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論
商品混凝土在國內已經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經歷了觀望、試探、發展等幾個階段。由于國內不同地區的商品混凝土起步發展時間不盡相同,所以,各地區的發展態勢、階段也不盡相同。總體來看,國內一線城市、經濟發達地區的商品混凝土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甚至已經陷入了過度競爭的階段,而國內的二三線城市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商品混凝土行業仍然處在探索或成熟前的階段。
一 國內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現狀
目前,北京市混凝土攪拌站(樓)發展到198家,年設計生產能力已達8200萬m3;上海市商品混凝土協會備案的生產站點有226個,設計生產能力為1.1~1.2億立方混凝土,上海市2005全年完成商品混凝土供應5016萬m3;江蘇全省混凝土設計生產能力在2005年達15006.5萬立方米,全年實際供應混凝土方量5730.975萬立方米;浙江省全省混凝土設計生產能力在2005年達4050萬立方米,全年實際供應混凝土方量2500萬立方米。通過以上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在國內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商品混凝土總生產能力已經非常龐大,實際生產能力與設計生產能力之間存在著巨大落差。
二 商品混凝土行業已經出現了過度競爭現象
過度競爭產生的原因,在于巨大的生產能力和市場消化吸收能力之間的巨大落差,在于企業提供產品的同質化和無差別化。由于行業的特殊性質,國內絕大多數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組織形式、管理模式、生產力水平非常接近;而且行業內企業之間有效整合嚴重不足。當眾多以相同的組織形式、相近的管理方式、相似的生產水平的企業展開競爭時,過度競爭就是必然結果。
在眾多的競爭者中,混凝土企業為了爭奪工程項目,不惜使用低價策略,在產品價格上展開惡性競爭,競相降低競標價格,如此惡性競爭直接導致了不少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沒活干著急,有活干更著急”的尷尬現象。低價競爭策略直接攤薄了企業的實際利潤,嚴重束縛了企業自身的良性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的提高,在這種惡性循環下,大多數混凝土企業最終不得不面對企業發展后勁不足、市場競爭能力日趨萎縮的不利局面。
三 混凝土企業的健康發展之道
3.1以企業自身的基礎條件出發,堅決把企業做大做強
雖然同處于相同的市場環境下,不同的企業因為歷史的原因或者自身長期的積累,處于相對比較有利的競爭地位,這部分企業有能力也有可能通過擴張、自身發展、合作等方式,形成一個大的聯合體,充分利用規模優勢達到降低采購成本、實現良性內部循環、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的目的,從而走上“整合——優化——提高——發展——做強——再整合”的良性循環發展的道路。
低水平競爭、同質化競爭、戰術的競爭、短期的競爭,是沒有出路的。必須以戰略眼光進行戰略決策,進行戰略管理。不僅要生存,而且要發展才是高層次的發展。對于大型商品混凝土企業,戰術性適應只能解決生存問題,戰略上適應才能解決發展問題;大型企業有獨特的優勢如資質等級高,市場信譽好;裝備先進,技術手段多;人才集中,員工素質高;現金流量充沛,財務狀況好,還有進一步發揮的潛力。關鍵是要從戰略出發,從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出發,結合本企業特點,融入建筑施工市場環境,實施戰略管理,使企業真正進入戰略創新的時代。
大型商混企業,需要堅持實施四大戰略:
一是品牌化發展戰略。在國內商品混凝土品牌還十分落后的情況下,企業的優質品牌不能變。從員工的品牌知識、理念、行為方向教育方面,從打造高速度、高質量、高技術的品牌工程方面,從通過大眾媒體進行品牌宣傳和品牌形象推銷等方面,始終不斷強化企業的品牌效應,始終不斷地提高企業品牌的含金量,始終不斷地提升企業的品牌知名度。
二是科技創新戰略。要占領市場,超出對手,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要爭取主動,盡可能在獨特的、難以交易的、難以模仿、能創造企業持續價值的企業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
三是企業文化提升戰略。以共同的價值標準、企業精神、文化信念為核心,以員工的良好行為規范為約束,形成企業共同價值和價值取向,企業文化成了企業經營目標實現的保證,成了企業發展的持續推動力。
四是資源優化整合戰略。整合優化是為了加強管理,提升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提高投入產出率,提高管理效率,創造高效益。
3.2堅決實施精細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商品混凝土企業由于自身的作業特點,長久以來,管理松散,由于缺乏合理的流程和有效的信息支持,決策時往往只能依靠極其有限的信息,有時甚至只能依靠“拍腦袋”,因此很難保證決策質量,同時,由于對合同難以實施過程管理,對合同的監控只能停留在“秋后算賬”的水平上,貽誤很多規避經營風險的機會,造成管理黑洞和成本增加,也因為管理的規范性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大,缺乏可追溯性,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管理上的失之毫厘,就會造成實際中的差之千里,在目前商品混凝土市場嚴重的同質化競爭情況下,任何一點管理上的疏忽或者失誤,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商品混凝土企業的合同管理作為一個持續性的經營管理過程,其必要性不言而喻。對于商品混凝土企業而言,精細化管理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l 完善企業內部的管理流程和管理體系,推進管理體制改革,理順企業內部各部門的管理關系和權責利關系。
l 在全局范圍內統籌調控各項資源的使用和支配,對物資、資金實現統一調度和有序流動,保證各種經營要素的合理使用。
l 抓好合同的過程管理,真正把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范圍拓展到具體合同管理層面,有效的完成對單一合同的動態實施成本和即時進度的細節管理,樹立“單一合同成敗=市場成敗”的意識和觀念,確保管理過程不留死角。
l 強化企業的現場管理和績效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落實管理責任。
結束語
國內的建筑施工市場的競爭環境將日益激烈,作為上游供應商的商品混凝土企業必將越來越多的承受施工企業轉移的各種壓力和風險,而商品混凝土行業是區域性非常強的一個行業,在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市場環境下,哪個企業的內功練得好,哪一個企業的市場適應力強,將會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獲得有利的競爭地位。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