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墻體材料質量控制的難點與對策
1 新材料質量控制令人堪憂
目前,對于新材料的質量控制是個難點。由于對新材料的性能認識不足,對新材料的使用效果不甚了解,缺乏新材料施工經驗,新材料建筑構造缺少科學依據,一些新材料生產、加工、施工沒有國家標準,新材料的檢驗跟不上新材料的發展,新材料的生產技術監督管理不嚴格等原因,在建筑領域,由于采用了新材料,產生了一些質量問題。目前存在問題較多的新材料如: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新型輕體墻板、玻璃纖維增強水泥外裝飾歐式構件、新型聚苯板墻體保溫材料,新型防水材料,新型管材等。
目前對于鋼筋、水泥兩大主材的監控應該說比較規范,檢測也比較嚴格。砂子、石子等天然材料通過目測就能辨別好壞,現場控制比較容易做到。自從粘土磚禁止使用后,墻體材料大量使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加氣砌塊干縮率超標,引起墻體普遍產生整體斜裂縫。為了防止裂縫不得不采取措施,如增加構造柱、拉結帶、雙面滿掛鋼絲網等,墻體造價大幅增加。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加氣砌塊干縮率超標造成,控制加氣砌塊干縮率目前的難點是,砌塊出廠時干縮率是否達標搞不清楚,廠家的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上沒有這項性能指標,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單位目前又做不了這項檢測。按照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國標,加氣塊出釜后5天就可以出廠,剛出釜5天的砌塊干縮率一般不達標。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需采取兩個措施,第一,買來后放置28天以上,第二,采取增加構造柱、拉結帶、雙面滿掛鋼絲網等措施。依據砌體規范,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其產品齡期應超過28天,這一點很重要,實踐驗證,加氣塊干縮是一種分子內聚力,力量很大,干縮率超標干縮沒有穩定采取其他措施防止開裂很難奏效。從長遠看,呼吁地市一級的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單位,盡快上砌塊干縮檢測這一項目,檢測干縮值,了解干縮完成情況,最終控制干縮率,把不合格的偽劣砌塊拒之門外。
粘土磚禁止使用后,除了砌塊,市場上相繼出現了一些新型墻體材料,如各種輕體墻板,客觀地講這些新材料有很多優點,如重量輕、施工方便、可利用廢料、節能環保、剛度強度能滿足要求等。有的廠家還進行了大量的宣傳推廣,有技術專利,由省級設計院專門制作了構造圖集,在全國創辦分廠。通過實地考察和使用,這些新型輕體墻板還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普遍開裂,墻體的上邊及兩個側邊開裂嚴重,板與板之間的立縫也開裂。原因是墻板間的連接及墻板與上部構件、側部構件的連接這個技術難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好地解決。墻板板縫的問題類似于預制板板縫的問題,解決起來難度較大,解決預制板板縫的問題各地走過很長一段路,如有意拉大板縫4cm~6cm澆注鋼筋混凝土,板面鋪設鋼筋網作整澆層等,這些措施沒有根本解決板塊之間材料各向連續同性這一關鍵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兩個獨立的彈性體形成一個變形一致的整體的問題,解決預制板樓地面開裂的問題,最后大家還是回歸到現澆板上,現澆板解決了連續同性的問題。輕體墻板表面雖然有把釘和繃帶,但他們之間的連接最多也就算個平面內的鉸連接,平面外的振動變形仍然是不均勻連續的。所以不解決材料連續同性的問題,裂紋問題很難徹底解決。我們的經驗是輕體墻板可用在一些工棚、廠庫、平房、臨時建筑等要求不高的地方,要求不開裂的地方目前最好別用,千萬別輕信廠家的宣傳,眼見為實,現場考察竣工的工程實際狀況,如若墻板使用兩年后真不開裂,則可大量使用,實際情況是幾種墻板使用不到一年開裂嚴重。
玻璃纖維增強水泥外裝飾歐式構件,隨著歐式建筑的增多,歐式構件用量增大,國家沒有這種產品的加工制作安裝標準(或規范),存在的問題是,壁厚不足,強度剛度不能保證,接縫處理簡單,普遍開裂,連接件簡陋,抗腐蝕能力差,固定不牢有安全隱患。目前在沒有國家標準的情況下,只有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臨時地方標準,或參照全國其他地方標準,將這種無序狀態規范起來,禁止粗制濫造。
類似于砌塊這樣的材料的質量問題很普遍,這類材料存在一個共性,這些材料或成品是從市場上買來的,不是施工單位現場加工制作的,這些材料或成品質量魚龍混雜,偽劣產品充斥市場,雖然也有合格證甚至還有檢驗報告,但有不少確實是假貨。對于這些產品目前的檢驗條件還不夠,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站檢測不了眾多的材料或成品,技術監督局的檢驗報告存在內容不全,或不能檢驗,不檢驗,假檢驗等問題,造成檢驗報告參考價值不大?,F在的新材料新產品層出不窮,而這些新材料新產品都打著節能、環保等美麗的招牌,一些新材料新產品被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列入地區必須使用的材料,或應使用的材料,這些材料一分為二地講,有些確實是好材料有它的先進性,有些還存在嚴重的隱患或問題。對于新材料產生的質量問題,應引起重視,這些問題一旦產生,涉及的面廣且量大,新材料的應用推廣應遵循市場調節政府引導的原則,新材料的應用首先應從設計作為切入點,新材料的做法及構造設計人員要在施工圖中標詳實,不要模棱兩可由建設單位選定,設計單位要對采用新材料負設計的責任。新材料的應用最好有一個試驗考察過程,技術成熟了再大量推廣,不能一刀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使用一種新材料,或引進一種新材料,要對自己的規定或引進行為負責,在規定或引進前對這種新材料進行仔細考察,了解它的性能,掌握它的作法構造,基本放心方可引進或準入。不放心或隱患較多則不能輕易引進或準入。不能今年規定使用一種新材料,通過實踐證明問題較多,明年又規定不允許使用這種材料了,讓建設單位哭笑不得,花建設單位的錢作沒有把握的試驗。
2 嚴格檢查建筑材料三證
為了控制以上材料構件的質量,嚴把材料進場檢驗關是一個重要措施。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必須具有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應符合國家技術標準或設計要求。進場時應做檢查驗收,并經監理工程師核查確認。實行生產許可證和安全認證的制度的產品,應有許可證編號和安全認證標志。實行生產許可證和安全認證的制度的產品,在選購前需對產品的生產許可證及安全認證標志原件進行核查,以防復印件偽造,同類產品不同型號不同規格產品要分別核查每個品種的證件,以防冒名頂替以一代十。招標或采購技術要求、產品樣品、投標書、合同等重要文件資料要專人妥善保管,甲方工地代表或監理工程師要全面掌握這些資料,貨到工地后依據資料核查驗收,對產品的型號、規格、性能指標、產地、數量、外觀質量進行檢查,不符合要求者不許接收。
3 強化地方備案制度管理
為了控制以上建筑材料質量,為加強建設市場管理,防止假冒偽劣產品用于建設工程,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各地建設廳都制定了《省建設工業產品登記備案管理辦法》。凡納入登記備案管理范圍的建筑工業產品,各建設、施工、監理、工程質量監督、工程安全監督等單位,要嚴格把關,嚴禁無《市建設工業產品備案證》產品進入建設市場。實行地方工業產品備案制度,雖然有地方保護,地區壟斷之嫌,但在目前現實情況下,假冒偽劣產品一時禁堵不了,實行地方建設工業產品備案制度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控制建筑材料質量的一項有效措施。生產或銷售單位向使用單位提供建設工業產品時,應同時提供《市建設工業產品備案證》的原件和復印件,使用單位核查無誤后,復印件加蓋生產和銷售單位公章留存備查。建設工業產品進人工地時,建設、施工、監理單位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有關文件的規定進行抽檢,未經抽檢或抽檢不合格的產品,不得用于工程。對已登記備案的產品,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給予通報并取消其登記備案資格:①在國家、省及本市的產品抽檢時有兩次不合格的;②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的;③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或工程質量事故的;④隨意涂改、轉讓或者提供假備案證書的;⑤備案證到期后未提出續期登記備案的。對沒有按規定使用《市建設工業產品備案證》產品的工程,不予驗收,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目前備案證的檢查應引起重視,現場甲方代表、監理工程施工管理人員一定要一查到底,不要把這件事當成是政府部門的事,跟自己關系不大,不要留于形式,要真見實效。
凡納入登記備案管理范圍的建筑工業產品,各建設、施工、監理、工程質量監督、工程安全監督等單位,要嚴格把關,嚴禁無《市建筑工業產品登記備案證》產品進入建筑市場。生產或銷售單位向使用單位提供建筑工業產品時,建設、施工、監理單位應根據《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理》等有關文件的規定進行抽檢,未經抽檢或抽檢不合格的產品,不得用于工程。對沒有按規定使用《市建筑工業產品登記備案證》的產品的工程,不予驗收;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備案制度重在核查,質量監督站管理的力度較大,但往往工作滯后被動,在一線工作的監理工程師核查監督的力度還不大,監理工程師和甲方代表要加大備案證的核查監督力度,配合支持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共同把關。
4 必要的強制性檢測
為了保證結構安全,治理質量通病,禁堵偽劣材料用于工程,根據設計要求,或規范要求,或主管部門規定,需要進行項目檢測。目前一些地區質量檢測站常規檢測項目有:主體結構(梁、板、柱)砼標號及鋼筋數量檢測,竣工后房屋空氣質量狀況檢測,鋼筋抽樣檢測,混凝土試塊檢測,加氣塊兩項性能(外觀質量及強度)檢測(非必檢項目),瓷磚性能檢測,鋁合金門窗三性檢測等,這些項目都是強制性要求必須檢測的項目。
強制性檢測雖然帶有計劃經濟行政命令的色彩,但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有成效的,建筑行業的打假僅靠業主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國家職能部門(技術監督部門)對建筑材料的監督管理任務也很艱巨,有很多工作要做,可謂任重而道遠,技術監督部門對建筑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從源頭上負責質量監督管理把關,建筑工程質量依賴于社會上工業產品的質量,工業產品的質量建設系統不好控制管理,建設系統對建筑工程質量負責,不把關不行,雖然對一些項目或材料進行多次檢驗會造成資源浪費,增加工程成本,增大建設單位和材料經銷商的負擔,但這項工作是客觀必要的。
總之建筑材料質量控制有其難點,難就難在建筑材料大部分是在建設系統以外生產的,而社會上生產的建筑工業產品偽劣品太多,需要建設系統采取行政管理手段,備案措施,檢驗等措施來保證工程質量。國家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中大部分是建筑工業產品,CCC產品認證真正見成效,通過CCC認證的建筑工業產品可放心使用,將給建筑材料的質量帶來一場革命。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