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鉻德公司處理污泥不厚道惹眾怒
“做人要厚道,不要推卸責任!”日前20多位人大代表在聽取廣州市唯一的污泥處理廠——鉻德公司津生污泥處理廠“臭氣擾民”問題的整改匯報時,公司代表稱“臭味問題與他們沒有因果關系”,并威脅“撂挑子不干了”,市人大代表、黃埔區委書記陳小鋼聞聽此言對其當場怒斥。
據了解,鉻德公司津生污泥處理廠每天污泥處理能力650噸,但每天運往該廠的污泥卻有1000噸。公司3年來因處理污泥至少獲得政府補貼1.3億元,但是處于該廠下風口的番禺區思賢村、新造鎮外圍以及長洲島、黃埔區部分居民點,卻連續3年深受臭氣熏擾。
廣州市市政園林局代表在會上透露,鉻德污泥處理廠遠期計劃關閉或搬遷。
日前,20多位人大代表到黃埔區視察,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市環保局、廣州鉻德公司津生污泥處理廠的代表匯報了“鉻德公司污泥臭氣污染問題”的整改情況。
全市唯一污泥處理廠 威脅“撂挑子不干”
在匯報會上,鉻德公司代表出示了兩分檢測報告——委托廣州市分析測試中心對鉻德公司的廠界、當日處于下風口的番禺區思賢村、新造鎮外圍以及長洲島、黃埔區的一些居民點環境空氣進行的同步采樣和分析。其結論是:“產生臭氣的原因是復雜的,一些區域的臭氣問題與我司污泥處理廠并無因果關系?!?/FONT>
公司代表解讀報告時稱,思賢村、新造鎮周邊的油庫、電子廠、皮革制品廠、牲畜屠宰廠及農田上的堆肥點,以及長洲島、黃埔區周邊河涌內污水和污泥,才是產生惡臭的主要原因。
除了自認為與臭氣產生無關外,作為廣州市唯一的污泥處理廠,鉻德公司竟然表示要“撂挑子”走人不干了。
鉻德公司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一、解除原有BOT合同,鉻德公司提供過渡期兩年的污泥處理服務,市政府補償鉻德一二期建設投資的折舊費用,另選址建設新的污泥處理中心;二、由市政局將鉻德污泥廠每天不能及時消納的350噸污泥運往填埋場,鉻德公司提供部分運費;三、市政局將污水處理廠處理場內脫水工藝的費用、場地移交鉻德,并將現有污泥處理費調回256元/噸,由鉻德投資在各污水廠內建干化設備。
黃埔區委書記怒斥 “做人要厚道”
鉻德公司代表的言論當場惹來人大代表們的強烈不滿。市人大代表、黃埔區委書記陳小鋼直接指出:“鉻德公司這個時候來強調(臭氣的)責任不是鉻德的,不停地推卸責任,明擺了(責任)是推不了的,做人要厚道,鉻德要做的應該是回顧當時采用的技術是否成熟,流程是否經得起考驗,現在怎么做好補救措施,做人要厚道,要有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如果是技術不成熟導致的失敗,要反省投資人、技術設計者的責任,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推給政府,更不能推給老百姓,(推給老百姓)是要犯眾怒的?!?/FONT>
“鉻德污泥廠目前實際處理污泥的能力是650噸每天,但每天運進去的污泥是近1000噸,多出來的350噸上哪里去了?”市人大代表謝衛忠提出質疑。據了解,鉻德污泥廠是廣州四大污水處理廠每日1000噸污泥的唯一出路?!懊髦浪幚聿涣诉@么多污泥,為什么給它這么多?給了,為什么又不跟蹤管理?”
工廠臭氣擾民 已接投訴183宗
廣州市環保局介紹,通過對鉻德公司多次現場檢查,了解到惡臭的主要來源。一是污泥運輸、裝卸、存儲過程中 ,因未能實施完全封閉式作業;二是壓濾車間惡臭氣體收集不完全;三是該公司產能不足,運入的污泥無法及時處理,在廠外租用了兩口水塘堆儲污泥,因發酵惡臭大量產生。四是用于制磚的污泥和磚坯未能及時燒制,經無害化處理后的污泥在廠區內堆積產生臭氣。
據廣州市環境保護局代表介紹,2005年5月市環保局12369環境熱線首次接到群眾對鉻德公司的投訴,到目前為止累計投訴已經達到183宗,“刮南風時主要是黃埔區的群眾投訴,刮北風時主要是番禺化龍鎮的群眾投訴?!?/FONT>
今年10月,市環保局下發通知,要求對該公司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管,從檢測結果看,鉻德公司的臭氣牌坊濃度仍有超標現象。
作為鉻德公司的主管部門,廣州市市政園林局代表表示,“對于鉻德公司污泥處理廠的問題,近期的解決辦法是:不能處理的半成品運到填埋場或別的地方填埋;遠期的解決方法是關閉或者搬遷?!?/FONT>
觀點對對碰
鉻德公司代表稱,“臭氣問題與我廠并無因果關系,思賢村、新造鎮周邊油庫、工廠及農田上的堆肥點,以及長洲島、黃埔區周邊河涌內污水污泥,才是產生惡臭的主要原因?!?/FONT>
我在鉻德污泥廠附近觀察過,那個味道的確非常可怕,一般人承受不了。
做人要厚道,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推給政府,更不能推給老百姓,(推給老百姓)是要犯眾怒的。
——廣州市人大代表、黃埔區委書記陳小鋼
有鉻德之前,長洲島上的生活污水就是這樣日排夜排,從來沒有這樣的臭味。鉻德這種說法是信口雌黃,非常不負責任?!L洲島居民、人大代表寧云忠
[Page]
(臭氣治理問題)鉻德從來都是態度積極,行動卻是老牛拉破車的速度。4年來,只在種樹、加蓋、密封上稍許做了文章,源頭沒有解決。
——廣州市人大代表謝衛忠
污泥處理設備開放作業,臭氣熏天。
“處理污泥三年,已拿補貼1.3億元”
會上,鉻德公司代表也對自身困境造成的現狀“喊了冤”:“目前,由于BOT這種形式在我們尚缺乏法律規范,企業與政府簽訂BOT服務合同,由企業全面承擔投資風險,而事實上承擔全市這么重要的任務又要承擔全部投資風險就成為了企業的兩大包袱,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困擾,有著難以承受之重?!?該代表說。
鉻德公司方面表示,當前在運營生產過程中遇到了四大問題:一是碼頭用地和運營許可證問題。獵德、大坦沙、瀝滘三大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均通過船運到公司碼頭進行上岸處理,因碼頭用地和經營許可證問題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屢被有關部門處罰,工作難以開展。二是磚廠用地擴容問題。由于受曬場面積影響,目前磚廠最大生產能力是15萬塊,難以滿足日產60萬塊磚的需要,需要增加磚廠面積。三是污泥計量為體。四是污泥處理費問題。一直以污水廠的計量方法為標準。由于物價上漲,致使鉻德公司長時間負債虧損經營。
“四大問題使得我們陷入困境,這些問題不解決,進一步的整改措施就難以落實。”鉻德公司代表說。
對于鉻德公司的說法,有市人大代表也提出了質疑。據了解,鉻德公司每處理一噸污泥,政府補貼198元,這一價格后來提高到256元/噸,鉻德公司自稱至今累計處理污泥量70多萬噸,廣州市人大代表寧云忠算了一筆賬,“鉻德處理70多萬噸污泥,已經從市政府賺了1.3億多元?!?/FONT>
鉻德公司津生污泥處理廠
每天處理污泥能力:650噸
每天運往該廠污泥:1000噸
處理污泥政府補貼:198元/噸(后來提至256元/噸)
鉻德公司自稱:已處理70多萬噸污泥
鉻德公司已獲補貼:700000×198元=138600000元
處理不了的污泥 去哪兒了?
“鉻德污泥廠目前實際處理污泥的能力是650噸/天,但每天運進去的污泥是近1000噸,多出來的350噸上哪里去了?”市人大代表謝衛忠質疑。但是,這一問題在當天的會上并沒有人給出答案。
據記者了解,今年11月下旬,東莞東江江北支流東莞麻涌鎮歐涌村段的江堤上、蕉林中,發現3000立方米污泥。
事后從有關方面證實,這些污泥是廣州幾家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委托廣州津生公司經過無害化處理,只是一般廢物。這些經過處理的污泥本來是要用于制磚或用作肥料,但該公司處理能力有限,因為處理不了這么多污泥,在未簽訂任何協議的情況下,便擅自將其轉賣給私人老板。私人老板卻將其倒在東莞麻涌鎮德永佳電廠旁的香蕉林。
廣州市政部門隨后聯合環保等部門向津生公司發出了整改通知,要求其立即清理現場,并對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