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工程"南澳大橋設計方案獲通過
昨日(5日),為期兩天的廣東省南澳大橋初步設計方案評審會在汕頭南澳縣結束,這一被謂為南澳島“生命工程”的南澳大橋設計方案原則上通過了專家組評審。
廣東南澳大橋是汕頭拓展城市未來發展空間的戰略性重大工程之一,也是南澳海島發展的“生命工程”。今年來,大橋建設中的很多關鍵性障礙問題均告解決,大橋初步設計方案也在近期完成。
在此前提下,7月4日至5日,南澳大橋初步設計方案評審會在南澳舉行。省交通廳邀請中鐵大橋設計院、廣東省公路學會、同濟大學等單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南澳大橋初步設計方案進行評審。專家組通過聽取設計單位、設計咨詢單位的匯報、實地察看和討論,原則上同意了該初步設計方案。
記者在評審會上了解到,按照本次初步設計方案,南澳大橋設計全長11.115公里,全寬12米,主橋采用矮塔斜拉橋設計。大橋設收費站、管理中心、錄像監控、照明、交通標志、標線、防船撞、航空障礙燈、助航標志等附屬設施,公路等級為二級公路,設計荷載為公路—Ⅰ級,設計時速為80公里。
專家組在對設計方案中建設條件調查、資料收集、文件編制深度等進行調查,認為均基本符合設計需要和有關規定,得出設計方案基本合理、可行的結論。
同時,專家組還對初步設計方案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和建議。汕頭市副市長蘇耀光要求設計單位要根據專家組提出的意見,盡快對南澳大橋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完善、深化和優化。
1995年2月13日,南澳跨海大橋主體工程開工興建。按原設計方案,南澳跨海大橋從南澳島長山尾碼頭始,通過南澳海上的鳳嶼島,連接澄海區灣頭鎮金鴻公路而直達大陸。大橋全長12余公里,項目總投資為12億元。
1997年初,因為種種原因,南澳大橋建設項目宣告停工。在此之前,只完成了項目鉆探、設計等前期工作以及13個橋墩、臺基樁的建設。
2006年1月,省發改委批準了南澳大橋項目續建立項,批準南澳大橋作為非經營性項目。規劃中的南澳跨海大橋路線總長由原來的12公里縮減為10878米,起點在汕頭市澄海區萊蕪圍中部,終點在南澳縣長山尾煙墩山角附近,從而接入環島公路。
2007年7月5日,廣東省交通廳組織專家組原則通過了新南澳大橋的設計方案。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