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直流聯網工程有望2008年開工
3年以后,拉薩市民有望告別冬春季“拉閘限電”的苦惱,西藏自治區水泥、建材、采礦等企業因冬季電力供應不足而停工停產的局面也將有望得到徹底改變。昨日,記者從自治區電力公司了解到,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展開青藏直流聯網工程項目的前期工作,聯網工程項目有望于2008年開工,并在2010年冬季用電高峰期來臨之前發揮作用。“建設青藏直流聯網工程,是從根本上改變西藏自治區電力發展滯后和長期缺電局面的重要途徑。”自治區電力公司一位負責人如是說。
[現狀] 供電缺口逐年拉大
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日益增大。近幾年來,特別是冬季枯水期,因電力供應不足,主要工業企業不得不停工停產,居民生活用電受到較大的影響。電力供應短缺不僅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更為嚴重的是已成為制約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瓶頸之一。
“十一五”期間,西藏自治區將通過“一產上水平、二產抓重點、三產大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電力需求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快速增長。根據相關部門預測,“十一五”期間,西藏電網用電量和最大負荷年均增長將達到14.2%和14.4%,2010年將達到22.9億千瓦時和52.5萬千瓦;“十二五”期間,西藏自治區地市以上的電網用電量和最大負荷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2015年將達到42.1億千瓦時和91.8萬千瓦。專家分析測算顯示,在藏木電站投產(規劃為2013年)前,2008年至2012年,西藏枯水期供電缺口將逐年拉大,其中,2012年的供電缺口最大,電量缺口約為2.7億千瓦時。
[措施] 與大電網實現聯網
“要解決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問題,一是要加快西藏自治區水電資源的開發,二是要增加西藏自治區電力供應渠道,盡快和大電網聯網運行。”該負責人說。
專家認為,西藏自治區水電開發與大電網聯網運行將形成更高層次的資源互補,其意義深遠。第一,近期內可解決西藏自治區電力供需矛盾,同時為西藏自治區藏中地區“藏電外送”奠定基礎;第二,可以解決西藏“大機小網”問題,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促進西藏自治區水電資源的快速開發。
目前,西藏自治區已形成了藏中(覆蓋拉薩、日喀則、那曲、山南)、林芝、昌都、阿里4個區域性電網。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縣級以下的電網獨立運行。專家分析稱,西藏“大機小網”問題突出,羊湖電站(11.25萬千瓦)占藏中電網冬季負荷比重為50%左右,如果羊湖電站因故障停機將導致藏中電網大面積停電。藏木電站(51萬千瓦)投產后,“大機小網”問題仍然會比較突出。西藏電網與大電網實現聯網后,可以在西藏電網發生故障時,提供電力支援,確保西藏電網可靠供電。
“從總體上看,加快水電資源開發和建設聯網工程在功能上可以起到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作用。”該負責人說。
[聯網] 一期工程投資50億元
2007年初,國家電網公司針對西藏電網存在的問題,會同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組織有關科研單位優化調整了西藏電力“十一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2007年7月,國家電網公司與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了《關于共同推進西藏電力建設發展會談紀要》,開展了“青海(格爾木)-西藏(拉薩)聯網工程”專題研究論證工作。
[Page]
據介紹,青海電網適應性分析、青藏聯網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工作現已完成,按照遠近結合的原則,初步研究認為,采用±400千伏常規直流技術方案。青海側直流換流站設在格爾木地區,西藏側直流換流站設在拉薩地區,直流線路基沿青藏鐵路供電工程走線,輸電距離約1100公里。拉薩直流換流站的選址和地質、水情勘測等工作正在進行。
聯網工程方案是,根據西藏電網所需受入功率,考慮工程建設的復雜程度,推進一期工程建設規模60萬千瓦,工程投資50億元左右。
據悉,今年9月底,國家電網公司已向國家發改委申請開展青藏直流聯網工程項目前期工作,并建議在2008年開工,力爭2010年冬季用電高峰期來臨之前建成并發揮作用。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