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生產是輕質墻板的發展方向
青島陸城建材實業公司墻板生產線帶來的啟示
界定一種產品的生產方式是否先進、科學、合理,不同的產品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比如傳統工藝品,就非手工生產莫屬,手工生產能帶給產品獨特的“惟一性”,人工“雕鑿”的過程會賦予產品永久的生命活力和情感印記;然而對于批量生產的工業化產品來說,則完全不同,它要求的恰恰不是產品的“惟一性”,而是整齊劃一的“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的效果。
機器的出現讓這種要求成為了可能。機器帶來了勞動效率的大幅提升,在數量上滿足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后來出現的現代化流水線生產,則將這一結果發揮到淋漓盡致,成了人類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標志。它的特點就是: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生產量大、勞動效率高;產品達到整齊劃一、克服了因人的因素可能帶來的生產波動,最大限度地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減少了勞動力用量,減輕了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環境,實現了文明生產,代表著一種最先進的生產方式。
這是日前參觀青島陸城建材實業公司新型墻板生產線后給記者的感悟和啟示。之所以會有這樣強烈的想法,則緣于我國目前墻材類產品的生產現狀。
近10年來,輕質墻板作為一種重要的新型墻體材料,已被許多建筑工程廣泛采用,特別是框架結構的高層建筑,幾乎都需用它來做內隔墻。輕質高強、施工便捷、可有效擴大建筑使用面積等特性,讓輕質墻板迎來了廣闊的市場。從使用材料來說,國內目前市場上能見到的輕質墻板有石膏類、菱鎂類、加氣混凝土類、輕質混凝土類等。從生產工藝技術來講,最初以人工平臺生產為主,隨后被機械立模成型生產所取代,目前已出現了現代化流水線生產,其中既有國外進口設備又有國產化流水線。
平臺生產全部靠人工,投資少、占地大,現已很少使用;機械立模比平臺生產先進了一步,占地少,但人工在其中仍占有較大比例,勞動強度大,生產過程控制和原材料配比計量仍以人工為主;而自動化流水線生產則要先進得多,從原材料計量配料到生產過程控制都實現了高精度和自動化,產品質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證。
讓我們來看看青島陸城建材實業公司乳山基地目前運行的一條墻板自動流水線情況。這條生產流水線是青島陸城建材公司聯合有關科研院校技術力量共同開發研制的,是一條環型生產流水線,總長度約84米,包括操作監控系統、升降系統、養護窯、405套模具、混料、攪拌、澆注等系統。經過自動計量配料、混合、攪拌、澆注等環節后,墻板沿流水線自動運行,進入養護窯養護,出窯后墻板被自動移走,完成整個生產過程,生產中只需人工布設玻纖網等簡單工作。養護窯為半封閉式、多層結構的大容量養護窯,滿窯可容納378塊墻板,一塊墻板從進窯到出窯長達8個小時養護時間,一邊進窯另一邊出窯,實現了不間斷連續生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養護環節十分科學,利用水泥水化分解的反應熱進行,不再需要電加熱或鍋爐蒸氣加熱,節能效果顯著。專家鑒定認為其工藝合理、設備齊全、微機監控、生產效率高。企業目前按兩班生產,年產量可達40多萬平方米。
陸城建材實業公司生產的復合墻板,以憎水性發泡粉煤灰塊為芯材,快硬玻纖增強水泥砂漿為面層框架,經過結構力學和材料力學原理優化設計而成,可大量利用粉煤灰,具有輕質、高強、節能、利廢、防火、隔音等特性。日前,中國建筑材料研究總院專家實地考察這條生產線后,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用此生產線完全可以生產材料近似的其他墻板產品。
現代化流水線生產輕質墻板的優勢十分明顯,惟一不足之處是,相對機械立模設備,流水線投資較高。但其產量大、省人工、勞動效率高,實現了墻板產品大規?;a,完全可以彌補投資高的不足。對于面對著大城市、大市場的中高投資者而言,比較適合選擇現代化墻板流水線;而在中小城市的市場,機械立模式生產會繼續存在一定時間。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