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敲定“高管梯隊”規劃
“企業高管不能做馬拉松運動員,要做接力賽運動員,把自己跑得最快、跑得最好的一段奉獻給企業。”1個多月前敲定好“高管梯隊”規劃,中聯重科集團董事長詹純新終于破解了有礙“企業永續發展”的一道難題。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聯重科在經理層設置總裁、高級總裁、副總裁、總裁助理4個級別。其中,高級總裁由副總裁一級的高管改任,主要協助總裁聯系某一方面工作,或由總裁授權獨立完成某一階段性任務,或專門負責向總裁提出建議。從年齡結構上體現的“高管梯隊”,即1970年代出生的任總裁助理,1960年代出生的任副總裁,高級總裁則為1950年代出生的高管擔任,有利于引進新人,順利交接企業領導權。
這個“高管梯隊”規劃是在今年7月13日到7月20日中聯重科集團高管封閉式學習期間形成的。詹純新說,跟往年的學習班不同的是,今年明確要求各位高管進班前要做到“三個忘記”,即忘記自己的資歷、忘記自己的貢獻、忘記自己來自哪里,用“歸零”的心態參與學習討論,面對因企業發展所需作出的選擇。
國內企業的生命周期往往只有幾年,但中聯重科從創辦至今已經走過15年歷程。從最初定位“產業科技化、科技產業化”到如今實施“企業國際化、集群化”戰略,中聯重科的高管層正面臨著更多來自自身的挑戰。集團監事、黨群工作部長羅安平說,一個企業的發展總難免遭遇“疲勞期”,即企業高管在知識結構、適應能力乃至身體健康狀況方面,都可能難以跟上企業發展的節奏。“如果大家耗在原地不動,受損的必然是企業。”羅安平告訴記者,這次高管封閉式學習的一個任務,就是結合企業統一的價值觀找準自己的定位。
“企業的發展絕不能因為高管團隊的變更而受到影響,否則企業散架,各種各樣的問題將不可避免地需要社會來承擔。”一位高管告訴記者,企業領導權的交接需要靠良好的企業文化環境來實現,目前中聯重科產生了兩位高級總裁,他們騰出的“位子”已由知識結構更新、更適應企業國際化發展需要的年輕人接替。
“企業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企業利益。”詹純新說,企業發展必然會有高管團隊的交接,這就像“接力賽”,棒交快了,就可能掉棒;交接不好,企業就會停滯,甚至垮掉。他說,“高管梯隊”的規劃能很好地解決高管團隊交接的問題,“許多企業面對這個問題總是要經歷一場"人事地震"才能解決,而中聯重科憑借良好的企業文化做到了”。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