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投資20億打造伏羲文化園
中華伏羲文化園規劃設計方案已于日前出爐。記者從8月22日召開的中華伏羲文化園規劃匯報會上了解到,該項目預計投資20億元人民幣,欲將其打造成紀念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場所,同時兼具文化旅游勝地和城市居民森林休閑公園的功能。
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天水是伏羲故鄉,也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為此,2002年,"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與甘肅省達成共識,決定共同籌建"中華伏羲文化園",并將其建成海內外華人尋根祭祖的圣地。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院專家學者集思廣益,日前完成了中華伏羲文化園的規劃設計方案,并于8月22日下午邀請我省建設、文化、林業、旅游等部門的負責人就這一方案展開討論。
22日,記者在規劃設計方案初稿中看到,中華伏羲文化園擬選址天水市天靖山南坡、河河谷階地上,東起羅峪溝,西至天水市總體規劃中確定的新機場東側,南至伏羲城,北跨中梁公路,總體控制范圍889公頃,其中核心景區144公頃,另外還包括功能拓展與環境控制區、傳統風貌控制區。
核心景區是整個園區的重頭戲,包括中華頌景區、圖騰園景區、始祖殿景區、中華源景區和民俗文化區5個部分,緊連伏羲廟,形成祭祀主軸線。中華頌景區內不僅有能容納2萬人的祭祀廣場,還將修建頌園碑林,集納歷代先賢文人贊揚伏羲公德的文章和當代海內外知名人士贊美伏羲及始祖文化的詩詞、文章。圖騰園景區內將建龍圖騰神道和民族圖騰園,不同時代龍圖騰的演化,象征中華"龍脈"的延續和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強化中華民族同祖同宗、共生共榮的主題。始祖殿景區位于整個園區的中心位置,主體建筑莊嚴肅穆。中華源景區將展現從混沌走向文明的跨越,表現伏羲肇啟文明的主要功績。民俗文化區將展示伏羲文化在天水地區與民俗文化的融合發展,將設與伏羲有關的民族風情展示館和民俗表演場地,表現與伏羲氏和天水地區相關姓氏的起源。
此外,功能拓展與環境控制區是中華伏羲文化園的后續建設和發展控制地帶,將以綠化生態環境為主。傳統風貌控制區位于核心景區以南與城市的連接地帶,計劃打造為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的傳統街。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