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電廠水泥緩凝劑生產線近日開工
6月底,湖北省首條15萬噸利用電廠廢棄物脫硫石膏生產水泥緩凝劑生產線在襄樊電廠開工,這是該廠建設“高效環保火電循環經濟示范基地”的第6個循環經濟產業項目。
襄樊電廠投產運營8年來,累計投資近10億元,進行節能減排設備安裝和技術改造升級,由此產生經濟和生態效益50多億元,提供就業機會3000多個,形成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和諧共贏的火電循環經濟模式。
粉煤灰、脫硫石膏、冷卻水排水是火電企業的三大廢棄物。襄樊電廠實行綜合利用,變廢為寶。該廠每年產生粉煤灰200多萬噸,從1999年開始,他們便對粉煤灰進行綜合利用,成為30多家水泥廠的原材料。去年9月,該廠又投資4000多萬元,建成了年產10萬立方米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磚和5000萬塊標磚生產線,年減少運輸費用1700多萬元,減少灰場用地近500畝,直接經濟效益2000多萬元。同比生產實心紅磚每年可節省標準煤3300噸,節省燒磚用地85畝。
襄樊電廠在滿負荷工作時,每天需要約500多萬噸的循環冷卻水,在冷卻完成后水溫高于環境水溫8攝氏度至10攝氏度;以往這部分熱量被白白地排放到漢江。為充分利用熱能,該廠相繼建成60畝溫流水高密度養殖場和2400千瓦的尾水發電站,其中溫水養殖場年產魚可達25萬公斤,尾水發電站年發電量可達1700萬千瓦時,直接經濟效益600多萬元;此外,占地120畝利用溫排水、排汽建立的蔬菜大棚和快繁中心已開工建設。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