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混凝土行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探討
一、發展簡況
1976年常州市建筑材料供應公司作為建設部第一批試點單位,生產了江蘇第一方預拌混凝土至今已31年,其間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1976—1980年,“常州材供”最初的生產條件是一臺1.5方機,10臺翻斗車,年設計生產能力5萬立方米,5年的平均產量3萬立方米/年。
1981—1988年,鐵道部中鐵二局和交通部三航三公司為橋梁和碼頭建設相繼在南京建立了2個混凝土攪拌站,泵送混凝土 于80年代初開始在工程中應用。其中,“常州材供”于1985年從日本引進了我省第一臺17米臂架泵車在常州毛紡廠新建廠房工程中使用;年均產量達到5萬多立方米/年。
1989—1993年,南京二建構件廠、無錫建筑構件廠、揚州建筑構件廠等預制構件生產企業對原生產預制混凝土構件的攪拌樓進行了改造,同時全省投資興建了近10家混凝土攪拌站,開始面向建筑工程批量供應預拌混凝土,但批量仍然很小,1993年統計數為48萬立方米。
1994—1997年,江蘇的預拌混凝土逐步形成規模,96年完成混凝土供應81萬立方米,97年突破百萬立方米,達到121萬立方米。
1998年進入持續加速發展階段,到2006年的9年間混凝土產量翻了近3.5番。從“十五”開始,混凝土行業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每年的產量都有大幅度提高。(近10年,江蘇混凝土產量遞增情況見表一)
1997~2006江蘇省混凝土方量匯總 (表一)
年 代 | 企業數量(個) | 混凝土供應方量(萬立方米) | 比上年遞增(%) |
1997 | 16 | 121 | 49.38 |
1998 | 25 | 643 | 431.4 |
1999 | 46 | 714 | 10.88 |
2000 | 67 | 822 | 15.12 |
2001 | 81 | 963.5 | 17.21 |
2002 | 93 | 1351.95 | 40.31 |
2003 | 142 | 3001.3 | 118.5 |
2004 | 185 | 4074.15 | 35.75 |
2005 | 248 | 5730.97 | 40.66 |
2006 | 298 | 7637.56 | 33.27 |
二、發展現狀
至2006年底,全省具有預拌混凝土資質的企業共298家,其中,具有二級專項資質的企業有51家,三級資質的企業226家,增項資質的二級企業6家,三級企業15家。到2007年7月底,全省混凝土企業已發展到370多家。
2006年,全省預拌混凝土攪拌機設計生產能力達2.02億立方米,到今年7月份已超過2.3億立方米。
2006年,全省實際供應混凝土方量7637.56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3.26%,占全國總產量的16.05%,連續二年位居全國第一。今年1—7月份(不完全統計)全省建筑系統的混凝土企業共完成混凝土供應5100多萬立方米,預計全年將達8500萬立方米以上,有可能突破9000萬立方米。但實際產量與攪拌機設計生產能力的比例進一步降低,達產率只有40%左右。攪拌站的投資增長遠遠大于市場需求。
2006年,是2003年后效益最好的一年。2005年,全省混凝土平均價格252.37元/立方米,2006年為264.3元/立方米,增幅為4.72%??鄢牧稀⒛茉礉q價和職工增加工資及員工社?;鹪鲩L等因素,混凝土平均價格同比增長3%,全省混凝土銷售總產值201.91億元,全行業利稅總額22.74億元,占銷售產值的11.26%;其中上交國家稅收13.65億元,占銷售產值的6.76%;全行業形成利潤9.09億元,平均利潤率為4.5%,比2004、2005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帳面虧損的企業大大減少。今年1—7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區,在地方行業協會的協調下,通過行業自律,本著公平、公開、公正、合理的原則,確定相對統一的混凝土價格,企業效益又有所增長。今年1—7月份原材料、燃油價格與去年變化不大,全省混凝土平均價格升至275元/立方米左右。最高的達325元/立方米,最低的只有227元/立方米??傮w看,蘇中、蘇北和蘇南的縣級市價格相對穩定,蘇南的中心城市價格偏低,虧損經營的企業在蘇南地區依然存在。
至2006年底全行業累計應收混凝土材料款高達99.35億元,占全年銷售產值的49.20%,比2005年增加30.36億元,增幅達44% 。今年1—7月份,蘇中、蘇北的回款率一般都在70—90%,運行比較正常。但欠款問題在蘇南的蘇州、南京、常州仍很突出,其中,南京的回款率只有50%左右。有的企業因現金流枯竭,已難以維持正常生產。
今年1—7月份,混凝土機械設備的投入超乎尋常的增大,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用于混凝土攪拌站、攪拌車和泵送設備的投資已突破11億元?;炷林饕a裝備資產總值已達76億元,產業規模達630億元。
到今年7月份,全省所有地級市,大部分縣級市和超過半數的縣都相繼發布了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的法規性文件,由于“禁現”力度的不斷加大,全省13個地級市28個縣級市和30個縣均已建有攪拌站,蘇中、蘇北8個地級市,15個縣級市和25個縣均已使用預拌混凝土。在建筑領域,預拌混凝土占混凝土總量的比例已超過70%。由于所處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結構狀況不盡相同,混凝土市場的格局尚不會有大的改變。除蘇州外,今年頭七個月全省各市混凝土方量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蘇南5市的混凝土市場份額仍將占全省80%左右,但蘇中、蘇北兩大市場預拌混凝土已全面啟動,兩大區域的增幅將大于蘇南地區,與蘇南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三、發展問題探討
目前,小而散的企業太多,產業集中度不高;部分企業管理水平薄弱,質量事故時有發生;一些地區和企業市場行為不規范,惡性競爭導致地區發展不平衡等等。為了實現混凝土行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推進科技進步,積極鼓勵資產重組,著力營造良好環境,促進混凝土企業做大做強、做專做精,推動混凝土行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型、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實現混凝土行業可持續發展。當前亦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如何發展的問題:
?。ㄒ唬┗炷疗髽I人才隊伍的建設
當前,資金、技術、營銷模式已經不再是制約混凝土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而缺乏合適的人才成為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軟肋。為了全面提高混凝土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保持企業快速、健康發展,培養和造就各個不同層次的優秀人才,解決好人力資源配置,是混凝土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凡是成功的企業,都把人才作為企業的核心資產,把選拔和造就人才放在首要的位置。
作為經營有方的混凝土企業,要為員工創造廣闊的事業舞臺和充足的發展機會,努力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通過關心和嚴格要求,穩定一支能為企業竭盡全力工作的骨干隊伍。
當前,作為混凝土企業,主要是構建三個人才平臺:
一是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平臺。通過各種途徑重點選拔和培養或引進懂技術、業務精的以企業家為主體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要求熟悉現代企業管理方式,善于發揮企業骨干及其員工的執業技能和工作熱情;具有應用最新科技手段管理企業的能力;了解本行業最新發展動態,善于開拓市場,善于協調處理企業與各有關單位的關系。
二是高層次科技和中級管理崗位的人才平臺。重點培養以企業技術、質量管理負責人、試驗室主任為主體的經驗豐富、業務精通的人才。要求精通生產工藝和施工工藝,對原材料、產品的相關標準、規程、施工驗收規范等十分熟悉。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有處理質量事故的能力。具體負責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產品延伸;有特殊要求產品的設計方案的編制;領導試驗室的各項管理工作;對原材料、產品檢驗負領導責任。
三是高技能技工人才平臺。主要指試驗室試驗檢測人員、攪拌站控制室操作員和混凝土泵工等關健崗位的一線人員。對他們要進行強化培訓,使用江蘇省建筑職工教育中心編制的統編教材,使他們掌握相應的基本理論和必須具備的操作技能及安全生產知識。必須持有省級以上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經過專業考試、考核取得的職業技能崗位證書。
(二)科技化、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應用
1、粗放型管理方式與發展模式,向科技化、信息化轉型。
預拌混凝土行業在江蘇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作為傳統產業,目前大部分企業在生產調度、運輸、泵送、經營業務、質量控制、資金運作、人力資源調度等方面仍然以管理者的主觀決斷和人工操作為主。混凝土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沒有本質的區別,二、三級企業的入市門檻又很低,市場競爭往往體現在低層次的價格和付款方式的競爭上。
今后,企業間競爭能力的差別將越來越體現在對信息的掌握、擁有、控制和使用能力上。
混凝土企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以致于不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中落伍、掉隊,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管理信息,來實現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混凝土企業信息化的定位:建立企業網絡平臺(ERP),以互聯網為主導,系統之間數據可共享,形成集成的企業經營管理系統,掌控混凝土生產、管理、經營業務的全貌。實時掌握全公司以及每一個具體工程項目的生產、銷售、原材料、資金、盈虧等的動態變化,通過網絡提示,實時了解企業運行是否正常、問題所在、應對措施等。能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全面、集成的信息支持。一句話,企業通過網絡完成內部業務管理,最終實現減少管理層級,壓縮職能機構,裁減富裕人員,增強機體功能,在企業成本控制與提高經營業績兩個層面上取得新突破,以達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全面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目前,蘇州建華等臺資企業,鎮江名和、南京宏洋、徐州鑄本、蘇州天山、南京雙龍等混凝土企業已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網絡平臺。南京、揚州、南通、淮安、鹽城、連云港、江陰等地的多家混凝土骨干企業正在籌建這一平臺。
2、 GPRS車載設備和車輛管理系統的應用
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GPRS車載設備和車輛管理系統是一種集地理信息技術(GIS)和現代通訊技術為一體的高科技項目,主要解決車輛監控、調度、管理三方面的問題。
目前,大部分混凝土企業還沒有使用GPS或GPRS系統,在車輛管理方面存在:
車輛超速、繞道無法監控;調度作業主要以電話等人工操作為主,耗時、誤事、效率低;車輛間距、道路交通實時狀態無法掌握,缺乏發車實時依據;各工地車輛作業狀態信息不暢,造成車輛調度不及時或車輛排隊延時等待,車輛資源利用率低下;司機違規行為無法掌控,盜取汽油、私賣混凝土的現象不能實時監控;沒有行車路線實時監控,油料、里程數據不統一,可控成本無法降低;攪拌車工作狀態不確定而導致混凝土質量無保障等問題。
如何加強車輛的調度管理,提高運輸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率,是預拌混凝土企業的共同課題。據初步統計,我省混凝土企業僅攪拌車造成的死亡事故每年都在百人以上;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每年達4000萬元以上。而且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企業形象等造成諸多不良影響,已成為困擾企業領導的一大突出問題。
GPRS車輛調度管理系統的應用,成為科學、合理地完成車輛運營調度業務的有力工具,使混凝土企業從傳統的人工調度走向更科學、更現代的智能調度管理層面,從而有效的解決了如下問題:
(1)、將駕駛員的全部行車行為記入系統中,可隨時調閱。嚴格監控行車速度,并通過獎懲措施確保車輛不超速行駛,交通事故率大大降低。
?。?)、直觀了解車輛的實時動態信息,如所有車輛所在位置、運營車輛的間距、工地的運送方量和司機的塞車信息回報等;車輛的利用率提高,可減少對車輛的投資。
?。?)、設定最佳的行駛路線,對車輛實時監控,杜絕繞道行駛;調度人員通過系統得知目前車輛所在位置,各工地的車輛狀況,預先進行調派,運料的及時性得到保障,且減少司機等待時間;可大大提高運營效率;
?。?)、車輛管理人員減少,且杜絕了盜取汽油、私賣混凝土的現象,綜合運營成本明顯降低。
?。ㄈ╊A拌砂漿的生產與應用
根據國家六部委文件要求,“十五”期間,我省所有的地級市主城區都將強制使用預拌砂漿,其中,南京和常州為第一批“禁現”城市,從今年9月1日起禁止現場攪拌砂漿;蘇州、無錫、鎮江、揚州為第二批“禁現”城市,從2008年7月1日起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徐州、連云港、南通、淮安、鹽城、泰州、宿遷為第三批,從2009年7月1日起”禁現”。不容置疑,這為從事混凝土生產的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根據外地經驗,江蘇應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積極穩妥的推進這項工作。即以“禁現”攪拌為目的,以較短的時間,在建設工程中普及推廣預拌砂漿。走干、濕并舉,濕砂漿先行,逐步擴大干粉砂漿的應用范圍,最終淘汰濕砂漿的發展道路。
預拌砂漿分為干粉砂漿和預拌濕砂漿兩大類。干粉砂漿按用途又分為普通砂漿和功能砂漿兩類,(見表二)。預拌濕砂漿主要包括砌筑砂漿(RM)、內外墻抹灰砂漿(RP)、地坪砂漿(RS)等。
干粉砂漿的分類 表二
序號 | 品種 | 用途 | 造價 |
1 | 普通干粉砂漿 | 砌筑砂漿(DM)、內外墻抹灰砂漿(DP)、一般地坪砂漿(DS) | 略低 |
2 | 粘結干粉砂漿 | 瓷磚黏結劑、溝縫砂漿、專用粘合劑等 | 較高 |
3 | 飾面干粉砂漿 | 內外墻膩子、彩色裝飾干粉、粉末涂料等 | 較高 |
4 | 特殊功能砂漿 | 保溫隔熱砂漿、修復砂漿、防水砂漿、高強快硬地面砂漿、隔音抹灰砂漿、屏蔽砂漿等 | 很高 |
干粉砂漿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在土木工程中,只要根據不同的用途選擇不同品種的砂漿產品經加水拌和就可以使用。由于干粉砂漿的成本高于預拌濕砂漿,就目前市場對干粉砂漿的認同度和傳統施工工藝的影響等,干粉砂漿在土木工程中全面推廣使用還有一個過程?,F階段可以干濕并舉,在家庭裝飾、裝磺工程中,功能砂漿使用面廣,但一次用性量少,干粉砂漿使用方便的優點突出,且砂漿價格略高的因素占總的工程費用不大。因此,家裝領域用的各類砂漿宜推廣袋裝干混砂漿。根據產品種類的不同,袋裝量可分為1.0㎏、2㎏、5㎏、10㎏、20㎏、30㎏、50㎏等,以便于進入家裝市場和一般超市;對各類工程的砌筑砂漿、內外墻抹灰砂漿,地坪砂漿則宜采用罐裝(及散裝)的干粉砂漿,在工地隨用隨拌,不受操作時間限制,比較方便;也可以選擇預拌濕砂漿,以盡量減小使用預拌砂漿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以利于預拌砂漿在建設工程中的全面推廣。待干粉砂漿為廣大用戶及施工單位普遍接受后,可全面推廣干粉砂漿,最終取消預拌濕砂漿。
目前,應率先在混凝土企業中發展生產預拌濕砂漿,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應組織開展干粉砂漿的生產應用示范,統籌規劃,合理布點,切不可一哄而上。
混凝土企業生產預拌濕砂漿的優勢,在于現有人員、主要設備、主要原材料、試驗檢測手段、管理模式等基本滿足預拌濕砂漿的生產條件,只要對現有工藝和設備稍作調整,并增加很少的設備投資就可組織生產,做到一機二用,即可以生產混凝土,也可以生產砂漿。(改進方案和添置設備:略)
由于預拌濕砂漿采取工廠化生產,質量有可靠的保證,綜合成本大大低于干粉砂漿,對建房造價產生的影響不大。所以,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預拌濕砂漿將可能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
?。ㄋ模╊A拌混凝土無污染生產
減少資源消耗,降低污染,保護環境,已成為我省經濟發展中首位考慮的問題。預拌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廢水、廢渣的排放,以及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問題已受到國家、省、市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各級政府部門正在制定法規,加大混凝土企業廢水、廢渣排放的監管力度。以此相適應,省經貿委和省建設廳將混凝土無污染生產列入了對各市、縣行政主管部門的年度考核目標;省混凝土協會每二年一次組織開展的省混凝土行業最佳企業評比,將廢水、廢渣是否再生利用、污水是否排放以及工廠環境等作為商品混凝土企業評比條件進行考核。這是因為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從資源浪費的角度:2006年我省298家混凝土企業向建設工程供應商品混凝土7637萬立方米,消耗石子8048萬噸,砂子約6112萬噸。如果全部使用濕混凝土砂石分離回收技術,可回收利用石子94萬噸,砂子66萬噸。而前10年砂石資源的任意濫采,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可利用資源越采越少,已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限制開采的范圍逐年擴大,砂、石料供應緊張的狀況將逐年加劇。
二是從環保的角度:由于混凝土運輸、攪拌設備殘余混凝土和在生產、施工過程中難免產生的多余混凝土以及因質量問題不能使用的廢棄混凝土處置等,平均每生產100方混凝土,將產生1—1.4立方米的廢棄混凝土,也就是說,如果不對這些廢棄混凝土進行回收處理,僅江蘇省一年就將排放76—106萬立方米的固體垃圾,不但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嚴重污染環境,產生公害。每清洗一輛8方混凝土攪拌車平均需要0.95立方米的水,再加上每天對攪拌設備的清洗,一個年產20萬立方米混凝土的中小企業,僅清洗混凝土攪拌、運輸設備所形成的漿水每天就高達60多立方米。由于污水里含有水泥、外加劑等強堿性物質。PH值高達12—14,且水泥、砂石等不溶物含量約為3000—5000mg/L。我省相當一部分企業將漿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及河道或向廠區外任意排放,殃及農田水利,堵塞市政管道,抬高溝渠河床等。部分配置砂石分離機的企業將沉淀的泥漿倒入廠區附近的河溝或低洼地,仍然對環境造成公害。這些泥漿所倒之處,生物大面積死亡,且短期內不能重生,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其危害已引起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的高度重視,并對一些企業進行了經濟處罰。
三是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以年產20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為例,若采用濕混凝土清洗、砂石分離回收、漿水凈化循環使用技術,每年回收石子3024t,砂子2079t,節水13230m3,三項材料費用合計20萬元左右。扣除人工費、電費、設備折舊和維護費用后,仍可獲利12萬元以上。如果考慮固體垃圾運輸費、排污費、輸通下水道等各項費用,綜合經濟效益在20萬元/年以上。
就我們掌握的情況而言,目前全省370多家預拌混凝土企業已經使用砂石分離回收設備的有190多家;廢水廢漿全部利用、真正實現“三廢”零排放的企業的有40家左右。大部分企業對廢漿廢水的利用有2個認識上的誤區,一是認為這套裝置的使用會增加混凝土生產成本;另一種觀點是廢水廢漿的使用會降低混凝土強度,影響混凝土質量。
江蘇省建筑工程公司從1996年起研發濕混凝土砂石清洗、分離、回收設備,經過試點、試用和推廣,2000年由省建管局頒布了《濕混凝土分離和回收再利用工法》,2006年建設部又將此法升級為國家級工法,為廢混凝土及廢水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成熟的經驗。多年的實踐證明,濕混凝土砂石清洗、分離、回收設備的使用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為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對廢漿水的利用,只要方法得當,就能滿足C50以下混凝土的質量要求。(廢漿水摻用方法,略)
現在還有一部分企業,現代化工廠的雛形已經顯現出來。但卻忽視了工廠環境的配套建設,粉塵污染嚴重,廢水任意排放,廢渣堆積如山,場地潮濕不堪。與生產、辦公設施的大投入極不相稱。其實,只要我們稍加整治,投入少量的資金就可以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其中粉塵問題與設備供應廠家的設備配置和安裝有關系,可以通過設備的密封和收塵設備的改進或正常維護加以解決;廢水、廢渣則應通過濕混凝土分離回收設備將生產、運輸設備中的殘余混凝土通過清洗、砂石分離、廢水廢漿循環使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要做到了這兩點,工廠環境將從源頭得到改善。
(五)通過擴容、并購、合股、托管、承租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成為我省混凝土行業發展趨勢。
蘇州永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蘇杭氏集團、蘇州建華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蘇巨凝集團、國產實業(蘇州)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蘇雙龍混凝土總公司、南京蘭葉混凝土有限公司、南京普迪混凝土有限公司、江陰市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常州建筑工程材料供應有限公司、常州亞幫建材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強勢企業通過近幾年的不斷擴容,年設計生產能力都在200萬立方米以上,最高的達550萬立方米/年。2006年,混凝土年供應量超過200萬立方米的企業有3家;100萬立方米以上,200萬立方米以下的企業有10家。今年200萬立方米以上的企業將超過5家;100萬立方米以上,200萬立方米以下的企業將超過20家,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無錫永盛并購無錫聯友,無錫富安并購無錫新安,無錫天誠并購無錫同順,江陰混凝土公司并購淮安華辰,徐州鑄本先后并購徐州市建筑構配件工程公司混凝土攪拌站和徐州楓華混凝土有限公司,徐州天鵬并購徐州天誠,南京建工集團并購南京三建混凝土公司;常州東煌并購常州協和;江蘇雙龍托管南京五和;常州永泰、南京山泉等多個企業全資轉讓;南京中富承租出讓等等。這其中不乏激流勇退者,而更多的是經營困難、管理不善的夕陽企業。今后幾年,我省混凝土市場需求仍處于高位增長期,但產能過剩的突出問題也不可逆轉,供大于求的矛盾將始終存在。一大批弱勢企業無力發展,甚至面臨生存危機。南京、南通、常州、無錫、徐州、連云港等多個地區都已發生多起混凝土企業倒閉或停產的案例。隨著市場經濟日趨成熟,并購、合股、托管、承租等形式,將成為趨勢。為有一定實力的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優化資源和產品結構,進一步做大做強提供了機遇。
近幾年,房地產開發、工程施工、水泥生產、砂石料開采等企業紛紛投資混凝土行業,整個投資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使傳統的成本核算機制和價格體系受到嚴重沖擊。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已成大勢所趨。為此,有條件的混凝土企業應在鞏固主業的基礎上努力實施經營結構調整。圍繞產業鏈,發展生產新型混凝土預制構件、新型墻體材料、預拌砂漿、環保節能等符合國家產業導向的產品;并根據企業自身的條件,逐步向其它產業或領域滲透。
(六)行業自律,共同發展
在各級行政主管部門或“散辦”的支持下,由混凝土企業自發組織起來的各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在行業發展中的地位日趨突出。如揚州市、鎮江市、淮安市、張家港市等混凝土協會定期組織開展混凝土質量專項檢查;常州市混凝土協會正在組織實施對預拌混凝土銷售實行現款現貨的嘗試;淮安市混凝土協會正在就混凝土企業聯合投資興建水泥粉磨站進行調研,在材料采購、設備購置采取集體采購,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設備資源的利用率;還有各地協會組織的聯合清欠、價格公示、設備資源共享----等等。為加強企業管理,溝通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之間關系,維護市場秩序和企業合法權益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已不可替代,將成為我省混凝土行業快速、穩定、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
但目前,各市行業協會發展不平衡,有的發揮作用不明顯,有的運行不夠規范。今后應圍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1、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的組織、引導、協調、維權等服務功能,建立以地方行業協會為主導的市場良性競爭保障機制,采取一定措施,培育和發展健康有序的競爭環境。
2、行業協會應主動的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及時、準確的向有關部門反映行業發展現狀,對混凝土生產企業的布點加以調控,有效控制對混凝土企業的再投資。
3、為確保建設工程質量,維護混凝土企業的合法權益,應由地方行業協會牽頭,聯合廣大企業,建立和完善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公平、公正、公開、合理的的混凝土價格體系和規范的營銷規章,不搞惡性競爭或價格壟斷。通過規范每一個企業的市場行為,保證混凝土市場價格的合理性和穩定性,促進混凝土企業良性發展。
4、鼓勵和表彰先進,并加大力度,懲處或限制那些偷工減料,違法、違規經營,擾亂市場的不法企業的經營活動。對長期管理水平低下或質量管理嚴重失控的企業,應建議政府主管部門采取必要手段使其停產。
5、在行業自律、市場整合過程中,強勢企業應站在全行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考慮中小企業和新上馬企業的投資回報問題,可通過行業協會這一平臺,加強各有關企業深入、廣泛的交流和溝通,探索聯合、共建,雙贏、多贏的發展途徑,促進行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