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工程機械企業走向國際化
“當我們的客戶有服務需求時,不論其設備在哪個城市施工,只要撥打統一的“4008878318”服務電話,我們的“三一企業控制中心”的電腦界面會同步彈出相關客戶信息,并通過衛星自動搜尋客戶指定的設備位置。”站在演講臺上的吳云峰在講到信息化對三一重工服務的提升時顯得很自信:“我們可以遠程解決客戶60%%以上的故障。從而避免了服務工程師消耗在服務途中時間,并快速響應與滿足客戶的服務需求。”
吳云峰是三一重工的CIO,他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工程機械同行們一同參加了8月31日由SAP公司和漢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在桂林舉辦的“機械制造業信息化研討會”。
有意思的是,一次關于信息化的研討會卻安排了“國際化企業策略”的討論議程。
多年從事企業國際化研究和咨詢的劍橋大學制造與管理研究院的志鵬,以某個跨國機械工程企業為案例,剖析了信息化在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作用。
從臺下柳工、三一重工、廈工、南車CIO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到,此刻信息化與國際化的關系在此得到了融合。
“在國內外形勢一片大好的宏觀背景下,單單在國內施展拳腳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需求,‘走出去’是它們的必然選擇。而‘走出去’是靠柔性IT技術架構和應用系統支持業務管理做支撐的。”漢普CEO總裁鄒鴻告訴記者。
剛上任的SAP大中國區負責渠道的副總裁何少嫻告訴記者,SAP希望通過自己的國際化視野和經驗來提升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的競爭能力,幫助這些企業在最低的成本下,以最少的時間實現管理的提升。
“三一是一個多品種、中批量、按訂單生產的離散型技能密集型企業,三一要成為世界級制造企業,必須通過信息化來構建先進的制造系統和管理系統。”據吳云峰介紹,自2004年以來,三一的信息化投資每年都在4500萬元以上。”
“目前,三一重工已在海外設立了12個子公司,在全球部署了包括美國、歐洲、中東以及印度在內的八大產業園。”吳云峰說。
2006年,為了應對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挑戰,三一重工與國內本土最大的咨詢公司漢普成功簽約,并在5個月內上線了SAP的ERP系統。“這樣的速度讓同行們感到驚訝,今年我們還會再上59個信息化項目。”吳云峰坦言,正是合作伙伴漢普的鼎力支持讓他能夠有底氣作出這樣的決定。
據悉,三一重工的信息化建設主要涵蓋三大方面:一是管理信息化,包括SAP的ERP系統、PTCWinchill的PDM系統、自主研發的ECC及門戶系統,并實現了以ERP、PDM、ECC為核心,以門戶為平臺的集成。
“通過對不同系統的集成,三一總部已經實現了財務業務一體化、產品生命周期一體化、產銷存計劃一體化。”吳云峰說。2007年,三一將在全球八大產業園“復制”本部的ERP與PDM,將企業信息化管理延伸到下屬企業。
與三一重工相比,作為工程機械領域的巨頭企業柳工的國際化步伐一點也不慢。
“我們的目標是要打造一個國際化的柳工。今年我們開始向‘提前一年實現150億元戰略目標’發起新挑戰。”柳工集團總裁助理黃敏告訴記者。
“信息化是柳工實現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盡快實現目標,去年4月份開始與漢普合作。”黃敏表示,通過引進了SAP的軟件系統,通過管理創新全面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并固化到軟件系統中,使柳工的管理平臺適應了公司國際化的需要。
“核心不是在做信息化,而是以信息化技術支持企業流程變革,以此創造企業價值。”在談到信息化的體會時,吳云峰很有感觸。
而現在,信息化也正在成為他們跨出國門的幕后“推手”。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