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租賃市場發展需要轉變觀念
目前,我國的工程機械租賃服務方式還比較傳統,租賃市場雖然發達,但專業租賃公司不多。雖然有些企業還捆綁了銷售、維修、配件供應等后市場的服務功能,但整個租賃市場專業化、細分化服務的情況并不理想。
專家認為,一個缺乏有序競爭環境和行業規范的租賃市場,有時候盡管從業企業的規模可能壯大迅猛,但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從業人員的急劇膨脹,租賃費用的逐年下降以及信用環境的不斷惡化,甚至出現正規企業競爭不過非法企業的混亂局面。受整個行業政策因素的影響,這已經成為目前我國整個工程機械租賃行業所面臨的困窘。僅就租金回收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租賃行業的租金拖欠率高達60%。
就區域產業發展而言,一個產業在本地區有突出表現的原因不僅在于企業本身,它和當地的人文、政策環境等客觀因素有著密切關系。以徐州租賃業市場為例,其地域產業優勢的支撐,無論在地域上還是在專業人才的聚集上都不同于其他地區,因此,其他地區能否按照徐州的模式來推動租賃市場的繁榮,仍然有待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想加快租賃行業的發展,必須盡快改變現有的租賃企業經營理念,逐漸建立以服務為核心的經營模式,從而盡可能快的建立一個相對規范的租賃市場,來適應建設市場的需要。
我國租賃行業發展到現在,僅僅靠現有企業進行市場整合難度較大,其一,目前,我國仍然是以傳統租賃為絕對主流的市場結構,租賃的知識含量較低,小企業數量眾多,基本都能夠依靠較低運營成本和靈活的經營手段補充尚未成熟的需求市場,這其實也是一些跨國租賃公司在中國徹底失敗的重要原因;其二,由于現有大型租賃企業缺乏行業領導能力,在租賃企業管理和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缺乏有效手段,即使實現規模化整合,也可能僅僅是規模的整合,而不是內部服務能力的聚變化提升,實際意義不大。要想加快國內工程機械租賃行業的發展步伐,尋找新的突破口,把現已成熟的傳統租賃行業變成一個新興的現代租賃行業,使之重新具備活力可能是一條捷徑。
租賃行業的發展并不僅僅是租賃企業的責任,制造企業同樣能夠進行有力的推動。目前,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為了促進銷售,都普遍采用了信用銷售方式。但傳統的信用銷售模式在安全性方面具有先天性缺陷,企業需要第三方幫助他們控制風險、隔離法律、財務等方面的先天不足。租賃設備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特征正好為租賃企業提供了機會,租賃公司可以與廠商進行合作,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增加服務收益。通過提高服務的知識含量,進而引導行業提高準入門檻,避免惡性競爭。
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經濟、服務貿易已經成為經濟行發展的主流,任何一個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持續發展的活力。銷售產品、服務、理念和標準是新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的最高境界,在這方面卡特彼勒已經做出了表率。楊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