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墻體材料產品驚現質量下降趨勢
——2007年墻體屋面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分析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7)國監任字第02048號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委托書的要求,按照中國建材聯合會和建材工業質量認證管理中心國建聯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地方有關部門以及中國磚瓦工業協會、墻材質檢中心發〔2007〕1號文件的安排和委托,我中心于2007年對全國586個生產企業的638個墻體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產品分別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重點企業檢查、認證產品監督檢查、地方委托檢查以及新標準GB/T11968-2006《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T19631-2005《玻璃纖維增強水泥輕質多孔隔墻條板》、JG/T169-2005《建筑隔墻用輕質條板》執行準備情況檢查。受檢企業約占全國生產企業近0.6%.受檢企業產量:墻體屋面材料360多億塊(折燒結普通磚),道路用建筑材料約0.8億平方米,各自占目前全國生產企業總產量的5%和2.5%,受檢企業數約占目前生產企業總數的0.6%和1%.抽查產品分為:燒結普通磚、蒸壓灰砂磚、燒結多孔磚、空心磚和空心砌塊(燒結類、混凝土、蒸壓加氣混凝土和輕集料混凝土類)、瓦(燒結類、混凝土類)和道路用建筑材料(混凝土類、燒結類)、隔墻板(GRC、工業廢渣、輕質墻板)等7類13種產品,抽查區域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受檢企業分別隸屬于鄉鎮、建材、司法、煤礦、電力、鐵路、農墾、三資等多個部門。
一、3種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情況
1.國家監督抽查新型墻體屋面材料產品的合格率為87.7%.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7)國監任字第02048號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委托書的要求,我中心依據GB13544-2000《燒結多孔磚》、JC943-2004《混凝土多孔磚》、GB13545-2003《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GB/T11968-1997《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T2542-2003《砌墻磚試驗方法》、GB/T11969~11975-1997《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等標準于今年第二季度對新型墻材產品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
這次實際抽查生產企業59家,抽查產品59個。經檢驗和綜合判定,合格企業數為50個,合格的產品數為50個,實際企業抽查合格率為84.7%,產品抽樣合格率為84.7%,明示標準符合率為84.7%,強標合格率為84.7%.本次抽查涉及的產品是新型墻體材料中磚類和砌塊類兩大類產品,其中,磚類產品抽查28個,合格22個,抽查合格率為78.6%;砌塊類產品抽查31個,合格28個,抽查合格率為90.3%;兩大類產品均未出現放射性核素限量指標超標現象。
2.認證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全項合格。
受國建聯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的委托,我中心依據JC709-1998《燒結瓦》標準對嘉泰陶瓷(廣州)有限公司的2個燒結瓦產品進行了國家產品質量認證監督檢查,經檢驗全項合格,達到國家產品質量認證要求。
3.委托重點企業產品質量檢查抽樣合格率為93.2%.
受中國磚瓦工業協會、墻材質檢中心發〔2007〕1號文件的安排和委托,我中心依據GB5101-2003《燒結普通磚》、GB13544-2000《燒結多孔磚》、GB13545-2003《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GB8239-1997《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GB/T15229-2002《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JC709-1998《燒結瓦》、JC943-2004《混凝土多孔磚》、JC746-1999《混凝土瓦》、JC/T446-2000《混凝土路面磚》、GB/T4100.1~5-1999《干壓陶瓷磚》、JG/T169-2005《建筑隔墻用輕質條板》、GB/T19631-2005《玻璃纖維增強水泥輕質多孔隔墻條板》、JC680-1997《硅鎂加氣混凝土空心輕質隔墻板》和JG3063-1999《工業廢渣混凝土隔墻條板》、GB11945-1999《蒸壓灰砂磚》、JJC238-1991(1996)《粉煤灰砌塊》、JC862-2000《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塊》、JC/T698-1998《石膏砌塊》、GB/T11968-2006《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等標準,于2007年聯合地方有關部門對全國526個生產企業的577個墻體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產品分別進行了重點企業檢查、認證產品監督檢查、地方委托檢查及新標準執行準備情況檢查,506家企業的538個產品達到國家標準要求。抽樣合格率為93.2%,抽查企業合格率為96.2%.上述我中心全年進行的3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及重點企業檢查的586個生產企業的638個產品,有556家生產企業的588個產品合格,抽樣合格率為92.2%,抽查企業合格率為94.9%.按產品品種統計:燒結普通磚產品合格率為80%;蒸壓灰砂磚產品合格率為94%;燒結多孔磚產品合格率為86%;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產品合格率為98.2%;混凝土多孔磚合格率為81%;混凝土普通磚和裝飾磚合格率為88%;瓦類產品合格率為100%;道路廣場磚產品合格率為95.2%;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塊產品合格率為100%;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合格率為100%;隔墻條板產品合格率為90%;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合格率為90%.
二、抽查及檢查結果所呈現的特點
1.新型墻體材料產品質量今年總體出現質量波動下降趨勢。
如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為84.7%,比2005年第二季度和2006年第四季度抽查合格率分別下降了6.3個和2.4個百分點,今年總的抽樣合格率為92.2%,抽查企業合格率為94.9%,分別比去年下降了2.8個和3.1個百分點。
2.小型企業抽查合格率為62.5%
國有、集體、有限責任公司性質的大、中型企業抽查合格率較高,均為100.0%;小型企業抽查合格率較低,為77.1%;私營(含個體)性質的小型企業抽查合格率為62.5%.
[Page]
3.磚類新型墻體材料產品抽查合格率較低,為89%.
其中,發展較快的混凝土多孔磚產品抽查合格率為81%. 4.許多不合格企業存在嚴重質量缺陷,屬節能性、耐久性和力學性能方面的項目不合格比例較高,占不合格企業總數的77.8%,且同時出現3個~4個項目嚴重超標。
三、不合格產品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1.耐久性能和力學性能不過關。
本年度不合格產品中產品強度等級項目實測最小值達不到相應墻體材料標準要求指標值的60%,抗凍性項目中凍后全部脫皮和斷裂。此類產品缺陷嚴重危害建筑砌體的強度和抵抗自然界環境風化性能力,對建筑工程危害極大。
2.行業固疾——尺寸偏差和外觀質量超標。
本年度不合格企業中絕大部分產品因尺寸偏差和外觀質量項目超標被判為不合格,其中個別企業的產品現場檢驗不合格數超過標準要求允許不合格數的7倍,具體表現為,尺寸偏差多、極差值大(大小不一)、外觀缺損嚴重,通俗講就是少寸不準、模樣差。該類不合格產品流入建筑市場,首先嚴重影響墻體材料產品的形象,其次產品造成建筑預算不準,墻體抹面材料浪費和建筑砌體強度下降。
3.節能性技術指標不達標。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的通知》(國辦發[2005]33號)文件精神,第二季度新型墻體材料產品國家質量監督抽查就是作為2007年國家質檢總局重點主檢的九大節能材料之一進行部署安排的。主要針對新型墻體材料中目前建筑使用量較大的節能產品,抽查了目前各地建筑應用量較大的能達到國家規范要求50%和30%節能指標的磚和砌塊兩大類4種代表性產品,其熱工性能(砌體傳熱系數)高低依次為: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燒結多孔磚。就這兩類節能產品,本次抽查9家不合格企業中有7家(磚類4家、砌塊類3家)產品的導熱系數、孔洞率、體積密度等反映產品節能性技術指標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被判為不合格。其中產品導熱系數項目實測值超標25%,孔洞率項目實測值僅為相應標準規定值的86%,體積密度實測值超標約16%.此類產品缺陷要么造成建筑拆除另選材料,要么大量增加成本進行外墻外保溫處理,嚴重影響了節能建筑的推廣。
四、出現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
1.技術、工藝裝備落后,部分新辦企業的技術水平尚不過關。
多數小規模企業多方面投入不足,生產現場技術力量匱乏,從業人員多為流動性很大的臨時工,生產出大量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產品。
2.企業管理水平落后。
不少企業管理混亂,工藝要求不嚴,沒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導致生產穩定性差。另外,管理人員明知尺差、外觀不達標仍生產銷售,反映出企業質量意識的淡薄。
3.建筑節能要求不嚴。
建筑節能逐步成為我國建筑的主要功能性指標要求,有些地區根本無視這方面要求。加之我國新型節能墻體材料質量狀況及節能指標不盡如人意,部分地區只好濫竽充數,建筑節能的把關和要求根本無法到位。
4.部分地區的總量失控,形成惡性競爭。
有些企業對生產新型墻體材料這一節能性產品的認識不足,市場形勢見好就生產、市場形勢不好就低價傾銷的現象在某些地區還比較突出。造成一般低檔次產品供大于求,也對當地業已形成的新型墻材發展勢頭產生了惡劣的負面影響。如江西南昌、景德鎮和撫州地區的燒結多孔磚產品。
5.行業質量管理和約束機制乏力。
新型墻體材料屬國家推廣應用的基礎材料,但目前這個以鄉鎮企業為主流的墻體材料行業嚴重缺乏行之有效的行業約束規范及手段的制約,生產許可證及強制性3C認證也未開展,使得行業無序競爭的現象十分普遍,產品質量波動很大。
五、提高產品質量的措施和建議
1.樹立行業宏觀管理概念,強化質量監督。
目前,墻改工作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工作方針已明確為:“以政策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目的,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主導產品為重點,城鄉分類指導,全面推進”。各地的行業管理及墻改工作部門應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本地的新型墻材的主導產品,結合當地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組織技術應用規程和圖集的編制,推廣示范建筑,以此作為宏觀管理、整體規劃的重點和突破口,給現在的新型墻材企業提供足夠導向信息。同時,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對行業實施新型墻材認可證制度。在質量監督方面,各級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應切實做好質量抽查后處理工作,工商、稅務、工程監督等執法部門,應積極采納質量監督管理和行業主管的建議,對質量較差或無生產保證能力的生產企業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進行控制,這樣才能加強政府監督力度。
[Page]
同時,為了加強質量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國家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行業管理部門還需要調動各級不同部門協同配合,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特別是專業研究設計院所、協會、質檢中心、墻材信息網等熟悉行業發展最新動向的窗口單位,讓他們發揮好政府和企業之間管理、信息等方面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協助政府做好部分職能工作,為墻材行業的質量振興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切實加強對建筑節能和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的監管力度。
近期建設部連續出臺了建筑節能政策,并且派出部分督查組進行建筑節能檢查,但并沒有根本解決這些問題。還需切實制定相關的建筑節能監管措施,明確對節能材料的監管要求,并成立相關機構如質量監督節能部門,嚴把建筑節能關和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的質量關。這樣才能落實到位,促進我國建筑節能和新型墻體材料質量的提高。
3.堵住城建使用和監督部門的暗流。
建議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的各級管理部門共同加強建筑市場工程原材料的產品質量管理,特別是應借鑒專業產品質檢機構的全項檢驗結果作為工程驗收考核內容,并作為建筑工程質量法規條例實施。只有這樣,才能堵住中間環節的暗流,保證供應單位工程原材料質量穩定,前后如一,進而強化市場質量制約,保障各類工程建筑的最終質量。
4.企業應加強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和質量把關,完善檢測手段。
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質量控制和質量把關是穩定和提高產品質量的必要手段,也是杜絕惡性質量事故的關鍵(如嚴重缺陷超標)。對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來說,就是在原材料質量、原料處理、成型、干燥和焙燒或養護及成品分檢等關鍵工序設立質量控制點,建立質量保證體系,這是提高半成品率和成品率,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最佳途徑。
5.樹立大市場觀念,努力調整產品結構。
企業應增加技術裝備的投入,加快技術進步的步伐,靠新出強,由大變強,這就需要企業進一步解放思想,在企業運行機制和體制上創新,只要有利于企業發展壯大和技術創新的發展模式都可以吸收借鑒,首先從重視吸納人才和拓寬融資渠道入手。
6.強化輿論宣傳和監督功能。
要加強行業形象及行業產品質量的宣傳和輿論監督力度,實施品牌發展戰略。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