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水泥工業技術發展存在的五類質量問題
近年來,我國水泥工業的技術進步為提高水泥質量奠定了基礎,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及對水泥產品國家標準的修訂實施,也為提高我國水泥質量起到了促進作用。僅2006年,我國水泥產量就達到了12.35億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比例為46%,比2005年上升了6個百分點。但在水泥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水泥也存在著一些質量問題。
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統計,我國水泥行業主要存在5方面的問題。
首先,從各類檢驗數據統計結果來看,我國水泥目前主要在細度、強度、安定性及混合材品種和摻量上存在問題較多。這些問題的根源除了一些小型水泥企業生產工藝水平較低以外,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摻加的混合材雜亂、超量等原因造成的,這些情況對水泥和混凝土的長期性能影響很大,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另外,水泥包裝和袋重不合格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第二,目前我國混凝土標號大部分為C30、C40,而國外多為C50、C60.由于混凝土標號標準低,造成高強度等級水泥應用受阻,有些施工單位片面追求降低建筑造價,致使建筑工程包括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大量使用低強度等級水泥,直接影響工程質量,造成頻繁維修、大量浪費。
第三,各地區均存在無生產許可證的水泥企業,很難使用各種執法手段和行業管理辦法對這些企業的水泥產品質量進行監督管理。
第四,水泥試驗儀器設備質量水平參差不齊,而我國對水泥物檢儀器設備的管理走的是計量檢定,而非產品質量的監督檢驗,這樣致使水泥試驗儀器市場魚目混珠,市場秩序混亂。
最后,中國ISO標準砂是一種國家標準樣品,目前標準砂市場假砂泛濫,河北、河南、云南、廣西、山東等地都發現有假砂銷售。作為一種標準樣品,如果有假砂產品出現并流入建筑工程和水泥生產企業,建筑工程的質量將難以保證,后果相當嚴重。
水泥產品認證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水泥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多數企業建立了符合GB/T19001-2000的質量管理體系,為持續穩定地生產符合要求的水泥產品提供了保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水泥企業應該樹立起質量意識,不能因為追求短期的效益,而放棄企業長遠的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