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發展江蘇工程機械產業的建議
江蘇工程機械行業“四高一全”,在全國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但隨著外省的快速崛起,目前經濟總量已從占全國的1/3下降到1/4以下。
徐州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區之一,以徐工集團為核心的、由各種經濟成分企業組成的徐州工程機械產業的經濟總量占全省的80%。
民營工程機械企業對全省行業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銅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產業鏈完整、自主配套能力較強,是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民營工程機械產業園區。
科學規劃產業發展構架,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組建產業聯盟和不斷優化外部環境,是再造徐州工程機械新優勢,帶動全省工程機械產業加快發展的重要舉措。
工程機械是我省“十一五”機械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的主導行業。近期我會組織有關專家對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進行了全面調研,重點考察了銅山經濟開發區內的民營工程機械企業,聽取了各方面專家的意見。結合調研情況,我們提出了加快發展江蘇工程機械產業的建議。
一、江蘇工程機械產業在全國有比較優勢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生產規模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已成為我國裝備制造業中一個重要的行業。目前規模以上企業達1000多家、億元以上企業達100多家,能夠生產18個大類4500多種不同品種規格的各類工程機械產品,2006年銷售各類工程機械產品43萬臺,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600多億元。自1986年以來,江蘇機械裝備工業的總量已連續20年居全國第一位,其中工程機械行業更具有“四高一全”的特點,在全國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一是產品水平高。70%的產品居國內領先水平,20%的產品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二是市場份額高。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288.69億元,2006年達350多億元,約占全國的22%;
三是產業集中度高。全省工程機械業主要集中在徐州和常州兩地,特別是徐州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區之一。20年前,在省、市政府的協調推動下,徐州地區的工程機械企業組織形成了徐州工程機械集團,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經濟總量成倍增長(約占全省的50%、占全國的10%以上),核心競爭力顯著提高,一躍成為全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目前以徐工集團為核心的、由各種經濟成分企業組成的徐州工程機械業,其經濟總量約占全省的80%。正因看重徐州的產業集聚效應和人才優勢,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卡特彼勒公司、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零部件企業ESCO公司和阿文美馳公司、列世界500強第40位的蒂森•克魯伯公司等世界著名企業均在徐州建立了生產基地或與之合資辦廠,使我省工程機械業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的能力進一步加強。
四是產品品種全。我省工程機械產品品種系列齊全,涵蓋工程機械的16個大類產品。其中徐工集團具有生產14個大類、近千個品種規格的能力,其生產的汽車起重機占全國的45%、壓路機占50%、攤鋪機占50%、高空消防車占51%。
二、徐州民營工程機械企業在全省行業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徐州地區民營工程機械企業發展很快,目前主要集中在銅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該開發區計劃經過10年左右的發展,至2015年建成銷售規模達150億元的民營工程機械工業園區,形成與徐工集團、合資企業三足鼎立的繁榮局面,推動徐州地區躍升為世界級的工程機械制造基地。經過過去10年的發展,目前銅山經濟開發區已成為全國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民營工程機械產業園,區內既有徐州挖掘機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唯一能生產33噸級挖掘機的內資企業和最大的民營挖掘機生產企業,2006年銷售量達400臺)、江蘇瑞龍液壓系統公司(開發并批量生產50兆帕壓力級液壓泵、馬達、伐,實現30噸以下挖掘機液壓件的國內配套、替代進口)、天地重工(生產砼機和專用汽車)、神宇重工(生產樁工機械和小型挖掘機)、金正公司(生產裝載機)等一批生產主機的企業;也有良羽公司、福瑞德公司、中安公司等一批為主機配套的零部件企業;還有一批為生產企業服務的新興服務型企業,如第三方物流中心、租賃公司等,目前園區正在籌建技術中心、信息中心和教育中心。完整的產業鏈和較強的自主配套能力,構成了該區工程機械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基礎。
三、江蘇及徐州工程機械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江蘇工程機械業的經濟總量已從占全國的1/3左右下降到1/4以下。從整體上看,我省的比較優勢正在削弱,并面臨著區域激烈競爭。
一是面臨激烈的區域競爭。我省工程機械產業的經濟總量雖居全國前列,但隨著外省市機械工程產業的快速崛起,我們的比較優勢正在削弱。如徐工集團壓路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最高時曾超過60%,現已降至40%以下。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在與徐工合資時曾許諾把徐州建設成為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基地,但近年其投資重點已轉向山東,并把開發中心設在了青島;日本小松公司也在山東濟寧已建成了制造基地。目前山東省在行業管理部門的協調組織下,已經組成了山東工程機械集團。湖南省也明確提出了把長沙建成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發展戰略,并已扶持發展了中聯、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批銷售規模超過20億元的工程機械企業。
二是經濟增長方式相對落后。總體上看,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還沒有完全擺脫粗放型、外延式的發展模式。一些關鍵技術裝備主要依賴進口,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成套設備尚不能完全自主制造,技術裝備的制造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全市1000多家工程機械配套企業的產業層次和技術含量低,高新技術和名牌產品少,布局比較分散,各類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三是民營工程機械企業規模小、資金短缺。工程機械行業的生產周期較長,流動資金占用較多,特別是一些進口配套件如油缸、柴油機、液壓操作系統等訂貨周期都在8個月以上,而且國外企業訂貨條件苛刻,需要較多的資金。而徐州地區民營工程機械企業的規模都不大,而且缺乏組織,處于各自為政、無序發展的狀態,因此融資能力較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四是政府行業主管弱化。我省工程機械產業競爭力下降,既有企業自身改造升級不快的原因,也與政府的行業管理的職能弱化有關。2000年我省撤銷了機械廳,由省經貿委承擔了機械行業管理工作,但其履行職能的組織機構和工作人員狀況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山東、湖南省當時都是將機械廳改為省機械行業管理辦公室,繼續履行比較有力的行業管理職能;2006年兩省又將省機械行業管理辦公室翻牌成事業編制的省機械行業協會,受政府委托繼續進行行業管理。我省雖然很早成立了省機械工業聯合會,但政府并未委托其承擔行業管理職能。
四、幾點建議
1、科學規劃產業發展構架。根據《江蘇省“十一五”機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強化對工程機械產業的規劃管理。建議在機制和體制上加強領導和支持,由省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省內外有關專家,對徐州市工程機械產業進行總體規劃。對銅山經濟開發區內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目標定位、戰略重點、產品方向的規劃,要注意突出民營企業的特點和優勢,并與徐工集團的發展規劃相協調,以避免重復建設,實現優勢互補。
2、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目前我省工程機械的液壓、動力、操作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建議采取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科技攻關等多種形式,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盡快實現國產化,進一步完善我省工程機械產業的關鍵零部件配套體系。建議省科技廳在組織科技攻關、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在科技開發基金和貼息貸款的使用上,對重大工程機械新產品的開發予以傾斜。
3、加快組建產業發展聯盟。傳統的市場競爭通常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一種對抗性競爭,戰略聯盟則是價值鏈與價值鏈之間的合作性競爭。建議通過組建戰略聯盟,對徐州市工程機械企業的技術、資金、信息、市場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更強大的協同優勢。目前銅山經濟開發區內幾家民營工程機械企業已提出組建聯盟的構想,擬從技術開發、資金籌措、市場分工、產業鏈的整合入手,組建契約式的戰略聯盟,建議政府相關部門予以支持和指導。
4、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一是由省和地方政府組建擔保公司,為民營工程機械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二是希望省風險投資公司對工程機械產業給予適當的資金支持。三是財政用于工程機械產業的資金,要注意投向物流、租賃、信息、培訓等現代服務業,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的互動發展,努力提升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四是進一步改善徐州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世界著名工程機械企業投資辦廠。建議對已落戶徐州的跨國企業進一步加強合資合作,努力促使其加大投資力度,共同把徐州建設成為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零部件生產基地。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