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國經濟有潛力在未來二、三十年維持年均9%的增長率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北京信息中心
·
2007-07-05 00:00
留言
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近日在京召開的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建材行業科技會議上,做了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報告的題目是:《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展望》
林毅夫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產生的影響有:1、貧困的大量消除;2、給世界提供便宜的產品;3、東亞金融危機中的穩定力量;4、中國成為增量的大國。——東亞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他認為對于中國而言,經濟需要繼續維持高增長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趕上發達國家;每年需要為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各新創800萬個新崗位;為了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正義和公平問題。
他推斷,中國經濟有潛力在未來二、三十年維持年均9%的增長率!他認為這個指標是比較保守的。
他還談了世界經濟大國存在的困難:老問題:——國企;——金融。新問題:——投資增長過快,消費不足;——資金集中于某些產業;——流動性過剩和不足并存;——房地產泡沫;——社會問題:城鄉差距擴大;收入分配不均;看病難等。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新的戰略思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應該發揮比較優勢與又好又快發展:1、發揮比較優勢才能形成競爭優勢,達到又快發展;2、窮人只有勞動力可以獲取收入,富人主要靠資本雇傭勞動力獲取收入;3、我國當前的比較優勢是勞動力相對多、相對便宜,勞動力相對密集的產業和資本、技術相對密集產業中勞動力相對密集區的產業和資本、技術相對密集產業中勞動力相對密集區段是我國的比較優勢所在;4、根據比較優勢發展經濟能夠達到又好的目標;5、創造最多的就業機會,實現充分就業,使只有勞動者分享經濟發展的果實;6、創造最多剩余,資本快速積累,勞動力變為相對稀缺,資本的回報下降,工資上升,收入分配改善。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