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重慶市建材行業發展狀況及下步工作思路
重慶直轄、錦濤書記給重慶發展新的定位、批準成為全國城鄉統籌綜合試驗區、黨的十七大召開,這一系列均給重慶建材工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2003年至2007年是重慶市建材工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最好的階段,特別是在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招商引資,提高行業服務能力與水平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2003年至2007年重慶市建材工業發展狀況
五年來我市建材工業健康發展,經濟運行數量和質量顯著提高。2007年全市建材行業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400億元,(比五年前增長105.13%)同比增長17.65%,;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90億元,同比增長18.75%,五年共增長111.11%;實現工業增加值62億元,(比五年前增長1倍)同比增長18.91%;實現利潤13.72億元,(比五年前增長225.89%)同比增長42.18 %;出口交貨值16.34億元,(比五年前增長近五倍)同比增長38.36%;全員勞動生產率81395元/人年,(比五年前增長89.14%)同比增長22.08%。2007年出口交貨值在西部12個省市中居第一位;銷售收入居第三位;增加值居第四位;利潤居第三位。
2007年水泥產量達到2850萬噸,(比五年前增長62.86%)同比增長8.9%,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產量1400萬噸,而五年前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只有87.5萬噸,比五年前增長15倍,同比增長33.72%。建筑衛生陶瓷230萬件,(比五年前增長14.427%)同比下降3.77%;玻璃纖維22萬噸,(比五年前增長6倍)同比增長37.50%;鋼化玻璃366萬平方米、夾層玻璃157萬平方米,分別(比五年前增長3.5倍和11倍)同比增長19.22%、20.77 %。玻纖、夾層及鋼化玻璃在西部位居第一,全國靠前。
二、主要工作成績
(一)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
2007年全市建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0億元,比2002年增長一倍;2003年至2007年五年累計投資達到130億元,年均增速達57.42%。五年來,新開工重點項目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7條,總投資59.76億元,形成1800萬噸的設計生產能力,現已投產17條,產量達1400萬噸;玻纖及玻纖制品五年總投資40億元,形成玻纖系列及深加工產品體系,進一步鞏固全國玻纖生產基地的地位;新型墻材、新型裝飾裝修材料也得到快速發展。進一步加大了淘汰小水泥的工作力度。近五年先后淘汰落后水泥生產線46條,關閉、淘汰落后水泥產能506.5萬噸,特別是今年全市就淘汰了落后水泥生產線18條,關閉、淘汰小水泥產能231.6萬噸。進一步優化提升全市建材工業的結構狀況,規模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產量的比例達到49.12%,比5年前同期提高44.12個百分點。墻體材料改革不斷深入,新型墻體材料比例達到95%,其中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的比例達到15%,比去年同期提高4個百分點。
(二)節能減排取得成效
建材工業是"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之一,緊緊圍繞國家提出的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的戰略舉措,狠抓行業節能減排是我們重要任務。近年全市共新上節能減排項目共計15個,總投資3.5億元,重點有新型干法水泥的純低溫余熱發電,頁巖實心磚改頁巖空心磚,建材窯爐的改進等。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的純低溫余熱發電在建擬建項目10個,裝機規模達78.1MW,每年可發電3.5億度,約占全市火電發電量350億度的百分之一,同時項目全部投產后,可每年節約標煤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19萬噸。今年全市建材行業節能效果十分明顯,全市關閉、淘汰小水泥產能231.6萬噸。可節約標準煤5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1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200噸;全市建材行業萬元產值能耗10.12噸標準煤,比五年前降低17.79%,比2006年降低3.80%; 2007年建材行業利用廢棄物920萬噸,占全市利廢量的80%,比五年前多利用廢棄物200萬噸。連續多年成為全市資源綜合利用的第一大戶,工業固體廢棄物的利用率達到80%以上。
(三)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
我們十分注重行業招商工作,把行業的招商引資列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重大突破。2007年利用外資15億元,比2002年增長114.28%,比2006年增長20.00%。
五年來,我們成功將浙江科華集團總部遷移到重慶落戶于南岸區南坪,成立了重慶科華控股集團公司,控股包括浙江、江西、重慶的五戶企業,并在重慶新投資5.8億元,在萬州上日產5000噸的新型干法生產線,預計今年完成投資2億元,該公司5年來共累計投資達到13億元。拉瑞重慶公司已在重慶投資10億元,今年計劃在重慶投資6億元,拉瑞永川和涪陵的水泥項目在下半年開工建設。國際復合計劃完成投資18億元,今年完成8億元,5年累計投資達到40億元;福耀集團在萬盛10億元的浮法玻璃項目正式開工,美國康寧公司在重慶投資3000萬美元的節能泡沫玻璃正在積極推進。2007年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新投入項目資金達到42億元人民幣,5年累計投資達到90億元以上。
(四)扶優、扶強建材企業
今年我市規模以上企業355戶,比五年前增加了135戶,同比增加了33戶。其中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企業4戶,1億元以上企業 27戶,分別比五年前增加4戶和21戶。
(五)優化服務企業成效明顯
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提高行業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組織召開全市建材行業工作會,全面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會的精神,傳達學習國家對建材行業的總體要求,明確行業工作的目標任務,鼓舞和增強行業發展的信心;根據國家質監總局頒布的《水泥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的要求,結合重慶市的具體情況,分析研究具體換發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幫助相關企業作好各項準備;幫助彭水茂田新線投產前的生產準備和手續的辦理;積極協調拉瑞重慶水泥廠石英砂巖礦的征用,小南海二期工程規劃選址及市水泥質檢站與市質量檢測院重組的工作;根據三次黨代會提出的"一圈兩翼"發展戰略,針對建材工業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圈兩翼建材工業發展思路》;配合完成了國家發改委對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的調研資料及完善水泥工業實施差別電價校核工作;按時完成政協提案和人大建議,得到滿意答復;我們每季度認真進行全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工作,通報并指導全市建材企業優化經濟運行質量;及時在市經委公眾信息網上向社會提供各類建材行業信息;參與指導行業價格自律,開展行業調研工作,從總體上較好推動全市建材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Page]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全市建材行業管理工作要以黨的十七大為指導,貫徹落實三次黨代會"一圈兩翼"經濟發展的思路,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在全市建材行業全面開展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能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能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二)明年我市建材工業發展目標
2008年全市建材工業工業總產值460億元,比上年增長15.00%。;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5億元,增長18.42%;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83億元,增長33.87%;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實現利潤15.37億元,增長12.03%;出口交貨值18億元,增長10.16%。
(三)2012年目標預測
1、效益指標:2012年全市建材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銷售現價當年價)1000億元,年均增長20.11%,,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42億元,年均增長18.5%,實現工業增加值149億元,年均增長19%。實現利潤30億元,年均增長16.93%,出口交貨值26億元,年均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0戶,比2007年增加75戶;全年勞動生產率138813元/人年,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達到180億,力爭200億。
2、全年規模以上企業建材主要產品產量預測完成情況:水泥產量3500萬噸,年均增長3.13%;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產量2600萬噸,年均增長13.2%,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比例達到74.3%;衛生陶瓷550 萬件,年均增長19%;玻璃纖維62.5萬噸,年均增長23.2%。鋼化玻璃918萬平方米,夾層玻璃429萬平方米,分別年均增長20%、25%。2008年至2012年5年預計淘汰落后水泥生產線 65 條,關閉、淘汰落后水泥產能 784萬噸。
(四)工作重點
1.繼續做大做強玻纖及深加工產品,延伸產業鏈,重點抓好國際復合長壽工業園2條7.5萬噸粗紗、3.5萬噸細紗及下游產品玻纖布生產線(兩條年產7600萬m)的建設,5年項目總投資達到40億,形成玻纖產量70萬噸,織布23000萬米及其它下游產品,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利潤10億元,產品出口交貨值達到40億元,進一步鞏固全國玻纖及制品的生產基地。
2.進一步加大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力度,將新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5條,總投資約70億元,形成2000萬噸的生產能力,使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達到65%以上,同時按照《質量法》、《環保法》、《生產許可證條例》及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進一步淘汰落后水泥生產線的力度,預計五年將關閉、淘汰小水泥800萬噸,實現我市水泥工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3.根據國家節能減排的重大舉措,充分發揮建材工業巨大的潛能。一是抓好節能建材的研發,生產實用新型節能建材產品,主要有泡沫玻璃、夾層玻璃、空心磚、內外墻新型保溫隔熱材料及新型門窗及防水材料,同時加大工藝窯爐的改進及新技術的應用,使建材產品生產環節的能耗能較大幅度的降低,突顯建材產品生產、使用"雙節能"的效應。
4.進一步加大建材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力度,在鞏固現有的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的基礎上,重點突出抓好生活垃圾的使用。力爭到2012年建材行業年利用各種廢棄物達到1200萬噸,其中工業廢棄物的利用率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建材工業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五)工作措施
1.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制定的各項宏觀調控措施,推進行業健康穩步發展;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和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結合重慶的實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大淘汰落后生產工藝的力度。搞好新型干法水泥發展規劃,合理布局,利用水泥生產許可證換發的有利時機,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的小水泥企業依法加大淘汰力度。
2.引導建材行業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認真貫徹市委市府提出的"加快推進重慶市新型工業化的決定"中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緊緊圍繞建材工業在環保、節能、利廢等方面具有巨大潛能的特點,進一步搞好建材工業的資源綜合利用,大力實施建材節能工程,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切實加大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的工作力度,全面貫徹落實能源定額措施,推進全市建材工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3.繼續加快建材行業的結構調整,促進建材工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加強建材重點項目的策劃,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立科學的建材重點項目庫。緊跟建材行業國內外發展動態和趨勢,加快建材行業的結構調整與企業技術進步。進一步加大建材行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強化重點項目的跟蹤與服務的制度,認真幫助協調解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出現的重大問題,切實搞好行業服務工作。確保建材重點項目能按期建成,順利達標,盡快增效。
4.積極推進墻體材料改革,適應建筑節能的需要。燒結頁巖實心磚向頁巖空心磚、多孔磚方向發展已成為我市墻體材料改革的目標和重要任務,加大"實改空"的工作進程,適應建筑節能發展的需要。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