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市圈15年規劃即將出臺
記者昨悉,《武漢城市圈總體規劃》即將出臺。此規劃綱要的期限為2006—2020年,其中近期2006—2010年,中遠期2011—2020年。
“《規劃》的制定包含了24位國內的著名專家的心血。”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區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專家組長、博士生導師毛漢英說,“修改以后,我們還將征求各地的意見,最后由省政府頒發。”此后,將根據《規劃》內容,制定規劃細則,逐步分解到各地。
戰略地位:以長江經濟帶為主軸的東中西部互動發展的關鍵接力點與推進器;內陸地區的先進制造業高地和現代化服務業中心;促進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發展目標:GDP以高于全省2-3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未來15年內GDP總量增長3.87倍,2020年達到19746億元;人均GDP增長3.36倍,2020年達到5.98萬元;
城市圈內,以高速公路與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絡,以及完善的通訊網絡,形成從武漢至周邊8市“一時經濟圈”和城市圈內各城市間的快捷交通。
建設完善的自然災害(如洪澇及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體系,以及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系統等等。
關鍵詞:城市
9大城市分三級
到2020年,將武漢城市圈建成以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為主體,成為我國中西部工業總量和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其中,到2010年,要培育70個左右在全國居前三位的拳頭產品,30個左右國家級名牌;銷售收入50億和過百億元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分別達20家左右和10家以上。
“武漢城市圈的9個城市將分三級。”毛漢英介紹,根據城市等級、規模、產業發展水平、結構特點等,圈內城市區又可分為三個類別,一級中心城市武漢,二級副中心黃石,三級副中心鄂州、孝感等。他說,通過城市圈的三大圈層網絡的輻射,可以有力推進統籌城鄉發展、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空間、產業、人口的有效結合,促進圈內城市間的聯系與交流。
將崛起33座城市
據介紹,武漢城市圈內目前擁有城鎮人口1380余萬人。到2020年,城市圈人口將達到2032萬人,根據地域、定位的不同,城市圈內將形成擁有33個大中小城市、49個重點鎮的城鎮格局。
其中,1個超大城市武漢,人口規模超過500萬人;1個副中心、特大城市黃石,人口100萬—500萬之間,5個大城市,包括黃岡、鄂州、孝感等,人口50萬—100萬之間, 11個中等城市,漢川、安陸、應城等10個縣市包括咸寧在內,人口20萬—50萬。英山、大悟等15個小城市規模達到10萬—20萬。另外,還對9市的48個重點城鎮進行重點扶持,其人口規模達到3萬人以上。
關鍵詞:交通
全國四大路網中心之一
到2020年時,城市圈將形成“一環十三射四聯線”公路主骨架網,建成中部地區最發達便捷的公路交通網;鐵路方面,武漢成為全國四大路網中心之一,并完善武漢市輕軌交通網,建設武漢至孝感輕軌,開行城際列車等,以形成軌道交通網。
長江形成一級航道,漢江形成三級航道等,規劃到2020年,武漢港年吞吐量達1.2億噸,其中集裝箱220萬標箱,黃石港吞吐量達2081萬噸。
規劃將天河機場建成華中地區最大的航空樞紐港,2010年開通15條國際航班和100多條國內航班,年客機起降達11-13萬架次,年旅客吞吐能力達1100-1300萬人次,并將武漢山坡軍用機場改建成民用機場。
年內建成“六路一橋”
“十一五”期間,武漢城市圈交通一體化建設的投資規模將達616億元,其中公路建設548億元,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建設13億元,港航建設55億元。
今年,城市圈內計劃建成“六路一橋”310公里高速公路。其中,隨岳中高速公路153公里、青鄭高速公路16公里、漢蔡高速公路36公里、漢洪高速公路46公里、漢麻高速公路28公里、漢英高速公路28公里和陽邏長江公路大橋3公里。
據介紹,陽邏大橋計劃今年10月建成通車,屆時188公里的武漢外環將全線畫圓;漢麻、漢英、青鄭、漢洪、漢蔡、和左6條高速公路穩步推進,隨岳中高速公路將提前到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