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信重工:攪動小挖市場一池春水
中國挖掘機行業過去10年,由于國產液壓件等關鍵配套件的缺損等因素,導致了挖掘機市場被韓、日、美、歐等外資企業瓜分了90%以上的份額。經過10年艱苦奮斗,目前國內企業不斷發展,已奪回近27%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小型液壓挖掘機領域,近兩年有較大起色。中國小型挖掘機市場經過前幾年的培育,日趨成熟,國內小挖制造企業由之前少數幾家發展到現在的數十家,而且后進入者中不乏有實力的優秀企業,大信重工就是其中之一。
大信重工有限公司其前身為煙臺大信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005年公司確定了以“推動產業發展,促進機械工業”為使命的發展戰略,通過引進國內外工程機械行業戰略合作伙伴,吸納國內外優秀的技術、管理、人力資源,進入工程機械領域。2007年公司與美國盛創機械有限公司(CENNTRO MACHINERY LIMITED)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投資1.4億元,注冊成立大信重工有限公司。合資公司的成立使大信重工在實施全球化戰略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不僅為公司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而且對傳播國際化品牌、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及產品技術、開辟國際營銷渠道、引進國外融資租賃平臺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為大信重工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切入小挖,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大信重工主要涉足的領域是挖掘機械、樁工機械及路面機械等領域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挖掘機業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目前,大信重工已推出2t、3.5t、6t及8.5t履帶式小型液壓挖掘機,1t、1.5t、3t、4t、13t、15t的履帶及輪式挖掘機也將陸續推出。產品的各項安全性能指標完全按CE標準進行設計制造,部分產品已通過歐洲CE安全認證。大信進入小挖領域,可以說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國外發達國家市場中小挖的保有量在50%~60%,而中國這個數字卻在20%~30%,借鑒國外成熟的市場發展軌跡做預測,中國的小挖市場大有可為。實際情況也是如此,由于現在房地產市場的火熱,很多大工程進入收尾和修補階段及市政工程的大規模建設以及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等諸多因素,小挖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廣,小挖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也越來越火。據統計,15t以下的銷量2007年是2006年同期的2倍以上,市場份額也增長迅速。大信此時進入,恰得其時,此可謂得了“天時”。
小挖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而且不只是技術導向那么簡單,目前限制小挖企業產能的因素多在于配套資源的供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誰掌握了配套件資源誰就掌握了小挖的市場。大信的小挖產品由于定位比較高,而且一開始就制定了利用全球資源,面向全球市場的戰略方向,所有配套件部件均采用美國、德國、日本及韓國等進口部件。煙臺作為一個海港城市,與海外的貿易和溝通非常方便,特別是斗山等韓企在煙臺的落戶扎根帶動了周邊配套資源系統化的發展。大信重工董事長兼總經理孫誠先生告訴記者,大信生產的小挖雖然配置高,但配套資源供給體制非常成熟,一旦有需求,半小時內配件就可到貨。如此便利,可謂占盡“地利”。
大信重工的快速發展一直得益于公司對內對外精誠合作的共贏關系。對內真正以人為本,廣泛地吸引了各方的有識之士。對外開展合作,與美國盛創機械有限公司的合作很好地鞏固了大信重工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企業以共贏的價值觀和誠信的作風,贏得了大批優秀供應商和經銷商的支持,上下游的通暢為企業順利發展小挖事業提供了保障。此則是最為關鍵的“人和”。
打造核心競爭力
小挖的市場雖然好,并不意味著競爭不激烈,中國的小挖市場已進入群雄逐鹿階段。據統計中國的小挖制造企業已達到數十家,加上外資品牌,國內企業在小挖市場的競爭形勢并不容樂觀。套用流行的概念說,藍海中也不能保證每家企業都是贏家,何況再藍的海都會逐漸變紅。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并取得良好發展,孫總給我們講了大信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之道。
孫總用木桶理論給記者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他認為,用戶買產品,他們從中得到的價值是在產品的形成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大信重工的核心競爭力存在于研發、供應、制造、營銷及服務這價值鏈的5個關鍵點中的每一個環節,如果每個環節都做好了,就像5塊整齊木板箍起來的木桶,可以盛滿滿一桶水,不會有溢漏,如果哪一塊有了疏漏,則用戶的利益就會像短了一塊木板的桶里的水要灑出來一樣,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根據孫總介紹,大信重工塑造核心競爭力的第一個環節是產品設計研發,大信在國外設立了高端產品的研發中心,充分利用國外資本、信息及人力資源等優勢,全力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第二個配套資源供應的鏈條中,利用煙臺區域制造的資源,亦形成了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第三就是加工制造,孫總本人就是技術專家,對工藝、質檢等功底深厚,制定的“高標準、精細化、零缺陷”的作業路線,使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得到了有效的保證。第四個環節是分銷和渠道建設,工程機械的銷售很有渠道為王的味道!渠道的建設直接影響到客戶群的規模和針對性,這也是江淮汽車等很多企業跨領域進入小挖的最大挑戰之一。大信重工已經在全國建立了60家左右的分銷點,對渠道建設良好的布局也是人們看好大信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一個環節的服務也是非常重要的,大信借鑒了國內外企業的先進經驗,博采眾長,同時借助經銷商的力量,為他們提供支持和服務的理念,共同努力把售后做好做到家,這也體現了大信“誠信,合作,共贏”的核心價值觀。
未來展望
采訪中,孫總談到大信未來的發展規劃,2007年是大信重工挖掘機業務發展的關鍵一年,公司結合自身運營能力和市場需求確立了2007年生產經營目標: 完成350臺挖掘機的銷售,銷售收入1億元。2008年大信重工將完成第一階段的發展目標,實現銷售挖掘機1500臺,其中出口300臺,銷售收入4.2億元; 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7.2億元; 到2010年,大信重工將進入國內一流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經濟規模將達到10億元,同時實現30%產品出口。
對于如何順利實現快速的發展,孫總給我們透露了下一步的戰略規劃。與美國盛創機械有限公司合作后,再與美國一家商業銀行合作開展融資租賃的業務; 新的年產能在2000臺挖掘機的生產基地馬上就要投產; 組織國內外專家進一步加強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研發; 進一步強化渠道建設,擴大產品覆蓋面并完善售后服務。
透過此次大信之行的所見所聞,我們有理由相信大信重工定可在小挖領域大有作為,建設一個“科技化、現代化、全球化”的大信重工的企業愿景也一定可以順利實現!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