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構筑隧道信息集成新平臺
長期以來,隧道股份(行情,資訊)堅持“以信為本、以特為主、以技奪優、以質取勝”的經營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統帥隧道事業,以“為民造福”為己任,努力實踐“縮短距離,拓展空間——隧道連接未來”的企業發展理念,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做出應有的貢獻。
管理手段落后制約發展
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發展,企業管理的難度不斷加大。
一方面,企業經營業務范圍不斷擴大,集團的下屬公司經營范圍涉及到建筑施工、商業、制造業、研究院以及房地產開發等領域,從與工程項目直接相關的部門和公司而言,由于管理、經營范圍、承接項目的不同,會給總公司管理部門和各個具體實施公司在項目投資,項目計劃與成本控制,項目質量安全,財務核算,人員考核等方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另一方面,整個集團的施工項目多,地域分布廣,集團總部與各個項目部、業務公司之間,各個項目部、業務公司之間信息溝通困難,人員差旅費用高。信息鴻溝的形成,也就直接增加了集團公司對施工項目進行成本控制、工程進度協調和質量管理等工作的難度。因此,隧道股份公司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利用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的項目管理能力與水平,建立面向流程的項目管理信息集成系統,從而實現以項目管理為核心的企業業務流程優化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案。
同時對于集團企業內部的會計信息失真、財務管理失控也是隧道股份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企業以報表方式傳遞財務信息,由于數據經中間層級加工處理,缺乏真實性,集團既定的統一的財務核算、管理制度在下級單位得不到很好地貫徹執行;
——集團內企業多地點辦公、跨地域經營,上級單位無法及時準確地了解集團內下屬各單位的會計信息,各類會計統計及審批工作很難及時迅速完成,跨單位、跨期間查詢統計較困難,即時的溯源查詢無法實現;
——集團對下屬企業監控困難,無法及時了解資金狀況,資金控制不力,費用支出失控,既定預算不能嚴格執行,成本核算和過程控制成為管理中的盲點,對下級單位的財務管理只能采取“黑盒”方式;
——企業集團內部交易需人工對賬,耗時費力,多組織集團企業,會計報表層層傳遞,人工匯總編制。
這一系列現實問題公司都希望通過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來推動改進,最終徹底解決。
“一統二線三面”信息化
為了實現先進的管理邏輯和思想,建立起嚴格的管理規范,為企業管理輸出建立暢通的管理渠道和有效的工具,從而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經營效益,隧道股份在信息化建設中確定了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范圍包括“一統二線三面”:“一統”指統一集團財務管理;二條應用線包括以項目管理為核心的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應用;三個方面的財務管理需求:財務合并報表、全面預算管理、集中資金管理;最終在集團層面建立全面控制體系,實現對分子公司的業務管理與財務監控。
由于信息化建設是個系統工程,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為此專門成立了相關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組織了各相關業務部門的骨干人員參與。
為了建設符合公司自身行業特色并且同時具備成熟應用的信息系統,在系統選型之初,公司就制定了“成熟軟件個性化定制”的宗旨,并對系統的“信息集成”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同時具備“業務功能集成、業務流程集成、系統間集成、系統訪問集成”這些技術條件,最后通過綜合對比,選擇了金蝶EAS系統作為隧道股份的信息系統整合平臺。
今天,隧道股份信息化建設已經完成了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工作:集團財務數據中心的建設,在較短時間內,全集團06年全部財務數據就被整合到了一起,隨時可以用新的系統查詢分析,進行歷史的、單位之間的數據比較;全公司實現統一一套賬和數據集中式管理,從此隧道股份70多家分子公司實現了同一財務信息管理平臺下操作;完成2007年新舊會計制度同平臺操作,07年集團整體統一執行新會計準則體系;基于隧道股份自身特色建設的P/3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上線;集團內部異構信息系統與集團財務實現集成。實現了集團財務與資產管理系統、項目管理系統、財政備案接口等各種層面的集成應用。
目前,整合數據中心的優勢已經開始逐步顯現。全公司70余家核算單位,無論大小遠近,數據全部整合在一起,規范性、條理性大大增強;大大提高集團財務可見度。比如科目余額表,在集團層面打開,每家下屬企業的每個科目情況一目了然,還可以跟蹤到賬簿、憑證;合并報表快速、準確完成;通過權限、流程管理,對財務人員的崗位、角色進行梳理,保障在不同單位中同一崗位的人員,權限一致、工作范圍相仿、流程與操作規范;業務協同與企業跨部門的資源集共享成果顯著,實現業務系統與集團財務信息系統之間無縫集成,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準確性。
現在,集團信息化建設仍在穩步推進之中,集團管控能力也隨之在逐步增強,在集團信息化規劃全部實現后,作為隧道股份管理理念實現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集團管控做出更重要的貢獻。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