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九成建筑不節能的警示
中國科協2007年會的主題是“節能環保,和諧發展”,綠色建筑和城市節能也成為專家們重點討論的部分,在批判玻璃幕墻、城市荒漠化的同時,專家們也初步描繪了節能建筑的藍圖。
9月8日舉行的2007中國科協年會上,向以敢說真話著稱的中國科協副主席楊福家詰問:“中國的大學有世界上第一大的校門,世界上最高的大樓,還有最大的圖書館,但是這些大樓哪一座是節能的?”
“武漢的大部分建筑都不環保,很多建筑外面都覆蓋著大塊的玻璃,哪有這樣節能的?”他甚至表示,對武漢一些高校感覺不滿意,因為這些高校中裝著玻璃幕墻的建筑,“一點都不環保。”
事實上,楊福家并非此次年會上唯一指責高耗能建筑的專家。中國科協2007年會的主題是“節能環保,和諧發展”,綠色建筑和城市節能也成為專家們重點討論的部分,在批判玻璃幕墻、城市荒漠化的同時,專家們也初步描繪了節能建筑的藍圖。九成以上的建筑不節能
9月10日,在“綠色建筑與城市節能”論壇上,來自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生態環境保護研究所的趙定國副主任委員展示了一組照片:城市堆積著密密麻麻的混凝土建筑,單調而堅硬,猶如一片巨大的荒漠。尤其是從天空鳥瞰城市的照片,只見一片一片的灰色、黑色屋頂,讓人感覺毫無生機和活力。
城市屋頂的荒漠化正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進入城市內部,景象同樣讓人觸目驚心。北京市振利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振利表示,很多建筑采用了不合理的技術,產生了許多高耗能的“垃圾建筑”,帶來了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
以讓楊福家不滿意的玻璃幕墻為例,臺州市建設工程設計審查中心高級工程師潘賽軍表示,玻璃幕墻在城市中的大量使用,不僅不節能環保,而且造價也很高,平均每平方米造價達到了600多元。更重要的是,玻璃幕墻還可能造成光污染等“城市病”。
資料顯示,中國建筑行業每年平均以20億㎡左右的速度發展,但另一方面,在既有的400多億㎡的建筑當中,真正達到節能標準的卻不到10%,其他90%都是耗能建筑。僅僅建筑業的耗能量,已經占到全社會終端耗能量的27%,這一數據還不包括在建材生產和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耗能。
“如果任由這種狀況繼續發展,到2020年,我國建筑耗能將達到1089億噸標準煤,超過2000年的3倍。”黃振利說:“到2020年,空調夏季高峰負荷將相當于10個三峽電站建成后滿負荷出力。建筑能耗不僅總量大、能效低,而且污染十分嚴重,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國外的環保建筑
在9月8日的大會報告中,楊福家為大家展示了一系列節能建筑。這些建筑,有的屋頂上全部使用太陽能板,有的使用特殊的隔溫層材料,有的在通風上獨具匠心,但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這些建筑能夠實現最大程度的節能環保,有的僅需要一點點能源,有的完全零能耗。更讓人嘖嘖贊嘆的是,有些建筑還能提供剩余能源,供清潔能源汽車使用。
楊福家說,他在英國的時候,特地拜訪了當地的一個環保建筑師,這位建筑師矢志建造出最低能耗的建筑,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新,甚至不惜拿出全部的家財。結果,他的努力獲得了社會的認同。現在,這位建筑師已經成為了當地的名人,當地社區甚至專門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條道路。“這個建筑師立志造出廉價的、為窮人居住的房子,他告訴我們,要當建筑師,首先想的應該是做人。”
1993年世界建筑師大會宣言中曾提出,建筑和建筑環境在人類對自然環境和生活質量的影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院的蔡穎佶表示:“作為建筑師,我們必須重視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平衡共贏。”
她也展示了一個名為“My-inn”的節能酒店模型。這個酒店最充分地考慮了節能環保的效果,雖然初始投入較大,但由于后面的維護成本較低,所以效果非常明顯。讓城市建筑綠起來
“我國許多城市越來越重視城市綠化,但是在高空俯首望去,卻是片片城市荒漠,黑色的、灰色的屋頂到處都是,把地上的風景都給埋沒了。”趙定國對此有些惋惜,為什么不考慮屋頂綠化呢?
事實上,屋頂綠化也是此次年會上專家討論的焦點話題。趙定國表示,這種技術能達到良好的降溫效果,有效地節約能源。“以上海為例,如果上海有百分之一的樓房采用屋頂綠化,那么一年就可以節約2100多萬度電。”
重慶大學城建規劃學院的唐鳴放教授,則特別看重屋頂綠化對屋面溫度的生態調控效應,針對我國南方地區濕熱氣候特點和建筑空調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情況,她提倡在南方城鎮推廣輕型屋頂綠化技術。
唐教授指出,傳統的屋頂綠化荷載大,使用中需要大量人工管理,用水量大,難以像建筑材料一樣廣泛應用,但是輕型屋頂綠化技術突破了傳統屋頂綠化技術的很多限制,具有建筑材料不具有的吸收降雨、消減晴天太陽輻射熱作用的氣候利用功能。從全年氣候利用來看,春季氣候滋潤植物生長旺盛,夏季植物為屋頂遮擋陽光,在氣候作用下實際上是一種屋頂節能系統工程。我國南方濕熱地區年降雨量較多,為建筑屋頂綠化利用氣候資源節能提供了有利條件。
提倡綠色建筑,還需要考慮使用節能的建筑材料,近幾年加工處理固體廢棄物用作建筑材料的技術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這次論壇上,黃振利介紹了固體廢棄物在建筑外墻外保溫產品體系中的綜合利用技術。黃振利稱,建筑時采用的節能產品應該是不與石油爭資源的材料,固體廢棄物的應用是其發展方向,如粉煤灰、廢舊聚苯板等廢棄物都可以“變廢為寶”,可以回收再生,用作外墻保溫材料。
“在建筑中注入節能環保理念,不僅會為我們國家節約大量能源,也保護了我們的環境。”黃振利說。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