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奧運時代北京工程機械舉租賃大旗
隨著奧運場館的逐步竣工,北京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也開始告一段落。記者近期走訪北京工程機械市場時發現,工程機械銷售正處于低潮期,以租代銷、租賃為主逐步成為市場主流。
記者在西三旗工程機械租賃市場看到,以前堆放的機械已經減少了相當一部分。部分經營者告訴記者,他們的機械主要是以租賃為突破口。從8月份開始,機械租賃開始比較多了。目前,手里的機械基本上每天都有“活兒”干。
挖掘機械銷售商李少樞則表示,北京工程機械市場從2003年開始就出現了不錯的勢頭。盡管從整個行業來說,曾經一度在2004年到2005年出現困難,但由于北京奧運會的因素,工程機械的市場銷售一直相對良好。
對于近期出現的租賃勢頭,銷售商表示對此早有預料,并已經從2007 年開始逐步轉型租賃。
裝載機經銷商劉敢先生對記者說:“從2006年初到2006年9月份,裝載機銷售5臺,租賃6臺,而交易的5臺機械都是現款交易,沒有存在 “拖賬”的問題。而到目前為止,本年度只銷售出裝載機3臺,租賃則達到8臺,而銷售出的3臺裝載機中也有2臺是銷售給機械租賃公司的。
山西鑫宇建筑公司王天龍先生則表示,隨著北京工程的逐步結束,目前公司已經將主要精力放到山西市場,所屬的北京機械均采取租賃方式獲取一定利潤。對于施工企業機械租賃,王天龍表示,由于施工企業之間關系緊密,企業間機械租賃屬于比較平常的工作。作為全國施工的企業不可能帶著塔吊滿處跑,與兄弟企業拆借當地的設備是最核算的做法。
工程機械協會業內專家孫偉先生認為,奧運前期北京一些配套建設項目規模的不斷增大,是影響工程機械需求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進入2007年下半年,由于北京各主要工程陸續結束,北京市場5年之內不再是工程機械銷售的黃金區域,租賃將成為整個市場的主要趨勢。在獲得租賃利潤的同時,各廠家和銷售租賃單位應當注意,由于工程量減少、施工企業逐步開始參與機械租賃,使得機械租賃的價格大戰將展開。
孫偉認為,對于我國工程機械租賃市場來說,目前存在監管不到位和個體租賃、租賃公司租賃、機械銷售企業租賃、施工企業租賃等多種形式并存的問題,這在北京市場來說尤為明顯。為此,各個企業仍應在租賃的同時,將銷售作為主要的贏利手段。他舉例說,對于北京周邊的省份,如山西、河北,目前在新農村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加大了自身的改造建設力度。北京工程機械市場有種類齊全、價格公道、地理距離近等優勢,機械銷售企業可以將重點放到周邊市場。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