金分文不欠,退休人員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特困人員低保及時發放。我們還積極參與政府“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為廣大員工和需要幫助的社會群體及時送去溫暖,除逢年過節,經常對特困群體進行幫扶慰問;不定期組織員工到深圳、珠海等地去旅游。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企業先后榮獲“自治區文明單位”、“民族團結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科學發展
飛龍人并不滿足現狀,按照國家,自治區關于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決心再鼓一把勁,致力于結構調整,順應發展的大勢,步人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工藝技術和設備、管理先進、環境污染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為此,日產2000噸熟料的新型干法生產線項目建設已開始啟動。
2007年我們已經完成了日產2000噸熟料生產線項目的前期工作,編制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經自治區工程評估中心進行了技術評估,并由自治區環境保護局進行了批復,10月15日自治區經貿委對該項目正式核準。與此同時,年內又投資近二千萬元,新增兩套水泥自動包裝生產線,新增兩臺①3.2米×l3米的水泥磨機,淘汰了落后的包裝線和小磨機的等落后設備,與新建項目配套。
2008年計劃對原料破碎及生料制備系統進行全面的改造,促使項目主體開工建設,2010年前竣工投產。
雖然我們做了些工作,但任重道遠。近億元的投資尚需通過企業的艱辛努力才能積累,才能投入。但是,我們堅信,有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鼓舞,有國務院32號文件精神的支撐,有地委、行署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有廣大不辭勞苦、無私奉獻的員工,飛龍水泥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